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來看以色列小國大軍工,從維修、偷竊技術到自主研發的成長之路

來看以色列小國大軍工,從維修、偷竊技術到自主研發的成長之路

以色列在轟轟烈烈的復國運動後,居然在四周阿拉伯國家壓制下暗中發展,其立足本國國情的軍工生產研發了不少同時代優秀的武器裝備。誠然,這其中有美國為首得西方國家的幫助,但是以色列軍工的崛起依然可圈可點。今天,盤點一下以色列自主研發的幾款經典武器。

以色列軍工其實在20年代就已起步,成立與1948年。在阿拉伯人口和武器數量佔優的情況下,高技術的裝備,以質取勝,註定是以色列發展的道路。一開始猶太組織是自製手榴彈和爆炸裝置。直到30年代,積累了足夠的財富和政治支持的神秘組織「哈迦納」秘密建立了一批輕武器工廠。

1948年以色列建國後,第一次中東戰爭讓以色列意識到,只有具備自己的軍工體系才能在群敵環繞的中東立足。具有戰略思維得以色列人為了學習先進的技術,大量進口西方即將淘汰的飛機,坦克及火炮,在維修和拆解的過程中很快掌握了部分技術,由此成功改造和創新設計了許多輕武器。其中,烏茲衝鋒槍就是當時名聲大噪的好貨(給以色列軍工帶來了急需得啟動資金),它有多受歡迎呢?美國執法部門,SWAT,私人保安公司,美軍都配備了烏茲。直到現在,烏茲依然是德國和斯里蘭卡國防軍和特種部隊的標配。

F-21「幼獅」多用途戰鬥機,摩薩德偷來的戰機,同時代與F16並駕齊驅

1956年蘇伊士運河戰爭爆發,以色列從法、美、西德進口了許多先進武器,在逆向學習的過程中開發研製了包括噴氣式戰鬥機在內的許多先進武器。以色列開始了對外軍售,與印度、緬甸、新加坡等第三世界國家開始了長期合作。這裡不得不提印度在採購以色列「長釘」反坦克導彈時對以色列的戲耍,詳情可見往期文章。

1967年,法國對以色列實施了武器禁售令,取消了「幻影」戰機的合作,這一事件促使了以色列軍工的發展,不但加強軍費開支而且與美國開展更密切的合作。很快以色列研製生產出了「幼獅」多用途戰鬥機。這款戰鬥機極具傳奇色彩,它是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偷來的。以色列竊取了法國幻影5戰鬥機和配套發動機的圖紙並進行仿製國產化。幼獅戰鬥機在貝卡谷地戰役時與F-15、F-16並駕齊驅,其攜帶集束炸彈摧毀大量敘利亞放空導彈系統。

幼獅戰鬥機三角面氣動布局,雙發發動機,機長15.7m,翼展8.2m,機高4.5m,最大起飛重量16.5t,最大飛行速度2440km/h。裝備2門30mm552機炮,外掛「蜻蜓」「蛇怪」「響尾蛇」近距空空導彈,AGM-65「小牛」空地導彈,AGM-45「百舌鳥」,AGM-78「標準」反輻射導彈。這款戰機在80年代中期還被美軍作為異種機訓練用。

繼幼獅戰鬥機之後,以色列自研裝備井噴式的爆發出來,「拉斐爾」導彈快艇,「加百列」導彈和「梅卡瓦」坦克都是當時極具競爭力的裝備,80年代以色列軍工的客戶擴展到50個國家。從事武器研發及生產的公司達到250架,有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以色列武器發展管理局、以色列飛機工業公司、拉斐爾公司、以色列造船廠。80年代末,以色列成為世界軍事貿易大國,每年軍火銷售額達15億美元,占工業出口總值的1/3。

當今世界唯一的反火箭系統——極度奢侈,導彈打火箭

以色列軍事工業包括國營(佔80%),私營和與美、英、法合資的企業三類。其中拉斐爾武器發展局是以色列最大的軍工管理機構,也是最具實力的武器裝備研製和生產綜合體。導彈與航天工業在以色列軍工產業中占極重要的地位,以色列因此成為世界上第八個可以發射衛星的國家,且有能力生產各類導彈。

最值得稱道的是以色列拉斐爾公司研發的「鐵穹」火箭攔截系統。「鐵穹」是當今世界唯一一種反火箭系統,可以攔截射程在5-70km內的火箭彈,且能在數小時內部署完畢。該系統主要應對靠近加沙地帶的區域,如果該系統有效,將對以色列應對周邊威脅產生深遠戰略影響,將改變中東地區軍事平衡。不過目前存在的問題是,使用昂貴的導彈攔截低廉的火箭彈有些奢侈。

特殊的軍工發展之路——立足實戰,政策靈活

那麼以色列軍工為什麼能發展起來呢?一是國家重視(不重視不行,不重視就會被阿拉伯國家推下海了)。長期以來,以色列將國防工業視為立國之本,其國防相關經費佔整個國民生產總值平均20%以上;對國防工業的投資占整個工業投資的50%。這使其國防工業在中東地區增長最快、技術最先進。目前,以色列最大的20家公司中有8家主要依靠軍事業務,5家最大的公司中有3家主要生產防務產品。

二是對外政策靈活。由於以色列周邊形勢險惡,因此其十分重視地區外部的國家關係,採取了靈活務實的外交政策,使其在政治和軍貿方面左右逢源。除了穆斯林國家,亞洲、中南美洲和非洲南部國家與以色列基本上沒有多少歷史過節。

三是立足實戰。以色列與周邊鄰國持續數十年的衝突也造就了其國防工業的成功,新產品可以直接拉到衝突前線實驗,不斷改進,「經過實戰檢驗」依然是以色列軍事技術最有效的廣告語,壓倒一切養眼的技術參數,成就了「以色列製造」這一品牌,直接轉化成可觀的軍火銷售額。

四是博採眾長。在冷戰後,大部分國家不願意、也沒有實力拿出更多的資金研製和購買新裝備。於是,為提高現役武器性能、延長服役期,「改裝」成了最佳選擇,這也造就了一個巨大的軍品改裝市場。

五是玩「非常規」手段。60年代,以色列購買了法國達索公司的「幻影」III戰鬥機,並接受技術援助。以色列技術人員通過合作掌握了許多技術,培養了人才,為航空工業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技術基礎。此後通過摩薩德的努力,竊取到了法國「幻影」戰鬥機及發動機的全套製造圖紙,在美國幫助下使以色列從一個航空工業技術幾乎空白的國家,摸進了航空技術先進國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CTV國防觀察 的精彩文章:

能當衝鋒槍用的手槍,優雅與性能的融合,風靡全球的義大利絕色槍
這種套件讓我國手槍秒變卡賓槍,射擊精度和穩定性大幅提高

TAG:CCTV國防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