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斷代:漢代高古玉的接刀工藝鑒定知識全面剖析!

斷代:漢代高古玉的接刀工藝鑒定知識全面剖析!

古時候各個朝代雕刻的玉器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特色,所謂特色便是所說的」時代特徵「,這些特徵顯示了各個朝代自己的審美標準,其中有一個朝代就是漢朝,漢朝玉器中最為典型的一種工藝「接刀工藝」。

漢代 回紋璧 中國民間藝術品收藏評估委員會藏

大部分古玉鑒定類書籍以及學術論文,對於漢代玉器的工藝只是給了粗略的介紹,寥寥幾筆一帶而過。這讓觀者往往是一頭霧水,不知所云。下面以圖文的形式解釋一下漢代的「接刀工藝」。


一、接刀工藝

所謂接刀工藝簡單概括就是:古玉表面的長陰刻線都是由一段段短陰刻線連接而成,若斷若續,這是由坨具旋轉輕起輕落形成的,一般稱之為「接刀工藝」或者「跳刀工藝」。

在放大鏡下可以看到若干條短線銜接而成的,這種由「短線」接成「長線」的工藝可簡單稱為「接刀工藝」。接刀工藝往往在弧線的「拐點處」,以及「成圓處」最為明顯。

放大鏡放大


二、谷紋實例

接刀工藝是由古代不發達的生產力所決定的,其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是古玉鑒定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三、「V」型和「U」型底的鑒別要領

接刀工藝的總體特徵為:宏觀上,刀法柔細,形若遊絲。

微觀上,剛勁挺拔、粗獷有力、刀刀見鋒(所謂「刀刀見鋒」是說在每一刀的收尾處的刀鋒鋒利,是呈現「V」字形收尾,而非現代工具所表現的「U」字形收尾。)

所謂的「V」形底就是說真品古玉的陰刻線底部就像字母"V」的最底端一樣是尖形的,這種尖形的陰刻線底部是由老砣決定的。

而仿品古玉的陰刻線底部一般認為像字母「U"的最底端一樣是弧形的,或者是平的,這種弧形或平的底部是由電動鉈決定的。

西漢 玉鷹 1966~1976年陝西咸陽漢元帝渭陵北漢代建築遺址出土 咸陽博物館

這種陰刻線「V」字底鑒別古玉真偽的方法在大部分的古玉中是成立的,然而也有特例,有些古玉標本上陰刻線的線條確是十足的「U」形底。


四、關於古玉陰刻線總體特徵的一些補充說明。

接刀工藝以及其工藝特徵是鑒別高古玉的一個基本的方法,但這種方法並不具有普遍性與唯一性,古玉年代的鑒別是一項系統工程,要綜合多方面的因素,不能以一概全。

漢代 玉夔龍蠶紋璧 故宮博物院藏

古玉器的各種工藝痕迹都是通過標本歸納總結出來的規律,這些所謂的規律都是後人按照自己的主觀判斷強加給古玉的,並不具有普遍性,而且古代對古玉的工藝特徵也沒有「過於標準化」的規定。

漢 玉鏤空龍紋璧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以古玉的陰刻線來說,不同時期的陰刻線有不同的特點,即使是同一時期的陰刻線也各有不同,可以說並不是所有的陰刻線都是有「接刀工」構成,實際的情況是有些古玉的陰刻線很流暢,甚至是一氣呵成,完整的一條線,並不斷斷續續,接接連連。

東漢 玉辟邪 1978年陝西省寶雞市北郊金河磚廠呂仁墓出土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老坨工是一種慢工,坨都是人力驅動,轉速很慢,所以碾出來的陰刻線相對於新鉈也就是現代的電動鉈來說是規整的,其中一點即為陰刻線邊緣的蹦茬很少,注意,這裡說的是「很少」但並不是「沒有」。

再強調一點,有些精工的古玉代表那個時代最先進生產力的古玉碾琢確實精美,陰刻線邊緣無任何肉眼可見蹦茬兒,但這僅僅是眾多古玉中的一類罷了,只是一個豹斑,古玉的鑒定是要找尋鑒別整個時期的古玉。

漢 玉螭虎玉劍彘 山西博物館藏

因此可以說任何一種古玉鑒定方法都是有局限性的,古玉的鑒定,年代的鑒定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存在「一招鮮」,不能以局部而否定整體,管中窺豹在古玉鑒定上不可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藝術品鑒定網 的精彩文章:

翡翠仿品又出「新寵」?資深行家也會打眼?鑒定網教您一招制敵!
斷代:瓷器底足鑒定25條!每一條都超級實用!

TAG:中國藝術品鑒定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