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航空工業:聚焦核心能力提升 推進軍民互融互促

航空工業:聚焦核心能力提升 推進軍民互融互促

SYW1型通用傘翼無人機在某機場攜帶消霧裝置進行消霧綜合鑒定試驗。

消防吊桶。

重裝空投傘離機。

重裝空投系統。

珠海航展。

火箭彈射試驗。

直升機展照片。

嘉泰座椅在波音737展廳。

火箭彈射座椅及個體防護救生裝備。

2017年,在第四屆中國天津國際直升機博覽會和第十四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上,航空工業航宇攜乘員座椅、作業終端集成座椅、自適應變載吸能座椅、直升機消防吊桶、人員救援裝備、新型直升機個體防護裝備、直升機應急漂浮系統、攜帶型人體微氣候降溫系統、500kg精確定位空投系統等新研裝備精彩亮相,全方位、立體化地展示了公司近年來在軍民融合方面取得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成果、新項目,突出了公司防護救生裝備向智能化發展的趨勢。

作為我國唯一從事航空防護救生/空降空投裝備研製的高科技企業,近年來,公司瞄準國家戰略要求,在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兩大戰場默默耕耘,用創新和奉獻抒寫著軍民融合的新篇章。

航空防護救生系統包含彈射救生、降落傘、飛行員個體防護及機載供氧等多個子系統,是挽救飛行員寶貴生命的最後保障。作為航空防護救生專業的「國家隊」,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始終不忘「航空報國、強軍富民」的使命,在「航空為本,民品做強」戰略指引下,本著「立足航空、縱向延伸、橫向擴展、重點突破」的專業發展思路,憑藉雄厚的技術和人才儲備,持續強化公司作為航空防護救生和空降空投這兩個領域技術領先和標準制定者的優勢和航空救生系統集成優勢,不斷推動公司由單一航空救生產品供應商向確保航空生命安全的系統級服務商的創新轉變,不斷提升核心主業的系統化技術的附加值,以先進的技術研發能力、系統綜合集成能力和數字化研製生產能力不斷推動軍品全價值鏈能力的提升。

在注重自主創新,做好防務產品的同時,公司積極抓住軍民融合有關政策帶來的巨大發展機遇,按照「產業同根、技術同源、價值同向」的思路,對航宇的發展戰略進行了大膽探索和創新。

一是以軍品核心為牽引,積極推動技術鏈的縱向延伸。先後成功組織研製了重裝空投和戰車空投系統,大型軍用運輸機救生系統、氧氣系統、生活設施系統和空運空降任務系統,旋翼機飛行員抗墜毀救生系統,與多型直升機配套的系列應急漂浮系統,跨大氣層應急回收系統,「神舟」系列飛船救生船,軍用方艙空調,飛機外掛吊艙艙體,以及海軍特種兵部隊急需的特種兵翼傘、空投型衝鋒舟、裝甲車水上漂浮系統,直升機浮囊、遙控浮空器、潛艇座椅等系列產品,實現了服務領域從單一服務航空向服務「空、海、陸、天」的跨越。同時,公司還對飛行人員的人體微環境的熱防護、水上應急漂浮救生、大型民用客機應急撤離等專業方向的特種裝備技術進行了發展和延伸,對傳統防護救生技術做出了有益的完善和補充。已開發基於微型蒸汽壓縮製冷、風扇通風散熱、褚冷介質相變吸熱等多種製冷方式的人體微環境降溫系列產品10餘項,產品應用遍及海、陸、空,擁有國內軍方市場100%的佔有率,為我軍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新的武器裝備,為創新作戰模式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是以「軍轉民」模式,將成熟的軍用產品研製成果進行改進優化。藉助航空降落傘技術發展的航空運動型產品,目前已形成熱氣球、熱氣飛艇、滑翔傘、動力翼傘等航空運動產品的設計、生產、銷售、培訓及飛行表演等完整的全產業鏈體系。研製的柔翼無人機是我國第一種翼傘無人機,充分借鑒了公司傘類產品的成熟技術,該型無人機除用於消霧作業外,還可以用於電力巡線、農業播撒、搶險救災、航拍航測等領域,目前已在高速公路、機場、港口等地成功進行了首輪的消霧試驗。研製完成的具有自主精確定位操縱技術和翼傘技術組成的救災專用精確定位空投系統,具有定位準確易於搜尋、快速部署、便捷使用等特點,可應用災後救援物資的精確定點投放,也可用於其他軍、民用物資的精確定點投放。研製的消防吊桶主要配套於中、重型直升機,綜合性能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填補了國內空白,具有維修方便、維修成本低、售後服務有保障等顯著優勢,可廣泛應用於航空護林和森林、草原滅火等領域。藉助航空機電和信息傳輸技術而研發成功的應急救援音視頻通信系統是航宇的專利產品,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並積累了一批客戶資源。該產品在湖北省內舉辦的2012環中國國際公路自行車賽(襄陽站)、演唱會、龍舟大賽、反恐實戰演習等各類大型活動中,為活動的圓滿成功保駕護航,在社會上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三是以「軍民互融」業態,打好航空防護救生牌。民機產業的發展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20多年裡,公司秉承軍民融合、做優做強的經營理念,將同根同源的專業技術在軍民品之間進行轉化和應用,相繼成功開發了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的頭等艙、公務艙、經濟艙座椅和駕駛員、乘務員座椅等全系列民機座椅和高速列車客室座椅。公司的民用航空座椅專業技術得到很大發展和提高,已經成為國內民用客艙座椅系統和內飾設備研究專業範圍內技術領域最廣泛、產品種類最齊全的廠家。目前,公司民機座椅安裝的國內飛機已累計超過200架。2011年4月,公司獲得了美國聯邦航空局頒發的FAA適航證,2012年,與波音公司簽署了「內飾業載項目合作備忘錄」,2013~2016年,相繼成為美國波音、加拿大龐巴迪、歐洲空客的BFE座椅供應商,2016年3月,公司座椅入駐波音「B737座椅選型中心」,2016年7月,公司座椅在美國西雅圖波音工廠生產線直接裝機,2017年4月,公司座椅成功進入空客供應商清冊……

