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能稱帝卻甘願做大臣的4個人, 一人寫一千古名言, 一人被康熙抓獲

能稱帝卻甘願做大臣的4個人, 一人寫一千古名言, 一人被康熙抓獲

原標題:能稱帝卻甘願做大臣的4個人, 一人寫一千古名言, 一人被康熙抓獲


五千多年的中華文化中,出現了許多傑出的文武大臣,其中有些更是權傾一時,並且擁有絕對的實力能夠登上帝位,然而卻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沒有走到那一步。當然這個賢臣裡面也分為兩種,一種是深受後世認可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人物,一種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梟雄,正是因為這兩種人的所作所為不同,因此在後世心目中的影響也是很不同的。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能稱帝卻甘願做大臣的4個人,第一位便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據史料記載,劉備在白帝城託孤的時候,其實曾賦予過諸葛亮稱帝的資格,他對諸葛亮說道,「劉禪可以輔佐,那你就輔佐,劉禪不可以輔佐,你可自立為成都之主。」諸葛亮在聽到此話後,立即推脫,並且更加對劉備和劉禪忠誠。劉備死後,諸葛亮數次北伐,目的就是為了北伐中原,興復漢室,只是可惜的是,由於蜀漢國力遠遠弱於曹魏,再加上劉禪昏庸無能,聽信宦官的讒言,導致諸葛亮屢次北伐失利。最終諸葛亮在與司馬懿的對峙中,死於五丈原,諸葛亮既有稱帝的資格,也有稱帝的實力,但最終還是選擇忠於劉備和劉禪,並且還寫一千古名言,這便是著名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讓人感到十分可敬。


第二位便是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曹操,有很多朋友對曹操的印象其實不太好,這一切都是因為《三國演義》中尊劉貶曹的緣故。據史料記載,歷史上真實的曹操還是相當有作為的一個人物,堪稱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在軍事上,打敗了袁紹,統一了北方,給北方百姓營造了安定繁榮的環境。當然我們也得承認的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對漢室不太忠誠,並且喜歡假借漢獻帝的名號,到處指手畫腳。但終其一生,也沒有僭越稱帝,也只是以大漢丞相自居。大家要知道的是,當時東漢王朝已經名存實亡,所有的權力都掌握在曹操的身上,曹操完全有實力稱帝,但最終卻還是選擇做「周文王」,讓自己的兒子曹丕做了「周武王」。第三位則是西漢時期的重臣霍光,據史料記載,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一生輔佐漢武帝長達20年,並且在漢武帝死後,又輔佐漢昭帝以及漢宣帝,官位一度達到了大將軍和大司馬。在位期間,居然還行廢立之事,大家要知道,在古代皇權社會,霍光居然能夠憑藉一己之力廢掉皇帝,當然自己也是有實力做皇帝的。



不過霍光一生倒還是頗有作為的,多次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並且大力鼓勵農業生產,使得漢朝綜合國力得到恢復,畢竟漢武帝時期窮兵黷武,使得漢朝國力大損。後來他繼續恢復了和親政策,以此來緩和和匈奴的關係,而且對大漢王朝還是相當忠心的,一生都沒有僭越行為。最後一位則是大清朝的鰲拜,坦白來說,雖然順治帝當年託孤的時候,給康熙留下的是四位輔政大臣,但權力最大的當屬鰲拜,他依靠自己的能力,掌握了大量兵權。而當時康熙帝還比較小,如果鰲拜發動軍事政變,也未嘗不能當皇帝,只是最後卻被康熙帝捷足先登,被康熙抓獲。康熙看到鰲拜一生的功績上,沒有殺掉鰲拜,但卻將他囚禁起來,其實這也不能怪康熙,畢竟鰲拜平日里居功自傲,並且十分囂張跋扈,連康熙帝都不放在眼裡。大家要知道,在皇權社會中,一切對皇權有威脅的人,最終都沒有什麼好下場。


筆者認為,當年劉備託孤諸葛亮的時候,說的那句話,雖然從表面上看給了諸葛亮稱帝的資格,但以劉備的秉性,一旦諸葛亮當場同意後,可能就會被當場拿下。而且即使諸葛亮想稱帝,劉備的保鏢趙雲,也是不會同意的,這也就是說,無論是荊州集團還是益州集團,可能都不會接受諸葛亮取而代之。除此之外,曹操應當是筆者非常喜歡的一個人物了,文韜武略樣樣精通,並且頗具才情,在謀略方面更是遠勝劉備,如果劉備沒有得到諸葛亮的話,根本就不會有所謂的蜀漢政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閑談 的精彩文章:

原子彈轟炸10萬廣島人喪生,為何說廣島人是自食惡果?其實原因很簡單
此人從未上過戰場,卻為抗日作出一突出貢獻,離開時僅有2箱衣服

TAG:讀史閑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