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要想香蕉種植好,生物有機肥是個寶

要想香蕉種植好,生物有機肥是個寶

耕地是農業之本,也是香蕉種植的根本。香蕉種植在近年的發展經歷了一路向西,從國內到國外的過程,一方面由於香蕉屬於熱帶水果,對地域氣候有相對嚴格的條件要求,一方面則是由於土地不健康耕種導致的廢棄,種植園主不得不離開自己熟悉的種植園,一路尋找適合香蕉種植的土地。

生長健康優質的香蕉園

我國耕地土壤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況,存在退化和污染面積大、有機質含量低、土壤肥力低等問題。香蕉種植是一種高複種的耕種方式,為了達到高產的目的,大量投入化學肥料等農業生產資料,然而增產的代價卻是耕地的高強度被利用、超負荷運行、土地質量退化、地力透支及土壤嚴重污染等負面問題,高產不保,優質更是難以奢求,更嚴重的是不可控制的病害嚴重爆發,嚴重製約了香蕉種植的可持續發展。長期過量施用化肥或誤施、亂用、濫用化肥嚴重破壞土壤的團粒結構,造成土壤板結,物理性狀變壞,且影響香蕉的品質。

土壤狀況欠佳,香蕉出現黃化

要解決香蕉種植的可持續性就需要解決土壤問題,施用生物有機肥解決土壤問題則是一種必然的趨勢!要解決土壤問題就需要先了解土壤的相關知識。蘇聯土壤學家威廉斯指出:「土壤是地球陸地上能夠生長綠色植物的疏鬆表層。」土壤之所以能生長綠色植物,是由於它具有一種獨特的性質——肥力。土壤肥力雖與土壤物質組成有聯繫,但主要受土壤性狀的影響。

土壤的主要性狀

土壤質地:土壤的泥砂比例稱之為土壤質地。直徑小於0.01毫米的土粒稱泥;直徑為0.01—1毫米的土粒稱砂;直徑大於1毫米的土粒稱礫石。根據土壤質地不同將土壤分為砂質土、粘質土和壤質土。

土壤比較粘結的種植地

砂土:這類土壤含砂粒在80%以上,土粒間大孔隙多,土壤容積比重在1.4—1.7克/厘米3之間,砂土的特點是土壤晝夜溫差大,通透性好,有機質礦質化快,易耕作,但保水保肥能力差,遇水易板結,肥力一般較低。種植作物要增施有機肥和少量多次地勤追化肥。

粘土:這種土壤含泥粒在60%以上,土壤比重在2.6—2.7克/厘米3之間。粘土土壤的特點是土壤硬度大,粘著性可塑性都強,適耕性差。土壤保水保肥力強,潛在肥力較高,但土緊實難耕,土溫低,肥效不易發揮。

土壤通透性較好的種植地

壤土:這種土壤泥砂比例適中,一般砂粘佔40—55%,粘(泥)粒佔45—60%。土壤容重1.1—1.4克/厘米3之間。質地輕鬆,通氣透水,保水保肥力強,耕作爽犁。因此,它是水、肥、氣、熱各項協調的優質土壤。

土壤結構

土壤形成團聚體的性能,稱為土壤的結構性。凡土粒膠結成直徑為1—10毫米的團粒狀土壤結構,稱為團粒結構。這是土壤結構中最好的一種。

有機質含量高的黑土地

其形成條件有兩個:

一是膠結物質。土壤中的膠結物質最主要是粘粒,新形成的腐殖質和微生物的菌絲及分泌物。這些物質與鈣膠結在一起,就形成了具有多孔性和養分豐富、不易被水泡散的水穩性團粒狀土壤結構。因此,增施鈣質肥料(石灰、石膏)有利團粒結構形成。

二是外力擠壓作用。凡是作物根系穿插、乾濕交替、凍融交替和耕作都對粘聚起來的土粒產生一定的外力擠壓作用,使之散碎成一定大小的團粒。深耕、免耕、滴灌、水旱輪作,都有利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

施肥不當對香蕉生長不利

團粒結構優越性的具體表現:

其一,能協調土壤水分和空氣的矛盾。由於團粒間存在大孔隙,團粒內又有毛細管孔隙,這就有利於水分、養分、空氣三者間的同時存在。從而土壤水、肥、氣、熱狀況協調。

其二,具有良好的養分狀況。隨著水、氣矛盾的解決,也解決了水分與養分的矛盾。因團粒表面常為好氣分解,團粒內部又為厭氣分解,前者有利於土壤養分釋放給作物吸收,後者有利土壤腐殖質累積,養分保蓄。矛盾協調後的水分與養分就能同時且不斷地供給作物需要。

