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扶蘇即位,秦朝能否得到延續?

扶蘇即位,秦朝能否得到延續?

扶蘇,秦始皇長子,扶蘇剛毅勇武,為人仁義,有政治遠見,他反對秦始皇實行焚書坑儒等嚴峻政策,因而觸怒秦始皇,秦始皇便將其派到上郡監督軍隊,協助大將蒙恬修築長城、抵禦匈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遊途中病逝,死前詔令扶蘇即位,中車府令趙高和丞相李斯等人害怕扶蘇登基後,對他們不利,於是扶始皇第十八子胡亥登基,矯詔以始皇身份賜死扶蘇,扶蘇遂自盡。

沙丘之謀,秦始皇在沙丘宮去世後,趙高與李斯殺害公子扶蘇,擁立秦二世即位的事件。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生平最後一次出巡。像往常一樣,李斯、胡亥、趙高從行,去疾留守。巡遊時在途中突然去世,遺詔令公子扶蘇主持葬禮,意即使之返都即位。此時扶蘇正在上郡監督蒙恬的軍隊,管理詔書的趙高卻發動了陰謀,威脅丞相李斯,矯詔處死扶蘇與蒙恬。隱瞞秦始皇死訊,以鹹魚放到秦始皇車上,遮擋秦始皇屍體發出的臭味。回到咸陽後,他們擁立公子胡亥為皇帝,就是秦二世。不料始皇於沙丘暴卒,宦官趙高脅迫左相李斯發動「沙丘之變」,他們合謀篡改了始皇的傳位詔書,廢太子扶蘇,改立胡亥為新帝,為秦二世。

古代好的帝王君主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扶蘇即位對於秦朝內部集團的穩定大有裨益。扶蘇即位是正統,是秦朝內部較為統一的意見,其即位無疑為秦朝內部打了一劑強心劑。秦朝官吏的質量並不差,文有李斯,武有蒙恬,基層有千萬兢兢業業的刀筆吏,這些官僚能夠保證大秦這個國家平穩的運行,內部有較小可能出現動蕩。

簡單的把秦朝滅亡的原因歸結於制度上,從而認為扶蘇的即位並不會使秦的發展更好,私以為不然。秦朝的郡縣制是一種非常發達的地方管理制度,郡縣制符合歷史進步性要素,事實上也成為一切現代國家的典範。不論是中國,還是歐洲,從黑暗時代過渡到現代民族國家,是內部實現郡縣製革命的過程,現代國家的本質在於郡縣制。同時,與郡縣制一同施行的官僚制度,更是比戰國時期大部分諸侯實行的制度行政效率要高很多。把秦朝覆滅的原因歸結於其先進的制度是有失偏頗的。

扶蘇即位,他面臨的困難阻力不小,但並不是無法挽回的局面。扶蘇這個人相較法家思想,很明顯是偏向儒家思想的,這是非常利好的一點。苛政猛於虎,但只要讓老百姓有一口飯吃,有一畝地種,因小農經濟的影響,農民很少會起義,這也是中國古代農民的特點之一。扶蘇會相應對於秦朝的徭役政策作出調整,以此達到穩定百姓的目的。如此一來,老百姓的生活安定下來,秦朝逐漸恢復民心的支持。而其內部也不會出現足以導致秦朝滅亡的動亂。

陳勝吳廣起義的時候商量就是扶蘇素有賢名無辜被殺,項燕能征善戰愛護士兵,楚國人都很想念。假借這兩位的名義號召天下,響應者必眾。扶蘇的賢名可見一斑。他因為反對焚書坑儒被發配邊關其實已得文人之心,而陳勝吳廣這樣的底層人物都知道扶蘇仁愛。如果正常繼位而秦始皇能幫他把荊棘剪除,秦必定能穩下來。但說實在話,扶蘇的政治手腕簡太低,嬴政高估了自己的壽命。其實父親做惡人讓兒子得名聲的鋪路法歷史上有很多。送扶蘇去邊關表面是懲罰實際上蒙大將軍30萬兵馬要抓牢了可是隨時能造反的,嬴政要是討厭扶蘇會這麼幹嗎?他可能覺得兒子太重文治所以想讓他鍛煉武功。只是始皇帝死的倉促,沒來得及給扶蘇掃清障礙,最終釀成悲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墨白滄桑 的精彩文章:

康乾盛世,或是史上最大的謊言
關羽+趙雲,能否力保荊州不失?

TAG:墨白滄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