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緣何逆風而行?OPPO的消費者觀遠不止於「標配」

緣何逆風而行?OPPO的消費者觀遠不止於「標配」

帶著少數人的質疑,和更多人的關注,OPPO又迎來了自己的新一代旗艦手機——R15。一直以來,每次OPPO發布新品,人們總是關注一個問題,就是OPPO是如何取得市場和消費者支持的,是靠產品?明星廣告?還是線下渠道?

其實,以上所提的這幾個維度都過於表面,因為作為全球出貨前幾名的手機品牌,產品、廣告、渠道這些基本要素肯定都是有仔細嚴謹的考量的。真正讓OPPO與眾不同的,應該是更為內在的部分,我們可以理解為消費者觀。

對於OPPO來說,遠在沒有如今這麼強大之前,他們首先做的,就是逆風而行,當國人都認為國產品牌應該主打性價比時,他們強調設計,當同行都認為國產手機就要比參數時,他們強調用戶體驗。可以說,OPPO的消費者觀絕不止於「標配」,而是有更遠的視角和更深的洞察。

可能這麼說有些抽象,或者說不落地,結合這次的新品R15,我們可有更好的角度去觀察OPPO到底是如何撬動消費者的。

不拼「標配」,拼「極致」

在介紹新品前,必須先談談OPPO的觀點。從2017年開始,顯然不管是國內還是國際,手機市場都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這是一個消費者換機動力不足,手機品牌變少,但競爭更為激烈的時代,可以稱之為「後智能手機時代」。而在此時代下,OPPO的應對策略變也有所調整。

這裡談到OPPO的一個根本,就是堅持初心——打造讓用戶怦然心動的產品。當然,這不是停留在嘴上,而是貫穿於產品設計的始終。如果把這個初心轉化為KPI,就是用戶的換機再次選擇率。此前很多調研都顯示,OPPO用戶換機再次選擇OPPO的比率是極高的,這可以說是其用心打造的結果。

如果參加發布會比較多的媒體,基本上都會發現,各家手機發布會上,產品經理都會介紹幾個心動點,來展示其打動消費者的努力。但另一方面,很多品牌又在這些點上有所保留,並最終折中的提供一種廉價的解決方案。

也就是說既介紹一些吸引人的強大功能,又主打高性價比,最終只能在功能實現上縮水。其核心態度表現出不堅決的一面,這樣既不能達到最初產品設想,同時也損害了自身品牌的形象,因為其並沒有把自己描述的功能完美表現,很可能會讓購買的用戶失望,從而影響口碑。

而OPPO則在功能設計上盡量做到極致,在R15中OPPO將「這一刻更清晰」升級為「這一刻更省心」:不止在前置拍照方面,OPPO和索尼聯合開發了全新的sensor,將3-HDR技術首先應用在手機中,可以實現所見即所得的體驗效果;在後置拍照方面,OPPO也和索尼聯合開發了全新的感測器IMX519——更為重要的是,OPPO基於消費者習慣掏出手機隨手拍的習慣,以AI技術加持將識別點從254提升為296,更可以提供多達800萬種的美顏方案。

在這一點上可以發現,對於產品功能OPPO不眉毛鬍子不把抓,而是選擇幾個消費者最需要的功能進行縱向深化。讓消費者花錢買到自己需要的極致功能的同時,不浪費錢在自己不需要的功能和配置上。這種以消費者為考量的差異化旗艦定位,不遵循「標配」邏輯,卻恰恰扎了消費者的心。

而且更重要的是,OPPO的產品邏輯一直和業內廠商有個核心分歧點:就是大多數廠商將手機定位為科技產品,最好是最高端、最先進,什麼黑科技產品都恨不得一股腦堆到旗艦產品上去,而OPPO對於手機的理解,卻不止於此,除了是個科技產品外,它還是個生活陪伴品,和一個「至美」的時尚藝術品。

看看OPPO的目標受眾你就明白了,他們愛美愛時尚,會玩懂生活,他們喜歡的二次元、抖音等等已經形成了一個相對差異化的個性圈子,一個品牌只有能理解他們的喜好,與他們「生活」在一起才能走入他們的內心。而一旦產生了對年輕人需求抓取正確,並建立了「價值歸屬和興趣」的符號,他們將是一個品牌最忠實的粉絲。

這一點也解釋了為何OPPO是目前市場上手機保有量最大的品牌。

而OPPO為此也為此付出了額外的努力。拿R15來說,OPPO從產品設計上邀請到國際知名色彩大師-Karim Rashid參與到R15的產品設計用,打造出了獨一無二的星空紫漸變色設計,這延續了OPPO的「至美」追求,是OPPO已經從科技產品跳脫、升級,成為年輕人生活中的一個藝術品的實證。

