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數字貨幣的騙局

數字貨幣的騙局

上周五(3.16),幾名炒幣者齊聚北京某數字貨幣交易平台進行維權,討要說法。

據了解,這些炒幣者都於近三個月在該平台上購買過數字貨幣期貨,但是損失慘重;

當然,如果僅僅是因為價格下跌就進行維權,顯然是說不過去的。因為任何一個公開、公正、透明的資本市場,「願賭服輸」都是最起碼的投資常識。

在「賺錢」的道路上,我們總會看到各種名言警句,但因受「錢的誘惑」我們總是選擇視而不見,結果就是被幕後庄家剝個精光。

前兩年的「P2P血案」剛翻篇,「炒幣血案」又上演了............

真正讓這些炒幣者不滿的是,此數字貨幣交易平台和曾經那些遭曝光調查的「P2P平台」一樣,本身就是不合法的黑店,透明度連賭場都不如。

用這些維權當事人的話來講,此交易平台不僅不具備期貨交易所資質,還有操縱交易的嫌疑,頻繁爆倉導致用戶被「多空雙殺」。

比如,某朱姓玩家在未經提醒的情況下,被強制平倉,一個晚上輸掉了160萬;

而這些維權者在貼吧和眾多社交平台與幣友交流後發現,被莫名其妙爆倉的不僅是他們幾個,在全國,受害人群接近300餘人,而打算像他們一樣有維權的近20人,初步統計,單是這20人就損失了近700萬人民幣,其中最高的一位損失了200萬以上。

當杉哥初次看到這個消息時,對這些被割的「韭菜」滿懷同情;不過,後來再仔細研讀事件的來龍去脈後,一下子同情心全無,甚至覺得這些「韭菜們」活該如此。

那些明顯的BUG擺在桌面上都視而不見,一心做自己的發財夢,不割你的韭菜割誰的;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

再與平台交涉後,受害者對這些數字貨幣交易平台有兩大指控,其一是不具備期貨交易所資質;其二有操縱交易的嫌疑;

雖然,我們現在是「事後諸葛亮」,但這些指控就如那「禿子頭上的虱子」 一開始就在那明擺著。

所以,當下首先要說明的就是虛擬數字貨幣交易所資質問題。

該虛擬貨幣交易所宣稱自己是國內唯一具備數字貨幣合約交易(數字貨幣期貨)的公司。

不僅如此,其網站中還顯示,該公司目前已獲得了,策源創投、曼圖資本、創業工廠、極客幫創投等數家投資機構的1000萬美金A輪融資。

並且該平台可以不用登陸外網即可交易。

用戶可以通過網站的法幣交易-幣幣交易-合約交易進行相關槓桿交易,槓桿倍數分為10倍、20倍,T+0、周月季度交割、保證金、強制平倉等制度,即快速又方便。

有資質、有實力、交易方便.......,雖然第一眼看確實還不錯,然而這些是經不起推敲的。

眾所周知,早在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發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9月15日,北京下發《北京地區虛擬貨幣交易場所清理整治工作要求》,要求各虛擬貨幣交易所於9月20日18時前制定清退方案,並於15日24時前發布公告,明確停止虛擬貨幣交易的最終時間,並立即宣布停止新用戶註冊。

受監管影響,國內幾個大的虛擬貨幣交易平台如火幣網、OKcoin幣行、比特幣中國等公告稱,將逐步停止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現在它們均已移師國外)。

此後,包括微比特、雲幣網與幣久網等也紛紛發布了關閉交易平台的公告。

雖然當時的政策沒有明令禁止虛擬貨幣的期貨交易(主要是因為當時全球虛擬貨幣的期貨交易還沒推出),但這已經足以令人生疑了。

再說想要證明它的資質是真是假也不難,找主管單位呀。

理論上講,期貨交易所是由證監會管轄,尋找直屬機構的幫助總歸是沒錯的。

而這些被割韭菜的受害者們,維權時才想到去找證監會核實信息,而證監會的答覆函卻讓他們大吃一驚:中國證監會未批准任何交易場所開展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期貨交易。

即該虛擬數字貨幣期貨交易所,不具備中國證監會核准的期貨業務相關資格,是個冒牌貨。

一晚上輸掉1套房子的首付!最慘烈的收割開始了......

