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茶,可說?不可說?

茶,可說?不可說?

孟春之末,去參加了一場歡喜茶會,確實經歷了一番歡喜。期間不僅細品了一下台灣的十大名茶,而且,台灣茶界名宿范增平先生到場,也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記得自己在閑暇之餘,也讀過范先生相關的茶文化著作,也算是以文而識。雖然,自己往往對茶會中特定的形式並不在意,倒是范先生的在品茶之前的一番講解能讓大多數人對茶的了解有開朗之感。

他說到:品茶首選需要科學:150CC水,3克茶,浸泡五分鐘,三秒聞香,小口品飲。這便是評茶的基本要素。至於,意境、體感、表演之類,都屬於文化範疇,可以依個人的愛好體驗而定。此番話可以說,能夠破解很多關於茶的神(hū)秘(yoū)之處。將科學的歸於科學,將感性的歸於感性,恐怕是才是對茶真正的認真態度。

於茶而言,這些年來能夠聽到各種各樣的說法,也經歷了不少茶事活動。然而,大多數茶事活動中形式大於內容,更有刻意製造些神秘玄妙的成分,經常讓自己感到不適。特別是一些明顯反科學,反常識的講述,更是讓人哭笑不得。(我和茶友曾經就聽說過諸如「大紅袍味道的熟普」;「能夠沖泡128道而色香味不變的普洱茶」。)

或許正是因為如此,大談「茶文化」才被人歸為中年油膩男的一個標誌。茶,於此可以說白白蒙了一次「不白之冤」。由此看來,范先生不愧為茶界的名家,至少,能夠明確地表達出茶與茶文化各自應該有的一些邊界。茶有茶的特定標準,茶文化有茶文化的體現方式,言說之間既應該導人以理,亦能夠讓人內心有所感悟。能夠將茶清晰的表達,應該是一個茶人應有的素質。

自己常常也在想,茶亦或茶文化,究竟是否可以言說,又究竟該如何言說。每每品茶之時,茶帶來的體驗頗具個人化和經驗化,因為所有的感受都來源於感性體驗,即使大家彼此感覺類似,但如果表達出來也會因為言語方式而產生很多不同的理解。如岩茶的「岩韻」究竟為何;正山小種的花香和桂圓香如何區分,等等。記得,很多次,一道好茶瀹出,往往帶來的是茶席間的一片沉默,因為似乎每個人都沉醉於那種屬於自己的美好體驗中。而品後的交流,則往往都覺得有些詞不達意,只能儘力去找一些能夠統一的言說方式。

然而,若說茶是一種絕然無法言說的事物,也矯枉過正了。茶也好,茶文化也罷,都有其一些可供參考的規律所循。與茶而言,有農學、食物學等科學為其基本的標準;茶文化,亦有著特定的歷史發展、社會背景,乃至文化人類學等學科作為其內在支撐。只要保持嚴謹客觀明晰的態度,似乎我們都能夠將茶言說的令人明白與信服。如果更簡單一點說的話,就是如同范先生那樣,保持一個茶人的理性與謙遜,在認真喝茶的同時,有理有據地說茶。茶,才能真正成為國飲;茶文化,亦能夠變得親切而感人。

想來,自己也曾有數次講茶的機會,最近的一次,蒙師長抬愛,還在人大的茶道論壇進行了主講。但是,幾乎每一次都有疏漏,都有很多不能令人滿意的地方。想來,自己還是淺了,也欠缺了些成熟學者應有的嚴謹,茶,或許只是日常,或許過於經驗化,但上千年的文化所具有的那種厚重與沉澱,或許真的不該輕易言說什麼。在可說與不可說之間,茶,亦或茶文化,總是需要我們這些後來者不斷的探索與努力。

圖/網路

迂 之

本名路強,80後哲學博士,現供職于山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方向為三晉哲學、生態哲學。主要著述:《亂世禮法——和你一起讀荀子》、《三晉變法風雲》等。 平素以茶佐書,操無用之學;品酒賞玉,長嘆無一技傍身。幸得師友栽培,聊以文墨為生,治學從文十載,雖無大作問世,卻也不輟筆耕。偶有小文,亦可寬心解煩。平生之志,尋思辨之趣,體文藝之道,品茶酒之味,賞珠玉之美;雖不得聞達於諸侯,唯求于山水紅塵之間做一尋常浪子。

品茶品生活

品味品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老班章新茶很好喝,但越擺越淡,不適合做長期收藏的普洱茶
可愛的茶杯寵物,我能一口吃掉!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