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80天環遊地球:Day 43 越南大叻-會安 Day 44 古城會安

80天環遊地球:Day 43 越南大叻-會安 Day 44 古城會安

Day 43 越南大叻-會安

八十天的行程已經過半,身體上的疲勞也隨之而來。為了減少旅途的勞累,我們決定在風景秀美的小城大叻多呆了一天。

即使在此地多呆一天,也沒有選擇去熱門的芽庄和美奈,海邊的風景如果不特別,已經多我們沒多少殺傷力。

大叻蘭花樹

預訂了晚上5點的卧鋪大巴,白天有一整天的時間在小城消磨。

很晚才起床,睡了個懶覺。然後,又走到我們已經連著吃了兩天的米粉小店,來兩碗越南米粉。越南米粉正如傳說中的一樣,美味可口。米粉筋道,關鍵是配料和老湯搭配的混搭適合。蝦醬,豬排骨或者豬蹄子或者牛肉,外加一盤豆芽和空心菜與薄荷的新鮮蔬菜。哇塞!美味之極!

只有米粉就能勾引人嗎?當然不是,這裡的各種小吃均誘人入口。

越南的食品和中國相近,但這裡常常能夠吃到食物的原始味道。可能他們還沒有學會騙人,或者騙人者我還沒有遇到。吃東西的時候,沒有擔心過食物衛生安全,也沒有懷疑過是否參加了某種東西。食材真材實料,價格又非常的宜人。我想,對於物產豐富的魚米之鄉來說,作假的成本可能比較高。水稻一年可以產三季四季,氣候溫潤土地肥沃。路邊的椰子樹郊外的香蕉樹,只要動動手便可以養活自己。哦,我說的只是食物。好像不知道那裡產的各種名牌假冒品非常之多。我怎麼知道的?大街地攤上買奢侈品,不用腦袋也知道是假的啊。

一個越南女孩子說,我們這裡的男人生活的很輕鬆,沒有生活的壓力。哦,是嗎?!越南女孩子也小小的一隻,顯得也小巧可愛。

停留在大叻的最後一天在市場閑逛,竟然發現了有烤玉米和烤地瓜。

有人吃相很難看

另外,就沒有人注意我剛剃越南頭嗎?

越南地瓜與玉米很好吃

大叻活動中心

大叻一家頗具特色的小店

Day 44 古城會安

乘坐從大叻到會安的卧鋪大巴,經過13個小時的顛簸,早上七點來到古城會安。

上下兩層的卧鋪大巴

古城會安是一座頗具中國明朝風格和傳統的越南古鎮。明朝傳統古鎮怎麼會在越南出現?非常感興趣的翻看了這段歷史。

古城標誌性建築物是一座日本橋。在沒有查看歷史之前,我以為它是二戰期間日本侵略越南後修建的建築物。當我走到橋上,看到古色沉重的古橋,再看橋的歷史介紹,才知道這段會安的歷史故事。

十六世紀的會安曾經非常繁榮,由於當時的明朝與日本在直接國與國貿易受到阻礙。中國和日本的商人們,當每年二三月份疾東北季風來臨之際,紛紛下南洋來到越南會安。日本帶來了大量的白銀,明朝商船帶來了絲綢以及各種精美物品。中日的商船在此進行聚集交易。慢慢地有些日本與中國的商人在此地居住下來,與當地人結婚娶妻生子(那個時候移民真方便啊)。會安一條小河兩岸分別建立起來華人區與日本人區。1593年,為了方便河兩岸的商業貿易,日本區域的日本人在小河上修建了一座小橋。現在稱之為日本橋。

後來日本十七世紀,日本德川家康控制日本,並禁止日本人出海,致使日本人退出了會安。華僑們順著清兵入關,明朝的滅亡,有家卻也不能會。後來,前明朝的一眾官兵逃難來到會安。寬容的越南收留了他們,讓他們在越南安身。而這些人雖然國破家亡,逃難在異鄉。他們堅持的稱自己為明朝的子民,想著有一天能夠反清復明。隨著年代的變遷,幾百年過去了,他們已經完全是越南本土人。但是,這些人對自己有個稱謂:越南明鄉人。告誡自己不忘祖,告訴子孫自己從哪裡來,中華明朝文化在這裡持續傳承著。

會安古城主街陳富街上一座座明朝式建築物,一個個中國各個地區的會館,在告知著這段歷史。

以下是圖片。。。。。。。。。。

越南一所小學的門口

會安有很多中國寺廟

許多中國會館

一家會館

會安街頭

會安街頭

會安小巷

一家小店

會安最古老最大的福建會館

福建會館

會安夜晚的燈籠,把中國的燈籠做到了極致

非常的夢幻

夜幕降臨之後的會安

會安燈籠街

滿街掛的都是燈籠

河邊的會館

與小鎮的歷史見證,日本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貓眼看英國 的精彩文章:

80天環遊地球:Day 22 瓦拉納西 恆河 Day 23 瓦拉納西 鹿野苑

TAG:貓眼看英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