(證監會出示的回復函)

其次,交易規則上也留有大BUG。

這個虛擬貨幣期貨平台在遊戲規則上對炒幣者是嚴重不利的,如其是通過數字貨幣交易完成(繼續要把人民幣換成虛擬貨幣),虛擬合約槓桿高達10倍甚至20倍,數字貨幣期貨的保證金是數字貨幣,而非法幣(人民幣);

這跟我們所熟知的證券期貨是完全不一樣的,證券期貨里的保證金就是法幣(人民幣、美元等),不會出現股價下跌,保證金自己也跟著縮水的情況。

保證金換成虛擬貨幣的後果是及其後果的,數字貨幣價格一旦下跌,保證金也將跟著減少,兩者疊加就增加了爆倉的幾率,據推算,只要標的數字貨幣一天波動3.5%至9%,就會出現爆倉;

所以,但是從規則上就埋下了炒幣者必輸的種子。

當然,還有一點,就是上當後才能察覺到的價格操縱;

我們還以上面說的朱先生為例,那天晚上他的交易量是1.5個比特幣即16萬元,加了20倍槓桿(相當於320萬),倉內仍有144萬資金是沒有動過的。

按照合約,當期貨的漲跌值達到5%時(即16萬元),就已經觸及爆倉,需要及時補倉,而了保險起見,朱先生就將爆倉提醒設了兩道70%(11.2萬元)和50%(8萬元)。

但是當晚很詭異,到達70%和50%的爆倉線時,朱先生並沒有被簡訊提醒,更詭異的是,爆倉後,朱先生的交易本金16萬被平倉就算了,未參加交易的144萬也被強制平倉,導致朱先生一晚上160萬血本無歸,而且爆倉的過程很驚悚,一條長陰線直逼朱先生的爆倉線。 (如下圖)

發現自己血本無歸後,朱先生數次和平台溝通,但是都沒有有效的解決方案。更讓人吃驚的是對方在溝通後,將朱先生的全部交易記錄抹去了

這可謂是一個教科書級的經典騙局。

其實,這種騙局不只是幣圈獨有,在我們身邊會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比如碰上陌生人加好友,然後拉你炒原油、炒白銀、炒外匯等等,然後讓你下載一個電子盤(模仿股市K線圖),每天在群里有模有樣發美國、歐洲的經濟數據。動不動就在群里發給個誰誰誰又投了多少錢,誰誰誰這一手又賺了多少錢;

然後,在這種氛圍的感染下,大家是一門心思的賺錢,卻從來沒想過,你的交易對手是誰?又是誰再控制著電子盤上的價格?我們和國外的市場真的是無縫銜接的么?

連最基本的經濟學和金融學常識都不懂,也懶得去搞懂,這些韭菜們被割,真的冤么?

杉哥覺得一點都不冤。

「我知道他在說謊,他也知道我知道他說謊,但是他依然無動於衷繼續說謊…」

某幣圈業內人士透露,虛擬貨幣交易所左手倒右手製造虛假交易,這在行業里早就是公開的秘密。

最近,一位國外作者在 Medium 上發布文章,通過數據分析指出中國的虛擬貨幣交易所」基本都存在成交量造假行為,假交易額的數量佔比 70%~90%,一度引起軒然大波。

對於虛擬貨幣存在的問題還有幕後庄家們耍的伎倆,監管部門看的很清楚,但也有些無奈。

對於比特幣或以太坊敢進ICO,就是因為他們找到了一個法律的盲點,畢竟,法律沒有明文規定集資比特幣是非法集資。

一位不願透露自己姓名的比特幣玩家說:」事實上,相比於火幣網、OKcoin、比特幣中國這三大交易所而言,比特幣場外交易數量更大,也更加隱秘。 比如一次買賣能達到兩三千個比特幣,按今天的價格來算,這大概相當於人民幣 7000 多萬。"

" 這種交易方式很簡單,就是找個圈內靠譜的中間人拉來買賣雙方,協商好數量和價格以及中間人傭金,交易就順利完成了。"

杉哥再給大家說個真實事件;

2017 年的這個夏天熾熱而火爆,然而,9 月 4 日央行等七部委出台的聯合文件,如同一場雷暴大雨,兜頭澆上這場瘋狂而又虛幻的 ICO 泡沫。

" 這個文件是假的吧。"9 月 4 日下午,一位玩家將監管文件鏈接轉發進 QQ 群,剛開始,誰也不敢相信這份文件的真實性," 肯定是莊家想做空頭,打壓幣市價格!" 另一位玩家回復。

這份全稱為《中國人民銀行 中央網信辦 工業和信息化部 工商總局 銀監會 證監會 保監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的文件,要求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應當立即停止,同時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非法從事代幣發行融資活動。

很快,在監管面前," 美國都管不了 " 的區塊鏈貨幣市場災難性、自由落體式暴跌,當天跌至 50% 以上的幣種比比皆是,數日間暴跌 90% 以上成為常態。

群里的玩家意識到了文件的威力,頓時哀嚎遍野,哭天搶地。

" 我一天就賠了 20 萬!"

