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勉衛忠:青海民間新興商貿城鎮的起及市場發育︱杏壇評論

勉衛忠:青海民間新興商貿城鎮的起及市場發育︱杏壇評論

摘要

杏壇評論

青海河湟地區的民間貿易始於宋代盛行於西北的「茶馬互市」。「茶馬互市」起源於唐宋,發展於明朝,衰落於清朝。明中葉以後,有河湟回族參與的民間茶馬貿易日益興盛,遂成為各族貿易往來的主流,而這種貿易中,「河湟回族在農牧兩大經濟區中充當了媒介,起了紐帶的作用」。

近代中後期民間商貿發展的歷史基礎與嬗變動因

清中前期青海河湟民間商貿的興起和繁榮

青海河湟地區的民間貿易始於宋代盛行於西北的「茶馬互市」。「茶馬互市」起源於唐宋,發展於明朝,衰落於清朝。明中葉以後,有河湟回族參與的民間茶馬貿易日益興盛,遂成為各族貿易往來的主流,而這種貿易中,「河湟回族在農牧兩大經濟區中充當了媒介,起了紐帶的作用」。正是這一媒介基礎在明代的確立,才出現了清代前期河湟地區民間貿易的快速發展,此乃是歷史上西北民族貿易的延伸與發展。有清一代,疆域遼闊,前期國力強盛,將整個藏區納入到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之中。馬匹易得,用不著設立茶馬司以茶易馬,制「蒙、番」,於是在雍正十三年(1735年)停止「茶馬互市」,沿襲千年之久的由官方專營的「茶馬制度」的種種限制終被取消,給民間自由貿易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從面民間置易迅速起。伴隨著新興商貿城鎮的起、市場發育和經商隊伍的擴大及商品種類和交易額的增加。

新興商貿城鎮的起及市場發育

清初河地區置易在明後期發展的基礎上得到了進一步提升,最顯的標誌是由於民間貿易的自由促使在湟水谷地通現出了西寧、多巴、白塔兒(大通縣城關鎮)、丹鳴爾(違源)等中外貿易的商業城鎮,民間商貿的市場有足發育。其中青海回族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關鍵性作用。

西寧宋、明時期,西寧由於長期設置茶馬司,便成為河湟各族之間貿易集散中心,史載宋時西寧東城居住有「陷羌及陷人之子孫,夏國降于闐,四統往來商賈之人數百家」。到了明代「西寧諸部落,無不以馬易茶」,足見商業貿易的繁榮。清初,經歷了元、明300年的休養生息,河湟地區包括回族在內的各民族人口持續繁衍增長,更因明王朝後期對西北茶馬貿易經濟政策的不斷調整,西寧逐漸成為繁榮的商貿都市。《秦邊紀略》記載:「今西寧邊外,凡西域諸國,駱駝、馬騾往來不絕於道」,因而出現:「衛之輻輳殷繁,不但河西莫及,雖秦塞猶多讓焉。自漢人、土人而外,有黑番、有回回、有西夷、有黃衣僧,而番回特眾,豈非互市之故哉!城之中牝牡驪黃伏櫪,常以萬計。四方之至四境之牧不與焉,羽毛、齒草、珠玉、布帛、茗煙、麥豆之屬,負提輦載,交錯於道路。出其東門有不舉袂成雲揮汗成雨乎!」其注有雲:「西寧城內外皆輻輳,而城東為最。黑番強半食力為人役,回回皆擁資為商賈,以及馬販、屠宰之類。」

清初,在西方傳教士以及探險家家的遊記中,我們也能看出當時西寧城商貿市場繁榮的場景。「青海地區,西寧( Selim- Sibing)在紀堯姆·伊斯利1705年的地圖上作Sin,在祈爾歇的書中作 Synim,在斯特倫堡的書中作 Selin或Sinin。」公元1774年,孟加拉總督哈斯廳( Warren Haseings)派遣喬治·波格爾( George Bgle)出使扎什倫布寺的班禪時,來到了西寧,並對城中的商業貿易做了描述:「從中國中原輸往西寧的產品有大量的茶葉,各種綢緞和織錦,外來手帕"(它是以一塊中原產的白色或閃光的布製成的,人們作為「哈達(tas)而使用的,在西藏各種情況下都有要奉獻的披巾的,每個若想在該地區生活並遵守當地風俗的人都必須攜帶大批這類哈達")、絲綢、皮貨、瓷器、玻璃器皿、鼻煙壺、刀具和刀具裝飾、煙、銀幣( talent塔蘭,他們將世人稱為馬蹄銀或銀錠的白銀為銀幣)。在西寧,中原人採購黃金(西藏產品)、珍珠、珊瑚法螺號、來自孟加拉的毛織品和其他某些進口口紡織品、被子、真正的藏羊毛製品。」10年之後,即公元1784年,又派遣忒涅( Sanvel Turner)出使該寺班禪禪,忒涅同樣途經西寧,他寫道:「漢人前往那裡(西寧)向藏族人出售商品:金銀絲織錦、普通絲綢、緞子、黑茶、煙草、銀錠、水銀、硃砂、瓷器、樂器、貂皮、黑狐皮和乾果。他們作為回報而獲得黃金藏產、毛織品、金剛鑽、珍珠、珊瑚、麝香、羊皮、從孟加拉進口的水獺皮、來自孟加拉的雜品。」足見民間商貿的繁榮。

