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劉海屏」想到的:世上最悲哀的事情,莫過於毫無主見

從「劉海屏」想到的:世上最悲哀的事情,莫過於毫無主見

題圖:Public Domain

世上最悲哀的事情,莫過於毫無主見

知友:Kenny MacCormick(9600+ 贊同)

前方大量負能量反應

它們終於來了。

是的,沒錯,2018 年剛開了個頭,就有眾多 Android 手機廠商們急著為自己的新手機塞一個「劉海」了。

它們有:

Asus Zenfone 5

LG G7

Huawei P20 全系

以及最近已經炒得沸沸揚揚的,Oppo R15:

說真的,當看到這些帶著「劉海」的手機時,我十分想吐。

它們讓我想起了一個很古老的比喻:老師發現班上有一半的學生都錯了同一道題,一查,原來是成績最好的那位答錯了,於是其他人也都抄錯了。

先平復一下情緒。想一下這個問題:iPhone X 為什麼會有「劉海」?

一個已知的答案是,為了塞下「原深感攝像頭」模組。

整個「原深感攝像頭」包括紅外鏡頭、點陣投影器、泛光感應元件等數個元器件,需要佔用一定空間。因此,Apple 將這些器件與聽筒、前置攝像頭與其他感測器等整合在一起,這才有了劉海。

要是沒有這些器件,「劉海」可能會繼續保留,但肯定會變小。甚至如果 Apple 願意,還能通過其他方式,讓它們徹底從正面消失(這並不是做不到的事情,小米和 Vivo, Essential 等已經提供了一些解決方案)。

但「原深感攝像頭」是 iPhone X 的重要組件,它的存在主要是為了替代指紋識別的 Face ID,而 Face ID 正是 iPhone X 的「全面屏」交互中的核心元素之一。除此之外,蘋果還借這套組件實現了一些基於深度相機的其他功能。

由此可見,iPhone X「額頭」的存在意義不完全是為了好看,至少美觀並不是這種設計的第一導向。它的目的是,讓 iPhone X 在儘可能保留「全面屏」設計元素的同時,又能確保「原深感攝像頭」模塊的正常運作。

它是一個妥協的產物,這種妥協,很可能是 Apple 在定下用「原深感攝像頭」實現 Face ID 時便已經決定的了。

Apple 必須在 Face ID 解決方案的安全性、便捷性、普適性與 iPhone X ID 設計的美觀性之間做出一個權衡,而「劉海」則是他們在當下給出的答案。

那麼,這時候,我就要問了:

你們一個個就安放一個聽筒,一個前置攝像頭,要這麼大個「劉海」做甚??????

別和我說什麼「誒呀我想把聽筒藏起來但是做不到」「誒呀我不知道把前置攝像頭放哪」之類的屁話。

我上面已經說了,小米,Vivo,以及 Essential 都給出了解決方案,包括沒有聽筒如何導聲,有聽筒如何做窄,甚至光線和距離感測器如何解決等。

而他們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全面屏」的真正涵義:「機身正面幾乎都是屏幕」,他們在用屏幕擠占邊框,而不是用其他東西去擠占屏幕。

因此才有了這些設備:

小米 MIX

小米 MIX 2

VIVO Apex

就連有「劉海」的 iPhone X,其實也在踐行這一設計思路。如果你忽略掉那一塊區域,那麼 iPhone X 的四邊邊框寬度都近乎一致。

而這幫學著做「劉海」的 Android 手機,無一例外,下邊框都明顯較寬:

拜託,你們是認真的嗎?

iPhone X 為了把「下巴」做到和頂部寬度一致,將 OLED 屏幕進行了摺疊,再用上了 COP 封裝工藝,把觸控 IC 也折到了背後;這才呈現出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視覺效果。

而這些急著搞「劉海」的 Android 手機廠商們,哪位有想過把「下巴」弄成這樣么?

我真的很想問一句,你們到底是想做「全面屏」,還是想模仿 iPhone X?

你們到底是覺得「劉海」好看,還是因為 iPhone X 上有「劉海」,所以才去跟風,給自己的新品上也安一個?

說句難聽的,「劉海」到底好不好看,影不影響屏幕觀感和整體視覺體驗,你們這些做手機的心裡沒點逼數嗎?

(熟悉我的人大概知道,一般情況下我只會用「沒點數嗎」,這次加上了這個「逼」字,可見我已經很憤怒了。)

當然,有些廠商還是有點逼數的,比如說 LG,連自己的員工都吐槽「這根本就是在模仿 iPhone X」;

而沒逼數的廠商,比如 OPPO,居然還去給「劉海屏」提交專利申請:

別以專利申請日說事,iPhone X 的定名,以及採用收購來的 Primesense 的技術做面部識別的傳聞,一月早已沸沸揚揚,而正式的外觀造型五月左右也已泄露,這隻能證明 ID 設計的定稿會更早。

作為「業內人士」,Oppo 了解到蘋果新機型的外觀動向,是件很正常的事情 —— 而且他們還「瞎貓撞死耗子」,狂申請各種異型屏幕的設計專利,上頭方的圓的尖的都有,可以說很「全面」了。

一個小例子,不會真有人信誓旦旦地說,iPhone 7 抄襲魅族 Pro 6 吧?(笑)

再說了,就算這個設計真是 100% 你們 Oppo 想出來的主意,這種屏幕好不好看,難道你們自己不知道嗎?

簡直是太滑稽了。

話說到此,我的觀點已經很清楚了:「劉海」不是一個為了美觀而生的「設計亮點」,它是一個帶有妥協元素的存在。

其他廠商要做的,應該是多想辦法達成「全面屏」的設計目標,盡量讓屏幕佔滿正面,把那些聽筒感測器都找方式去「做掉」。

不過也要感謝「劉海」的存在,讓我明白了哪些廠商是真正有主見,有追求的;而哪些只是沒有頭腦的風口豬。

想起來,去年 MIX 2 發布的時候,我還在為增粗的邊框而懊惱,心想這種「全面屏」簡直就是退步。

而現在,經過了一年「18:9」的洗禮,以及年初紛紛出世的劉海,我明白了,我錯了。這不是退步,是概念濫用帶來的滑坡。

本文內容來自「知乎」

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乎日報 的精彩文章:

一定要相親相愛嗎
在這場知識挑戰賽中,最厲害的人每過一秒就有 6 元入賬

TAG:知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