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養老須要未雨綢繆,關於如何養老你準備好了么?

養老須要未雨綢繆,關於如何養老你準備好了么?

養老問題現在是媒體上出現高頻率的詞,一方面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人的壽命越來越長;一方面生育率的下降,人口老齡化的加快這些辭彙和數據都不停的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小編已是中年,家中老人長壽,親身體會了多個子女為父母養老已是不易的經歷,常常感慨我們這一代大多都只有一孩子,未來自己到底怎麼養老,應該準備多少錢?應該選擇什麼樣的養老方式?以下兩篇文章作者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作為一個參考,也是作為一種提示,我想,雖然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但為我們未來的養老未雨綢繆還是人生中一件重要的事,無論我們處在什麼年齡段,都應該對養老有所考慮和有所做準備,儘早開始為未來行動。

李先生退休前工資一共12萬*20年=240萬,退休後養老金是工資的一半,即每月拿到5000元,到78歲去年前,李先生能拿到養老金5000*12*18=108萬元。

12萬工資最樂觀每年儲蓄6萬,到退休前20年一共儲蓄120萬元,實際上根本做不到,扣除各種支出後,一年儲蓄4萬,20年一共80萬元。儲蓄加養老金總額為80+108=188萬元,當然,工資和養老金會跟著通脹上漲,但是退休總體費用缺口,高達200萬左右。

如果延遲退休,李先生70歲退休,到時人均壽命80歲,情況將大不相同。

退休後的總費用為【40-(70歲-40歲)】X6.382=63.82萬元。(此時假設心理預期的每年最高生活成本不變,按照未延遲退休前的生活費用水平要求自己,盡量將生活費用成本壓低)

從40歲工作到70歲,退休前工資可以拿到12*30=360萬元。假設養老金每個月拿到5000元,退休後10年時間,養老金60萬元,原來退休後存活17.6年,養老金髮放105.6萬元,這樣一來,養老金減少發放45.6萬元,將近一半!

從40歲到70歲退休之前,李先生儲蓄上漲為120萬元左右,養老金60萬元,一共180萬元,與前面計算的退休後18年所需的447.86萬元仍相差甚遠,入不敷出,完全不能體面養老。

維斯國際】365天,時時刻刻都可以進行交易

分分鐘都是獲利的時機

由此可見,就是這樣,李先生還是不能體面養老,但政府和個人的養老壓力都下降了,尤其是政府養老壓力大幅下降。活到老工作到老,就沒有養老壓力了。

有個網上披露的案例,計算了杭州退休年齡從60歲上升到65歲,按照職工月平均計算的結果。

延遲5年退休,多交24000元的養老金(196800元-172800元),如果退休後能夠領取養老金到81歲,65歲時退休比60歲時退休多領養老金4356元(744480元-740124元)。只活到70幾歲,就是做貢獻。

80後,你們怎麼體面養老?

好文:清華教授:即將到來的一場危機

作者| 寧向東,經濟學博士。現任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版權歸作者所有

我望著目光複雜的母親,也看到女兒匆匆跑去交費的背影,在想:作為一個老闆,沒有人會願意聘用一個經常離崗的職工。女兒要回去上班,也是她職業化的表現。但是,如果這個女兒真的把犯了心臟病的母親單獨留在了醫院,那她還算是「人」嗎?這些天,我不時地在想,在未來超老齡化的中國,又有多少人會陷入這樣的糾結之中呢。

我在清華教的一門課是「戰略管理」,其中的一個內容是要對「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因素作分析。我常常對學生說,未來影響中國人的最大變數是「超老齡社會的來臨」。

從這個話題談下去,我常常勸學生要「珍惜、並且過好當下的每一天」,特別是對於那些30歲、40歲的學生。我說:「現在你還可以做自己的主人,還可以做生活的主人;而在未來的10年或20年中,你將逐漸喪失對於生活的主動權」。

作為老師,我不能說出什麼「及時行樂」的話。但是,作為一個研究者和過來人,我十分清楚未來二十年之後,對於當下30多歲的這代人、以及他們的兒女們,將意味著什麼。過渡老齡社會的來臨,將會挑戰我們每一個人的良知,甚至挑戰我們的倫理。

前幾天,我和朋友在外吃飯,席間談起了老齡化的問題。有一位年輕的朋友在場。他對大家說,他爸爸和他閑聊時,講起如果有一天他爸爸如果沒有了意識,不要插管,不要上呼吸機,只希望能有尊嚴地走掉。

他年輕,完全不能理解父親的話,而我們這些有點經歷的人卻不能給他特別清晰的建議。一些朋友贊同他父親的話,也有另外的朋友反駁說還是要救到最後一刻,並講起自己是如何用呼吸機等手段將父親從死亡線上拉回的故事。大家各抒己見,莫衷一是。