健康土壤是香蕉優質高產的保障

其三,使土壤鬆軟適度。具有團粒結構的土壤,疏鬆多孔,犁耕阻力小,耕作省力,耕翻質量好;土壤細碎而均勻,既不緊硬,又不起漿浮泥。

綜合上述,香蕉種植的優質首選是壤土土質,而健康土壤的關鍵在於土壤的團粒結構,形成土壤團粒結構的因素是膠結物質和外力擠壓作用。只要在土壤上種植作物就能對土壤進行外力擠壓作用,土壤中的膠結物質最主要是粘粒,它跟腐殖質和微生物的菌絲及分泌物等有關。從某種意義上講,解決土壤問題就是解決土壤腐殖質及微生物種群的問題,所以健康土壤就和生物有機肥有必然的關係。

商品生物有機肥

生物有機肥是指含有特定功能微生物與經無害化處理、腐熟的有機物料複合的肥料,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機肥效應。生物有機肥可以有效利用土壤中的營養元素,提高作物的產量,減少肥料的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土壤質地,改善作物根際微生物群等,是香蕉可持續種植的有效方式。

生物有機肥的功效可以總結如下

1、調理土壤、激活土壤中微生物活躍率、克服土壤板結、增加土壤空氣通透性。香蕉種植的高複種和對養分的大量需求導致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不合理的使用,土壤生態平衡被打破,微生物種群,尤其是有益微生物種群下降,土壤自身恢復平衡的能力喪失,出現土壤板結、酸化,通透性差,從而出現種植障礙和以香蕉黃葉病為代表的病害不可逆轉的爆發。

土壤酸化導致的病害蔓延

新開墾的原始森林、橡膠林、玉米地、甘蔗地、桉樹林地等,土壤pH值較低(酸化較嚴重),有機質、中微量元素少,種植時需要進行土壤改良,生物有機肥是土壤改良的有效良方。

2、減少水分流失與蒸發、減輕乾旱的壓力、保肥、減少化肥、減輕鹽鹼損害,在減少化肥用量或逐步替代化肥的情況下,提高土壤肥力,使香蕉增產和優質。生物有機肥包括有機質和微生物菌,其中的有機質本身就是養分和水分的貯存體,同時有機質還能改善土壤的團粒結構,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增加養分的吸收和利用。微生物菌群在土壤中繁殖,可以促進土壤中各種殘體的分解和利用,有效抑制土壤中有害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健康土壤,微生物還能促進固化養分的釋放與吸收利用,起到減量增效的作用。

土壤中中微量元素缺乏導致出現缺素症

3、提高香蕉品質、使果品色澤鮮艷、飽滿整齊、提高果實含糖量、維生素含量、口感好,增加商品價值。改善香蕉農藝性狀、使香蕉莖桿粗壯,葉色厚實濃綠,增加抗逆性。生物有機肥的養分種類多,補充土壤有機質,讓香蕉需求的養分得到全面有效的補充,從而形成健康的植株,抗逆性顯著提高,果品品質全面提升。

4、增強香蕉抗病性和抗逆性、 減輕因連作造成的病害和土傳性病害,降低發病率。香蕉黃葉病的爆發和土壤的酸度有密切的關係,造成香蕉土壤快速酸化的直接原因就是以硫酸鉀和氯化鉀等為代表的大量生理酸性鹽化學肥料的施入,同時忽視有機肥、生物有機肥的補充。有機肥或生物有機肥的補充,一方面可以增加土壤的緩衝能力,微生物的存在還能加快土壤殘體有機質的同化,釋放土壤固化養分,較少化肥用量。有機質在酸性土壤中還能與單體鋁結合,降低土壤交換鋁的含量,從而減少鋁對香蕉根系的毒害。

黃葉病蔓延的蕉園

5、由於生物有機肥的作用,化肥施入量相應的減少,從而減少了果品中硝酸鹽的含量。試驗證明,生物有機肥可使蔬菜硝酸鹽含量平均降低48.3--87.7%,氮、磷、鉀含量提高5--20%,維生素C增加,總酸含量降低,還原糖增加,糖酸比提高,特別是對西紅柿、生菜、黃瓜等能明顯改善生食部分的品味。 在香蕉種植大量使用生物有機肥,可以直接改善果品品質。

6、生物有機肥營養元素齊全,能夠改良土壤,改善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結。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增強土壤保水、保肥、供肥的能力。生物有機肥中的有益微生物進入土壤後與土壤中微生物形成相互間的共生增殖關係,抑制有害微生物菌群生長並轉化為有益菌,相互作用,相互促進,起到群體的協同作用,有益菌在生長繁殖過程中產生大量的代謝產物,促使有機物的分解轉化,能直接或間接為香蕉提供多種營養和刺激性物質,促進和調控其健康生長。