多巴也是在清初民間商貿的發展中,逐漸興盛起來的,「多巴,在西寧西五十里,今互市地也。黑番、回回築土室成衢,為逆旅主人,凡九曲、青海、大通河之夷為居,壟斷遠而西域回夷為行賈者,皆於是乎?」其注文認為此前「即律例亦不載及,多巴豈為市口未久乎?今皆番回居住,主事者夷人達賴下宰僧一,麥力干宰僧一,中國反不設官焉。」「其地名不著於昔,蓋新創也。居然大市,土屋比連,其廛居逐未,則黑番也;出而貿易,則西寧習番語之人;馱載往來,則極西之回與夷也;居貨為賈,則大通河、西海之部落也;司市持平,則宰僧也。」另外清人馮一鵬在《塞外雜識》中記載:「西寧之西五十里日多壩,有大市焉。細而珍珠、瑪瑙,粗而氆氌、藏香,中外商賈成集。一種纏頭回子者,萬里而來,獨富厚於諸國,又能精鑒寶物,年年交易,以千百萬計。」另外,在當時的俄文文獻和某些地圖中經常出現多巴,如在杜赫德( Dahalde)神父的插圖中就標有「多巴」。另外,斯特倫堡德書中,多巴和西寧為同一城:「多巴西寧,又叫西寧」,足見多巴儘管是一個小集鎮,但其繁忙的民間貿易往來,地位也是非常突出,俄國人同時把它與西寧看做從事大規模交易的中國城市。

白塔兒也是清初的幾十年里發展起來的。其民間貿易一點也不亞於多巴,因其接近河西各鎮便於商貿,故而回部於「清雍正間或由河州或由甘、涼或由西寧府屬各邑漸次遷入日增日顯」,業貿易更為火爆。城中「則漢、回錯雜,各為村落…西方之夷,往來如織」。城中「回人生性勤儉,能耐勞苦……·喜作零星貿易兼充經濟牙會……·縣屬家道殷實,回為最焉」。白塔城的商品來自三個區域,即藏區、西域、中原,這都與其所處的地理位置有關。藏區的畜產品為「馬、駱駝、犏牛、氂牛、羊」,西域為「鑌鐵、金剛鑽、球琳矸、琅瑣福、五花毯、撒黑剌、阿魏、哈剌、若木、綠葡萄」,中原的生活用品應有盡有,商業「往來如織」。

另外,興起的商業城鎮還有丹噶爾,「丹地惟東路系通省郡(時屬甘肅)大道,余皆毗連青海(今日月山以西地區),壤接蒙番,山徑峽路,四通八達」。「以丹地原為東科舊寺,自明末商貿漸集,與蒙番交易,有因而世居者;番族亦漸次開墾,牧而兼耕,各就水土之便,築室家成村落焉。」清初,朝廷為控制青海和碩特蒙古各部,特規定開邊外那拉薩特地方(今日月山)為集市,以官兵督守,禁止私入邊牆,又限定每年陰曆二月、八月為貿易之期。後因蒙藏物質需求的不斷擴大,茶葉、布匹等必需品之交易又無限制,那拉薩特地狹,已不適應進行較大規模的民族貿易,清廷則改其於西寧口外的丹噶爾進行「丹城創建於雍正時」,之後,民間貿易的自由吸引了大批的各族商人前來經商,這樣,又一商業城鎮快速發展了起來。具體的市場發育情況我們將在後面的寺院城鎮具體論述。

總之,清中前期,處在農牧分界線上的新興商貿城鎮西寧、多巴、白塔兒丹噶爾等商業發達,隨著城鎮人口劇增,街市規模凸顯出來,如西寧「騾馬驢市,在石坡街。菜果市,在道署西。柴草市,在本城大什字。石煤市,在本城大什字土地祠前。石炭市,在驛街口。東關糧糧面口市,自史家大店起,至柴家牌樓上。糧面下市,自東稍門起,至西納牌樓上」,又如多巴「其地名不著於昔,蓋新創也。居然大市,土屋比連,其廛居逐未,則黑番也;出而貿易,則西寧習番語之人;馱載往來,則極西之回與夷也;居貨為賈,則大通河、西海之部落也司市持平,則宰僧也」。可見市場發育已經頗具規模,民間貿易高度繁榮。

勉衛忠(1978年一),青海西寧人,回族,專門史博士,青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青海省茶文化促進會會長,1997~-2009年就讀於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先後後獲得中國民族史專業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發表學術論文三十餘篇,歷史散文數十篇,著有《青海回族史·經濟篇》,主持和參與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目前從事青藏區域歷史與文化研究工作,並研習中國茶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杏壇評論 的精彩文章:

TAG:杏壇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