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科學證明:跟成功人士相比,你只是少了一些運氣罷了

科學證明:跟成功人士相比,你只是少了一些運氣罷了

編者按:人人都渴望成功。市面上的成功學已經達到了泛濫的地步。一般認為,成功跟才華、技能、意志力、艱苦工作、韌性、樂觀、成長心態等個人特質有很大關係。但是最新的科學研究和模擬發現,其實我們忽視了運氣和機遇扮演的角色。為什麼你沒有取得成功,有時候真的是運氣比別人差點而已。但是,我們當前的環境和政策也有關係,助長了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馬太效應。《科學美國人》的這篇文章值得大家認真思考一下。

成功需要什麼條件?最成功的人士有什麼秘密?從《成功》、《福布斯》、《Inc》、《Entrepreneur》這些雜誌的受歡迎程度來看,一點都不缺對這類問題的興趣。不過其中的一個根本假設是,我們能夠從那些成功人士身上學習,是因為他們能走到今天得益於他們的個人特質——比如才華、技能、意志力、艱苦工作、韌性、樂觀、成長心態等。這個假設不僅是成功學雜誌的基礎,也是我們給社會分配資源的方式,從工作機會到名譽,從政府補助到公共政策制訂,莫不如此。我們往往把資源賦予那些有過成功史的人,而且往往忽略那些曾經不成功過的人,假定最成功的人也是最勝任的。

但這個假設真的對嗎?我的整個職業生涯都奉獻給了對那些可以預測成就和創造力的心理特徵的研究當中。儘管我發現了一定數量的特質(包括激情、毅力、想像力、好奇心、經驗開放性)的確顯著地解釋了成功方面的差別,但我往往也對為什麼其中的大量差異往往無法解釋非常感興趣。

近年來,若干研究和書籍(作者包括風險分析師Nassim Taleb、投資策略家Michael Mauboussin、經濟學家Robert Frank等)認為,在一些領域,包括金融交易、商業、體育、藝術、音樂、文學以及科學,運氣和機會所扮演的角色可能要比我們想像的要大得多。他們的觀點不是說運氣就是一切;才華當然也很重要。但數據表明,如果我們僅僅關注個人特質就想理解成功的決定因素的話,那就錯失了成功非常重要的一環。

不妨看看一些最近發現:

全球不同人之間的收入差異有一半可以用居住過和該國的收入分配來解釋,

科學影響力是隨機分布的,只是高生產力對科學職業中的高影響力工作的可能性存在有限影響,

成為CEO的機率受到名字或者出生月份的影響,

生於6、7月的CEO數量要比出生在其他月份的CEO數量少很多,

姓在字母表中排位靠前的更有可能在頂級部門獲得職位,

顯示中間名縮寫可增加對此人的智力和成就的肯定性評價,

名字容易發音的人相對於名字發音困難的人會得到更積極的評價,

在法律職業上名字男性化的女性更成功。

運氣這個隱藏維度的重要性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那些最成功的人是不是大部分都是我們社會中最幸運的人呢?如果這個結論哪怕稍微有一點點正確的話,也會對我們如何分配有限的資源,以及富人和成功人士真正造福社會(而不是通過變得越來越富越來越成功而有利於他們自己)產生重大影響。

為了弄清楚這一重大問題,義大利物理學家 AlessandroPluchino和Andrea Raspisarda與義大利經濟學家AlessioBiondo一起合作,開始了史上對運氣和才華在事業成功中所扮演的角色進行量化的第一次嘗試。他們在之前工作中警告不要進行「幼稚的精英管理」,這種制度下由於對隨機性在成功的決定因素中所扮演角色估計不足,大家其實並沒有把榮譽和獎勵給到最稱職的人。為了從形式上捕捉這一現象,他們提出來一個「玩具數學模型」來模擬一群人40年(從20歲到60歲)職業生涯的職業演變情況。

模擬的初始設置(N=1000個體)