" 我賠了 35 萬,前段時間掙的錢全沒了!"

" 這是我結婚用的婚房錢,回家怎麼給爹媽交代啊?"

群情激奮的他們痛訴自己的悲慘遭遇,但多方和空方交戰約一天後,9 月 5 日奇蹟的一幕出現了,以無限幣為首的代幣在瀑布式下跌後突然止住了頹勢,從 0.000185 元 / 個飆升到 0.00044 元 / 個。一日之間,價格從最低點翻了一倍半,膽大者入場抄底完成了刀口舔血,在群里興奮地秀出自己的戰績。不久前還沉浸在悲傷情緒的玩家們意氣風發,轉身再度進場。

然而,短暫的一小波上漲浪潮後,現實再度給所有人一記重擊。9 月 8 日,央行發文《虛擬貨幣交易所時代結束》稱," 監管當局決定關閉中國境內虛擬貨幣的交易所,這涉及『 OKcoin 』『火幣網』和『比特幣中國』等為代表的所有虛擬貨幣與法幣之間的交易所 "。

更為雪上加霜的是,9 月 8 日當天聚幣網正式公布永久下架 " 創新實驗區 " 的所有幣種,這對於持有 " 創新實驗區 " 代幣的玩家而言,無異於滅頂之災,他們手中的代幣終於變成了一文不值的數字代碼。

聚幣網的下架行動還在繼續:

9 月 10 日,聚幣宣布下架 2 種代幣:NEO 和 XAS。

9 月 12 日,形勢進一步嚴峻,聚幣官方再次連發三個公告,一口氣下架了 17 種代幣,包括 RSS、BLK、ZCC、XPM、XSGS、GOOC,SKT、KTC、MTC、RIO、JBC,YTC、PEB、 PGC、HLB、MRYC、MCC。

9 月 14 日,聚幣宣布永久下架 DNC、MET、LKC、QEC、ZET、EAC。

幣圈的人都明白,一旦下架,手裡的代幣基本上就廢了。昔日琳琅滿目的聚幣交易平台,如今能交易的代幣寥寥無幾。

崩潰的邊緣可有希望的微光?

50 多個代幣群悲天蹌地,而更讓虛擬幣玩家們絕望的是,國外的山寨幣網站交易價格也應聲直線而落,這意味著手中的幣根本沒有轉出去的必要了。

群里有人不停 @群主,討要說法。如此大環境下,管理團隊也很無奈,只能發出 " 積極擁抱監管,配合監管方完成合規審查 " 這樣聊勝於無的說辭。

再後來,有人出面安慰群友,只要比特幣不完蛋,山寨幣就有翻身的機會。據張海解釋,在幣圈有個不成文的規律,比特幣就是所有山寨幣的老大哥扛把子,大哥漲,所有幣跟漲,大哥跌,所有幣群體跟跌。

群里的人開始自我安慰,抱團取暖。有人開始職責網站不負責任惡意發布做空消息;有人通過分析,堅稱 ICO 團隊為了退幣,故意買通財新發布假消息打壓幣市,目的就是為了回購比特幣退還給投資者;還有人散布小道消息,說比特幣中國、火幣網和 OKcoin 這三大頂級交易所背後的運營者手眼通天,央行根本奈何不了這幫人,只要這次再硬杠過去,一切都會好起來。

然而,現實給了他們最後一擊絕殺:消息是真實的!

9 月 14 日,比特幣中國發出公告,將於 9 月 30 日停止所有交易業務。

這一刻,群里所有人都知道這次完了——比特幣 90% 的交易量在中國,75% 的比特幣是中國人挖出來的,沒有了中國人,比特幣就是一串不值錢的代碼,但這次老大要掀翻桌子了。

比特幣都快完了,山寨幣哪裡還有活路?群里的人如喪考妣,卻無路可逃。

難道真的事先看不出任何貓膩嗎?群主張海沉默良久說," 群里的人其實都知道,無論是比特幣還是山寨幣就是一個局,這個局要求不斷有人進入市場買單推高價格,說白了就是傳銷和龐氏騙局的套路。但這裡的人不在乎這個,他們只想搭上莊家快車,拉高幣價,帶他們起飛——他們從來不覺得,自己會成為韭菜。"

摩根大通 CEO Jamie Dimon說," 這比鬱金香泡沫更糟糕。"劇本變了,但參與的莊家和投機者,貪婪與瘋狂的韻腳,卻依然如故,今天的我們,並不比當年炒鬱金香的荷蘭人高明多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杉哥的下午茶 的精彩文章:

TAG:杉哥的下午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