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臣妾做不到啊!

臣妾做不到啊!

深深愛你 (Deeper in Love)

讚美之泉 (Stream of Praise)

00:00/00:00

我曾經發過這樣一條朋友圈:對於在講道中不傳講上帝的恩典,而痴迷於傳講方法論的做法如圖所說

講道中當然要涉及應用,應用當然無法與方法論劃清界限,但若以為實用的方法論才是我們的靈丹妙藥,進而把上帝的恩典束之高閣或讓其成為點綴,就是在傳講虛弱版的福音甚至是反福音。

因為人最根本的問題不是「如何去做」而是「無力去做」這力量不是來自於榜樣,而是來自於上帝的恩典。榜樣當然具有示範作用,但卻無法提供源動力。

因此,我們的關注焦點必須從「在榜樣身上找尋實用的方法論」轉移到「在救贖故事中發現上帝的恩典」。

從「我可以愛誰」到

「誰可以愛我」

《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作為兩性情感關係的暢銷書,告訴我們男人和女人難以相處的癥結在於:男女來自不同的星球,即男女大不同。不否認該書的參考價值,但作者預設了我們都可通過增加認知(男女不同),改進方法(相處模式),就可以走進完美婚姻。我要用一句話打破這種預設: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罪人來自地球。罪讓我們失去了愛的能力。

讓我們來看路加福音十章的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有一位雄辯的律法師來見耶穌,他問:「我做什麼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穌的回復中有「愛人如己」,於是律法師覺得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他的愛誰配呢,接著不懷好意的問:「誰是我的鄰舍呢」即「我可以愛誰呢?」。律法師預設了自己有愛人的能力,以及有主權揀選被愛的對象,這種自我中心的宣言說白了就是:我的地盤我做主,我只為自己代言。事實上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宣言都是紙老虎中看不中用,哪怕披上了宗教的外衣也無法得到永生。耶穌用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來啟導律法師,最後的耶穌一問可謂點睛之筆:這三個人哪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對話中的「我」被置換為「落在強盜手中的」。隨後耶穌說照樣去行,當然不是指具體的行為,而是指承認愛無能且需要憐憫和被愛。

我們以為有足夠的能力發出愛贏得永生,卻不知就罪的破壞力來說我們就如落在強盜手中被打傷的人一樣,不能發出愛卻最需要愛,此時應該用生命呼喊:誰可以愛我啊!?唯有那發出憐憫的!正如好撒瑪利亞人一樣,我們的主取了被人輕賤的樣式打破罪的隔牆來愛我們,我們多麼需要耶穌的愛和憐憫啊!不單非基督徒需要耶穌的愛,基督徒也需要耶穌的愛,我們需要用一生來體會和經歷,每天都要把信心浸泡在這福音裡面,以回答「誰可以愛我」,進而有力量面對「我可以愛誰」。問題是現在很多的講道只注重「我可以愛誰」,結合萬能的方法論為我們量身製作了一系列要愛的:愛讀經、愛禱告、愛聚會、愛奉獻、愛傳福音、愛門徒訓練、愛舍己…… 難道我們只是在稱義上需要恩典,卻在成聖上可以靠方法論自給自足嗎?為什麼不傳講上帝的恩典呢?只有被上帝的愛和恩典激勵,我們才能有力量回應啊!

從「耶穌會怎麼做」到

「耶穌已做成什麼」

在2010年上映了一部電影叫:耶穌會怎麼做(WWJD)。電影中講述了一位歌手、一位報社編輯、一位富有的慈善家和一位失去信念的牧師,這四個人立志要跟隨基督,在每一天面對每一個決定時都要問一個問題:耶穌會怎麼做。也許你會問這有什麼問題嗎?是不是一位自高自大專好問難的傢伙在吃毛求疵呢?我必須再次澄清:我不反對實用的方法論,我不反對以耶穌為榜樣,我反對的是把這兩者作為我們的信仰和講道的焦點,我反對這種失焦的做法。

我們過度關注「耶穌會怎麼做」而忽視關注「耶穌已做成什麼」,這種看法把耶穌基督的工作視為道德上的激勵,而弱化了他為我們的罪擔當刑罰。誠然,耶穌基督代替受刑並不是他工作的全部,但若抹殺掉這一焦點,其他方面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為何會失焦?邁克.何頓說現代人把教義和生命、神學和作主門徒、知和行、理論和實踐截然二分,這已經給教會的生命和她的見證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我們高舉實踐奉行實用主義而貶低「理論」,前者是接地氣的實踐,後者被認為是神學家的理論。這裡所說的理論,難道只是我們頭腦中的思索嗎?君不見天門久為初人閉,君不見聖道全憑聖子開!整本聖經都在訴說著耶穌基督的救贖,救贖歷史和十字架是那麼的厚重,我們卻只淺嘗撤止就「擼起袖子加油干」了。豈不知對上帝的愛和恩典有多少的認識和體會,就有多少的力量來回應嗎?路加福音七章記載了一位有罪的女人得蒙赦免。與頗有名望的法利賽人相比,被人不齒的罪人小女子竟然更有力量愛耶穌。聖經告訴我們是因為她的罪被赦免了。罪得赦免——>愛耶穌,我們只有更認識「罪得赦免」的分量,更認識耶穌已做成什麼,才有力量來回應這份愛和恩典。

只專註「我可以愛誰」和「耶穌會怎麼做」而忽視「誰可以愛我」及「耶穌已做成什麼」,泯滅恩典的動力,在講道中以「說教」、「羞恥感「、「懼怕感"、功德心"為動力,引入實用的方法論,讓人只感慨:臣妾做不到啊!亦讓人心如

後記:

吶喊出來的聲音既告己又示人。我希望講道人看到後可以反省,然而信徒卻不能用此文來苛責和批判他們。我們在知曉正確的原則和方向時,應該砥礪奮進,但絕不能脫離更大的原則就是「愛」。當講道人竭力按著正意分解真道,然因自身的有限未能達標時,愛的鼓勵是必不可少的。

參考書目:

[1] 林鴻信,《系統神學(上)》。台灣:校園,2017。

[2] 邁克.何頓,《基督徒的信仰》。麥種翻譯小組譯。美國麥種,201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我也歌 的精彩文章:

TAG:如我也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