這幾位義大利人對大量假設的個人設定了不同程度的「才華」,然後再讓他們展開自己的整個職業生涯。他們把才能定義為一組可以讓人利用運氣機會的個人特質組合。包括智能、技能、積極性、果斷、創造性思維、情商等都算是才能。關鍵是更有才華的人更有可能從給定機會中受益最大。

所有人在模擬一開始都被賦予了相同的成功程度(10個「單位」)。每隔6個月,不同的人都會經歷一定數量的幸運事件(綠色)和不幸事件(紅色)。當個人遭遇不幸事件時,其成功就會減半,而當撲倒幸運事件時,其成功就會相對個人才能翻番(這樣是為了反映現實世界中才能與機會的互動)。

最後他們發現了什麼呢?首先,他們複製了知名的「帕累托法則」,也就是最終只有一小部分人取得大部分的成功(Richard Koch也稱之為「80/20原則」)。在這40年模擬的最終結果中,儘管才能是正態分布的,但成功卻不是。20位最成功的個人拿走了成功總量的了44%,而將近一半人口的成功仍然低於10個單位(也就是初始設定值)。這個跟現實世界的數據是一致的,儘管有人認為在現實世界裡,財富成功的分布甚至更加不平衡,8個人的財富就相當於全球最貧窮的一半人口的財富總和。

才能呈正態分布

成功呈高度的偏態分布

儘管如此不平衡的分布看起來也許很不公平,但如果最成功的人的確是最有才華/最勝任的人的話,結果可能也還說得過去。那麼模擬的結果如何呢?結果發現,才華跟成功並非毫不相關。通常而言,那些才能更出色的人通過利用運氣賦予的可能性的確提高了成功的可能性。模擬也發現,最成功的人大部分才能至少在平均水平線上。所以才能對成功是有影響的。

不過,才能絕對不是成功的充分條件,因為最有才能的人很少是最成功的。一般來說,才能普通但運氣很好的人要比更有才但不太走運的人成功得多。最成功的人往往是那些才能僅僅比平均水平高一點但是運氣特別好的人。

不妨看看最成功的人和最不成功的人在模擬中的演變情況:

最成功和最不成功的人的演進情況(左:最成功的人;右:最不成功的人;上:成功得分;下:運氣情況)

如你所見,高度成功的人(綠色)一生中都有一系列非常幸運的事件伴隨,而最不成功的人(紅色,甚至比其他人更有才華)一輩子遭遇的倒霉事件實在是多得難以忍受。正如作者指出那樣,「在不幸的狂暴之下,哪怕是再有才華的人也無能為力。」

人才損失無疑是不幸的,無論是對個人還是社會都是。那麼怎麼做才能讓那些最有能力利用機會的人得到最需要的機會呢?我們接著來探討這個問題。

刺激意外新發現

很多英才教育策略往往根據某人過去的成功來賦予其榮譽、資金或者獎勵。用這種方式選人就會製造出一種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態勢(往往又叫做「馬太效應」)。但這真的是發揮最大潛能的最有效策略嗎?下面這兩種哪一種才是對世界產生最大影響的資助策略:把大量撥款給予少量之前成功的申請者,或者把少量撥款分配給眾多一般成功的人?對於資源分配來說這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需要有實際數據作為支撐。

關於這個問題不妨看看Jean-Michel Fortin 和David Currie進行的研究,其課題是想了解撥款額越大是不是能導致更大的發現。他們發現經費和影響(用科學出版物的4個指數衡量)之間的確存在正相關,但是關係非常弱。此外,那些得到第二次撥款的人在成效方面並不比只拿到過一次撥款的人強,而且影響一般是經費的遞減函數。

作者認為,對於社會來說,更加面向多樣性而不是「英才」的資助策略可能會更有成效。研究人員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調查了過去15年魁北克12720位獲得經費的研究人員的情況。他們得出結論說「無論是論文數量還是科學影響,手握大量研究經費的所謂『精英』研究人員的產出往往呈邊際收益遞減。」