中年總是不期而至。我突然意識到,對於多數獨生子女來說,他們沒有直系親屬和他們共同面對超老齡社會的來臨。也許在他們還沒有完全準備好的時候,超老齡社會就悄無聲息地把他們拖進一場完全無法掌控、無法自拔的艱難時世。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一個國家或地區在60歲以上的人口比例達到10%,65歲及以上的人口比例達到7%以上,即可被稱為老齡化的社會;65歲及以上的人口比例達到14%即可稱為老齡社會;65歲及以上的人口比例超過20%,則可以被稱為過度老齡社會。

從我國最近的兩次人口普查的情況看,某些老齡化程度比較高的城市大約在五年前就已經進入到老齡社會的階段,而且,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逼近「過度老齡社會」。我們說的太宏觀。隨便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一下。你也可以用自己家裡的情況,作個類似的盤算。

我有個學生今年40歲。他這一代都是獨生子女,夫妻兩個人。上面雙方父母都健在,60歲左右。再上面有三個老人,80多歲,但叔伯舅舅眾多,大家共同照顧老人。隔代的事情基本不需要他們操心,而且,下一代的兩個小孩也是父母幫助帶大。

在這個家庭大約10個人中,有收入的7-8個人,所以,如果沒有大病之類的問題,只要不在北上廣深買房,正常生活應該不是大問題。但是,這個家庭的年齡結構是有很大問題的,人口學上叫做「贍養比」,大約是四個人要照顧六個人。

最理想的,是最上一層80歲左右的人沒有慢性大病,並且生活能夠自理,這是不知道幾世修來的福分。如果退而其次,即使有人生病,80歲的這一輩人能夠自己解決,或者在別人的簡單幫助下可以自己解決,這也是家庭之大幸。

不過,一般來說,這一層人總會衰老,有一個無法自理的階段。如果有一個人生病、卧床,屬於需要他人照顧的狀態,這個家庭就會比較困難。困難不僅僅是經濟上的,還在於精力上不足。

2036年,我學生60歲,他太太略小一點。正常的狀態下是應該還在工作。請注意,我這裡說的是應該還在工作,是指他們還沒有到達退休年齡。將來會有一部分人,雖然沒有到退休年齡,但已經無法工作了。他們需要回到家庭,照顧家庭,因為他們無法找到保姆。過去有一句話叫做:21世紀,什麼最重要?是人才。這句話不準確,應該改成:21世紀,什麼最重要?是阿姨,是保姆。

前幾天,一位日本留學生告訴我,每年日本返回家庭的辭職人數大約在10萬人以上,日本目前的總人口不到2億人。而20年後,中國的高齡人口大約不會少於3億人。所以,我猜,我學生兩夫妻大約在他們55歲之後,也許要花很多時間去照顧他們各自的父母,這個階段也許會持續20年。

當我的學生無法幫他自己的孩子帶孩子的時候,他的兩個孩子就要和自己的配偶獨自帶大她們的孩子,他們同時還要在職場上拼搏。我不知道這是怎樣的挑戰。

在那個時候,一對年輕夫妻要獨自照管兩個孩子的情況會比較多見。

我的學生說,他將儘力保證自己的健康,在60歲和70歲的二十年接受挑戰,迎接新生命、送別老生命。

學生說,照管好最上和最下的兩代,是他和太太的共同目標。

他說,也許會有人把他的時光記錄下來,寫一本《新四世同堂》。

我很敬佩他的規劃和獻身精神,但我更祝福他在將來的十年,為自己活一下。

第一,是老齡人口的高齡化人群比例過大。以我學生的家庭為例,有一半以上的人是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80歲以上的高齡人口,佔到三分之一。而最難的時候,是老的很老,小的很小,且這些需要被照管的人數超過一半。

第二,是未富先老,這也是中國老齡化社會的一個重要特徵。幾乎家庭中的所有老齡成員都有收入,但就目前的情況看,只有我學生的收入高一點。其他人在退休後的收入都不足以請得起一個全時的阿姨。

一般來說,為了保證國家的人口負紅利不至於太大,總和生育率應該接近、甚至超過2,也就是說一對夫婦至少應有兩個孩子。2000年,我國的總和生育率低至1.3,目前仍在2以下。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益,請點擊文下二維碼關注、轉發並邀請您的朋友一起來關注。

如果你有更好的建議或更好的文章,希望跟大家分享,也請留言或私信跟我們聯繫,讓我們一起打造一個先凈心、後理財的平台,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假如老子來當武大校長
更會愛孩子的父母守住自己的焦慮,愛孩子的父母為孩子操心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