優質土壤,優質產出

7、提高土壤孔隙度、通透交換性及植物成活率、增加有益菌和土壤微生物及種群。同時,在香蕉根系周圍形成的優勢有益菌群能抑制有害病原菌繁衍,增強香蕉抗逆抗病能力降低重茬作物的病情指數,連年施用可大大緩解連作障礙。減少環境污染,對人、畜、環境安全、無毒,是一種環保型肥料。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綠色有機食品的需求會不斷增加。由於不科學的種植導致目前香蕉種植難以尋找到合適的土地,因此,發展生物有機肥是改良土壤的必須,也是香蕉種植能夠可持續發展的必然! 未來,將把生物有機肥作為促進化肥減量增效的一項重要措施,讓種植者了解生物有機肥在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改良作物品質、減輕農業面源污染等方面的功效,並最終在香蕉種植髮揮積極的作用。

香蕉園建議多用生物有機肥

目前市場上有機肥、生物有機肥、微生物菌肥等商品琳琅滿目,產品效果和價格都各不一樣,在很多種植者眼裡基本都是一個概念,但是實際上這些產品的功能雖然大致一樣,但是細分起來又不一樣,有必要了解一下之間的關係和不同。

有機肥料:是指天然有機質經微生物分解或發酵而成的一類肥料,肥料中包括被腐熟的有機物料、益生菌代謝產物、益生菌本身等,執行NY525-2012標準。現在市場上流通的有機肥有機質在45-60不等,養分5-12不等。標準要求有機質(干基質計)≥45%,總養分≥5.0,水分≤30%,pH值5.5—8.5,

土壤改良劑

微生物肥料:是根據土壤微生態學原理、植物營養學原理、以及現代「有機農業」的基本概念而研製出來的。微生物肥料是以活性(可繁殖)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導致作物得到所需養分的一種新型肥料生物製品,是農業生產中肥料的一種。具有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數量及活性,改善土壤理化性狀,防止土壤板結;提高土壤保肥、保水,抗寒能力,迅速繁殖形成有益菌群增強作物抗病能力,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阻止病原菌入侵,減少植物的病蟲害生長。促進農作物生長,提高農作物產量,改善和還原農產品品質等功能。

粉狀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分成三類:微生物菌劑、複合微生物肥、生物有機肥。

微生物菌劑:是指目標微生物(有效菌)經過工業化生產擴繁後,利用多孔的物質作為吸附劑(如草炭、蛭石),吸附菌體的發酵液加工製成的活菌製劑。這種菌劑用於拌種或蘸根,具有直接或間接改良土壤、恢復地力、預防土傳病害、維持根際微生物區系平衡和降解有毒害物質等作用。按劑型可分為:液體、粉劑、顆粒型;按內含的微生物種類或功能特性可分:為根瘤菌菌劑、固氮菌菌劑、解磷類微生物菌劑、硅酸鹽微生物菌劑、光合細菌菌劑、有機物料腐熟劑、促生菌劑、菌根菌劑、生物修復菌劑等。農用微生物菌劑標準:GB20287-2006

蕉園要增加有機質的使用

生物有機肥:是指特定功能微生物與主要以動植物殘體(如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等)為來源並經無害化處理、腐熟的有機物料複合而成的一類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機肥效應的肥料。執行NY884-2012標準,標準要求有效活菌數≥0.2億/克,有機質(干基質計)≥40%,水分≤30%,pH值5.5—8.5,糞大腸桿菌群≤100個/g,蛔蟲卵死亡率≥95%

富營養化的蕉園土壤

複合微生物肥料:複合微生物肥料是指特定微生物與營養物質複合而成,能提供、保持或改善植物營養,提高農產品產量或改善農產品品質的活體微生物製品。執行標準:NY/T 798-2015。

指標要求

菌種

使用的微生物應安全、有效。生產者須提供菌種的分類鑒定報告,包括屬及種的學名、形態、生理生化特性及鑒定依據等完整資料,以及菌種安全性評價資料。採用生物工程菌,應具有獲准允許大面積釋放的生物安全性有關批文。

健康土壤,高產優質

成品技術指標

外觀(感官):產品按劑型分為液體、粉劑和顆粒型。粉劑產品應鬆散;顆粒產品應無明顯機械雜質、大小均勻,具有吸水性。

複合微生物肥料產品技術指標

健康土壤,高產優質

複合微生物肥料產品無害化指標

更多資訊,敬請關注「匠心種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匠心種植 的精彩文章:

TAG:匠心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