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年定窯鑒賞

2018年定窯鑒賞

定窯是中國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珍品,宋代六大窯系之一,它是繼唐代的邢窯白瓷之後興起的一大瓷窯體系。主要產地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的澗磁村及東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帶,因該地區唐宋時期屬定州管轄,故名定窯。

定窯原為民窯,北宋中後期開始燒造宮廷用瓷。創燒於唐,極盛於北宋及金,終於元,以產白瓷著稱,兼燒黑釉、醬釉和綠釉瓷,文獻分別稱其為"黑定"、"紫定"和"綠定"。

經幾代學者不懈努力,學術界認可的定窯品種:白釉、黃釉、褐釉、黑釉、紫釉、紅釉、綠釉、金花、鷓鴣斑、加彩、白釉刻劃印花、黑釉白花、褐釉刻印花、黑釉刻印花、白釉剔繪黃花、內外刻花、內外劃花、內外印花、外刻內印花、白釉醬口、黑釉醬口、豆青地剔白花、白地繪黑釉花、唐三彩、咖啡色釉繪花、白釉剔黑花、青釉剔劃白花、白釉黑花…

此件定窯北宋「尚藥局」銘藥盒與浙江博物館藏「尚藥局」藥盒作為目前已知僅存北宋定窯皇家用瓷完整器千年後重聚杭州,可謂一大幸事。此器重要性、工藝性、藝術性目前或為拍賣市場中所見定窯器物翹楚,其成長空間可以想像。

定窯白釉刻劃花蓮瓣紋「官」字款蓋罐

「官」、「新官」款白瓷是定窯瓷器中的精品。從唐、五代直到北宋後期均有燒制。它隨著各個時期的發展而有所不同。一般講胎薄細膩、製作精巧、釉色純白或白中閃青的器物,屬於晚唐五代時期;釉色白或白中泛黃或部分微微閃青,有時帶有刻劃花裝飾的器物,屬於北宋早期;用覆燒法燒成的,口沿無釉,並帶有刻劃或印花裝飾的器物屬於北宋後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文化匯 的精彩文章:

TAG:藝術文化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