而OPPO走入年輕人群體的娛樂營銷,則構成了一個以「興趣溝通」為基礎的年輕人文化符號。可以說,OPPO在手機中創立了一個時尚,這才是OPPO即使在手機行業整體下挫的大盤下,依舊擁有最多的品牌擁躉的背後原因。

的確,不止於「標配」,OPPO給消費者的更多。

「以柔克剛」應對挑戰,OPPO在浪潮下「漸變」

據IDC統計數據顯示,OPPO在2017年的銷量達到1.118億部,相比2016年取得12%的增長,進一步鞏固了全球第四手機品牌的地位。在行業T型結構下,市場份額及行業資源已經逐漸聚攏到幾個核心廠商手中,而對於保持住全球第四品牌排名的OPPO來說,似乎這個領先地位已堅不可摧。但即便如此,OPPO也需要居安思危,畢竟在增長停滯的飽和態勢下,品牌間的廝殺會更加激烈,一個小錯誤就可能失去天下。

實際上,在OPPO心中「挑戰」一詞從未褪色,只是對於更專註於「本心」的OPPO,以自己為對手才是更合邏輯的。而去年成績越好,今年的起點也就越高,這種壓力和衝突也就更為明顯。

在過去的成績面前,OPPO與其它品牌不同的是,始終能做到兩個維度的重新審視,重新審視自己,重新審視用戶。在審視自己方面,OPPO始終能保持一個冷靜清晰的思維心態,這裡不再贅述。而另一方面,即使是自認為十分了解年輕用戶群體的OPPO,也在不斷審視用戶群的變化。實際上,OPPO獨道之處正是在於對消費者了解得更多,同時構建技術之上的全面需求滿足。

每次升級產品,所有用戶都指望產品有跨時代的升級,但在5G遲遲沒有商用的情況下,如何抓住現在用戶的需求和痛點,製造更多的小而確定的幸福,顯得更為重要。

在R15上,這種審視再次發力,OPPO抓住了幾個設計核心,異形全面屏,漸變顏色外殼,拍照升級,AI,AR,以及APP優化,設計了一系列驚喜:

比如把多彩玻璃機身和異形全面屏帶給用戶,讓用戶可以在新機上的到新的視覺體驗。具體來說,OPPO通過工藝技術的突破,給用戶帶來了漸變外殼的設計,可以在不同角度下呈現不同的顏色。而對於異形全面屏,從現在看這已是2018年的一個設計流行趨勢,對於趨勢和潮流,視而不見是不明智的,也會讓自己的用戶失望, OPPO顯然深諳這方面的厲害關係。但在此之上,OPPO又實現了體驗的「漸變」,完成了APP適配外,更開放了全屏多任務的橫屏助手。

在AI應用方面,結合ColorOS 5.0,AI應用幫助用戶實現智能助手、面部識別、智能視屏等順暢體驗;

在AR應用方面,OPPO讓用戶通過京東APP在瀏覽產品時,可以更真實地查看產品信息,在遊戲、拍照上也有AR體現;

在APP優化方面,OPPO聯合夥伴實現了對王者榮耀、微信、吃雞遊戲等熱門應用的獨家優化體驗。

顯然,OPPO在外觀、拍照、APP優化等多方面的努力,是想讓用戶拿到手機、拍到照片、打開APP時,發自內心的說一句「哇,真的不一樣!」OPPO並沒有通過例行公事的升級來證明自己的努力,而是不斷提供標配以外的驚喜,讓用戶在下次升級時期,通過對比感受到OPPO在設計上和體驗上的不同。

實際上,從2017年開始,OPPO也從四個維度應對市場競爭,就是提升科技創新力,品牌升級,開拓新市場,增強本地化。這裡的主旨,就是全面提升自身能力,並對每一個市場,每一組人群做更體貼細緻的調整。畢竟,現在已經進入全面競爭時代,每個領域都不可以忽視,不可以掉以輕心。

在蘋果、三星、華為、OPPO的世界手機四強中,OPPO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其產品具備中國製造的智慧,就是通過科技提升,把產品最終回歸到對用戶需求的滿足上。橫向對比下不難發現,蘋果為了維持其自身系統的封閉,人為製造一些體驗上的不暢,三星華為的手機則體現出沉迷技術升級的特徵,相比之下OPPO產品多了很多人文關注和用戶體察,與三星華為呈現剛柔相對的態勢。

在5G尚未到來,手機的升級略顯單調的這一階段,OPPO這種「不止於標配」的產品風格在老用戶群中將帶來更高美譽度,對於日本等新市場也將產生更強的吸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俊世太保 的精彩文章:

iPhone X真賣不動了,中國果粉都開始為蘋果公司支招了?
優酷狀告今日頭條侵權播放戰狼2,索賠100萬,網友表示:樹大招風?

TAG:俊世太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