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滿人建立清朝後 為何逐漸丟掉了自己的姓氏 改用漢姓?

滿人建立清朝後 為何逐漸丟掉了自己的姓氏 改用漢姓?

我們知道,明末的女真部族在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之前,是屬於所努爾哈赤建立的一個政權,稱為後金。而後金作為清朝的前身,和五百年前那個曾與宋朝南北對峙的金朝,是一脈相承的。

數百年來,這一邊陲地區的少數民族不斷發展,產生了其特有的與中原王朝不同的滿族文化。比如滿族人的姓氏,就呈現出和漢族迥異的特點。在宋元時期,女真人多有名而無姓。後來隨著人口和部落的發展,才漸漸以地名或以部族名作為自己的姓氏。

我們比較熟悉的滿人姓氏——愛新覺羅,是清朝的國姓。其中「愛新」在滿語中是黃金的意思,「覺羅」表示遙遠,即愛新覺羅氏是愛新部族的一個遠支。

不過,愛新覺羅雖是國姓,但在清初並非大族。在清朝,滿洲的八大姓氏,分別為佟佳氏、瓜爾佳氏、馬佳氏、索綽羅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和鈕祜祿氏。

但是在今天,我們已經很少看到這樣的姓氏了。在清朝幾百年滿漢融合的過程中,滿人逐漸被漢文化所同化,許多都拋棄了原來的姓氏,紛紛改用漢姓。比如前面提到的富察氏,後來簡化其姓氏為富,那拉氏改為那姓等。

很多人以為,滿人集中將原本的姓氏改為漢姓,是清末民初的事情。但實際上,滿人在姓氏上進行漢化,從清初就已經開始了。

清朝雖是滿人入主中原,但由於漢文化的先進性和包容性,在清朝語言文書,還是以漢字為主。而滿人的姓氏音譯為漢字之後,在文書上很不方便。所以各類「公私文牘,稱名不舉姓。」以減少文書上的不便。

久而久之,許多滿人用各種方式,將自己的姓氏漢化。比如雍正朝的大學生徐元夢,原本姓「舒穆祿」,因舒與徐音近,所以自己改為姓徐。

還有一些滿人,則以某一位父輩名字的第一個字為姓,比如乾隆朝的大學士尹繼善,他原本的姓氏是「章佳」,但因為其父親名字為章佳·尹泰,所以其子孫後代均以尹為姓。

對這種依附或者改用漢姓的做法,曾經一度引起清朝統治者的警惕。比如乾隆年間,乾隆皇帝就曾經下令禁止滿人丟掉自己原本的姓氏,諭稱:

「八旗滿洲、蒙古皆有姓氏,歷年既久,多有棄置本姓沿漢習者。即如鈕鈷祿氏,或變稱為郎姓,即使指上一字為稱,亦當曰牛,豈可直呼為郎,同於漢姓乎?姓氏者,乃滿洲之根本,所關甚為緊要。今若不整飭,因循日久,必各將本姓遺忘,不復有知者。」

乾隆這道諭旨的用意,與清初「旗民不通婚」的政策一樣,由於清楚滿人佔全國人口比例很小,所以乾隆將滿人的姓氏提高到「滿洲之根本」的高度,是試圖防止滿人過快被漢化的一種做法。

然而,滿漢融合的歷史潮流不能阻擋。面對漢文化強大的包容性,乾隆的命令對這一現象並未起到很好的震懾作用,反而有越來越多滿人改用漢姓。到後來徹底放開旗民不通婚的禁令後,畛域之見被進一步破除,滿漢兩族之間的文化,尤其是姓氏和命名上的差異,也變得越來越小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搞哥讀史 的精彩文章:

康有為說北京不適合當首都,那他認為大清應該建都在哪?
此人靠相貌英俊當官 只因升遷太快 被傳言與慈禧關係不一般

TAG:搞哥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