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射鵰英雄傳》為何如此成功?三毛用了一句話九個字,完美點評

《射鵰英雄傳》為何如此成功?三毛用了一句話九個字,完美點評

(思品時間、武俠時間侃金庸第1693期)

文/我是小黃蓉

金庸武俠不僅是新武俠的代表,而且是整個武俠世界最絢爛的一段江湖。可以說,金庸先生憑藉他的一根筆,構建而成的這段武俠江湖給億萬讀者留下了一段不可磨滅的美好回憶。隨著《鹿鼎記》的完篇,金庸先生封筆的時間,時至今日已有46年之久,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已經過去,然而金庸筆下的武俠光影依然在我們腦際回蕩。在金庸先生的這一十五經典作品裡頭,《射鵰英雄傳》可謂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部,它的橫空出世,不僅墊定了金庸先生武俠宗師的地位,也一改讀者對武俠小說的印象,在華人世界再次捲起一股武俠狂潮。《射鵰英雄傳》作為金庸武俠的第三部小說,徹底打響了金庸的名頭。那麼為啥《射鵰英雄傳》會如此成功?我們來看看。

首先,《射鵰英雄傳》這部作品打破了舊武俠的許多傳統。舊武俠多是以傳奇為主線,而人物只能附庸在情節之上的傳統手法來行文。金庸先生在《射鵰英雄傳》中的創作,直接把人物形象的刻畫當做自己創作的重心。人物形象的個性化成為了小說的創作中心,而故事情節的展開也全部都交給角色去統領。整部《射鵰英雄傳》的情節設計,也是根據人物的性格特點,打造而成。這種創作說法,讓人耳目一新,讓整部《射鵰英雄傳》達到了「事雖奇,人卻真」的境界,確實是大師水準。此外,金庸先生在創作《射鵰英雄傳》時,所運用的寫作手法也非常有新意。

在這部作品中,金庸先生充分利用了人物性格的反差,讓讀者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對比。進而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享受到感覺、視覺和聽覺上的衝擊,郭靖和黃蓉這對情侶就是最典型的例證。這種鮮明的對比,還體現在行文手法上面。金庸先生擅長運用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讓聰明絕頂、刁鑽俏皮的黃蓉和愚鈍正義的郭靖,結合起來的時候,竟然毫無違和感,而且還提升了整部小說的魅力。《射鵰英雄傳》金庸先生的這種創作手法,堪稱是武俠小說的最高境界,亦可為教科書。而金庸先生的這種創作手法,也得到許多名家的讚賞,其中就有著名作家三毛。三毛曾說了這樣一句話來點評《射鵰英雄傳》,我們來看看這句話,三毛說:「至拙配至巧,竟也天成!」這句話很簡短只有九個字,但是卻給《射鵰英雄傳》給予了最完美的評價。

《射鵰英雄傳》的文筆金庸日益嫻熟,包括其中的場景描寫還有細節刻畫、打鬥的描寫等等等等,都已達到了渾然天成的境界,確實是金庸先生武俠創作成熟的一大象徵。如果要讓您選一部最能代表金庸武俠的作品,您認為《射鵰英雄傳》能夠入選嗎?只能一部的話!歡迎大俠在評論區發表意見,多謝您的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思品時間 的精彩文章:

金庸武俠有群人最尷尬:明明擁有地位和神功,卻都甩不掉「綠帽子」
他是金庸武俠唯一沒有奇遇的男主角,卻因為一句話,成了天下第一

TAG:思品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