歐洲研究委員非常看重這類發現,最近他們給生物學家Ohid Yaqub授予了170萬美元,因為後者恰如其分地確定了科學意外發現(serendipity)的範圍。Yaqub想出了一個意外發現的多維定義,並且確定了科學意外發現的一些機制,其中包括敏銳觀察,「受控的馬虎」(允許意外事件發生同時跟蹤其起源),以及一群科學家的協作行動。這個跟Dean Simonton對意外發現和機會在有影響力的創造性科學發現中所扮演角色的廣泛研究結果是一致的。

在此基礎上,模擬了運氣在成功中所扮演角色的那支義大利團隊又開始了進一步的模擬:扮演上帝(姑且這麼說吧)。他們探索了若干資助策略的效能問題,在40年的模擬時間內每5年在不同人身上運用了不同的資助策略。在沒有任何資助的情況下,我們已經看到最成功的人是最幸運而才能一般的人。但是在引入了不同的資助機會之後模擬又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不同資助策略的效能

上面這張表按降序顯示了40年期間最有效(需要資金量最少投資回報最高)的資助策略。從底部看起,你會發現最低效的資助策略是那些把一定比例的資金只分給已經是最成功的人。而「混合」策略,也就是把一定比例資金分給最成功的人,同時把剩餘資金平均分配出去,這種策略效能稍微高些,但是隨機分配資金的話效能甚至還要高。最後這條發現很有趣,因為這跟其他研究發現是一致的。一些發現認為,複雜的社會和經濟背景下運氣扮演了一定的角色,那些吸收了隨機性的策略執行表現要好於基於「幼稚的精英管理」辦法。

儘管如此,但模擬發現最好的資助策略是資金平均分配給每個人。如果以每5年一個單位的節奏來分配資金的話,60%最有才華的人的成功都要高於平均水平,而以每5年5個單位的速度分配資金的話,最有才華的人100%均產生影響!也就是說,如果金主或者政府錢多的話,最好是把額外的錢分配給每個人,而不是全部都給選定的少數人。正如研究得出的結論那樣,

如果目標是獎勵最有才能的人(進而提高其最後的成功程度),把資金定期平均分配給所有人而不是把大量資金分配給(通過此前的成功程度篩選出來的)少數人會更好。

刺激環境

且慢,這些不可思議的義大利人的研究還沒完!嘿,如果你扮演上帝的話,為什麼不一路走下去呢?(於是他們又模擬了個人所處環境的各種變化。利用這一框架,他們模擬了一個非常具有刺激性的環境,為每個人都提供了豐富的機會(比如美國這樣的工業化富國),同時也模擬了一個刺激少一點的環境,只提供非常少的機會(比如第三世界國家)。以下就是他們的發現:

生活在機會豐富環境下最成功的人(上)與生活在機會匱乏環境下最成功的人(下)

看看機會豐富環境下的結果分布(上)與機會匱乏環境下的結果分布,它們之間有何不同呢?在上圖的模擬結果中,一些才能中高等的人能夠取得很高水平的成功,而且才能中高等的人至少達到成功平均水平的以上的平均數也相當高。相反,在下圖的模擬結果中,社會的總體成功水平較低,平均只有18人提高了原先的成功程度。

結論

這次模擬的結果跟越來越多基於現實世界數據進行的研究結果是吻合的,均強烈認為運氣和機遇在決定個人最後的成功程度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而且並未受到充分的賞識。正如研究指出那樣,由於獎勵和資源通常被分配給那些已經得到很高獎勵的人,這往往會導致那些最有才華的人(比如最有潛能從資源中獲益的人)懷才不遇,而且分配機制也不重視運氣的重要性,後者往往在創意過程中自發顯現。研究人員認為以下因素對於賦予人們更多成功的機會都很重要:機會豐富的刺激環境,良好教育,強化訓練,以及分配資金和資源的有效策略。他們認為,就宏觀分析來看,任何可影響這些因素的政策都會導致社會取得更大的共同進步和創新(且不說任何個體極高的自我實現)。

編譯組出品。編輯:郝鵬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兩周後重返地球,「天宮一號」墜落點未定
柯達宣布將發布「柯達幣」後股價隨即上漲119%,調查顯示韓國「炒幣」人均收益率或達425%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