在民機產業發展的同時,公司以掌握的民機座椅技術為基礎,將民用航空座椅適墜性技術運用到軍機上,開創性地開展了中國被動救生專業的建設,相繼開發出武裝直升機的抗墜毀駕駛員座椅,運輸類飛機駕駛員座椅、傘兵座椅、操作員座椅等,拓展了被動救生專業領域,完善了公司的救生專業。另外,還先後開發出潛艇座椅、裝甲車座椅、拉烈性傳染病航空隔離艙、航空應急救援和醫療運輸擔架等國家重點型號類產品,其中航空應急救援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榮獲南京軍區頒發的「航空報國攀科技高峰,強軍富民展融合之翼」銅扁。展現出公司對軍民融合的不懈堅持和對專業技術相得益彰的應用與發展。

同時,公司瞄準通用飛機安全市場而研製的全新的以牽引方式實現救生的座椅,有效突破了彈射通道清理、生理指標控制、開傘程序控制等技術難點,具有裝機重量輕,適應性強,救生包線寬等優點,適合於通用航空的乘員應急離機系統,具有廣闊的市場推廣前景。研製的民航客機備用救生船,獲得中國民用適航當局頒發的TSOA證書,打破國外46人船在國內民航飛機市場的壟斷局面。

公司以核心主業為牽引,最大限度地發掘軍民融合發展的潛力點、增長點,特別是防護救生、空降空投關鍵領域掌握的一批具有競爭力的核心技術,在橫向拓展、縱向延伸的過程中,強調「產業同根,技術同源,價值同向」,以確保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和輻射,尤其是重視軍民產業、技術的互促互補,公司軍民融合發展能力顯著增強,初步打造了「2+6」(「2」指航空防護救生、空降空投兩個核心主業。「6」指與核心主業和技術具有一定相關度的產業,主要有:被動救生、應急救援、特種裝備、低空航空器、交通運輸類、環保類)的產業格局。

「十三五」期間,公司將抓住國家對技術研究大力投入的有利時機,進一步增強科技創新力度,加大技術創新投入,發揮產學研合作優勢,深入推進軍用技術向民用領域轉移轉化,推進軍工資源共享、融合,建成軍民同頻共振、統籌推進的體制機制,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產業發展格局,推動軍民融合的深度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航空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中央氣動和流體力學研究院開展多電飛機研究
F-18艙內視角彈射起飛

TAG:看航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