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神奇!鳥類專家在丹東偶遇一遷徙候鳥,竟是在澳洲親手放飛的那隻!

神奇!鳥類專家在丹東偶遇一遷徙候鳥,竟是在澳洲親手放飛的那隻!

全文1516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

3月上旬,我市鳥類專家白清泉給澳洲水鳥研究組發了電子郵件,詢問是否觀察到一隻代號為12的大杓鷸。澳洲水鳥研究組的克里斯·哈塞爾以及遷徙路線涉禽環志總協調人約里斯回復說,在剛過去的澳洲候鳥季,沒有收集到任何12號大杓鷸的消息。約里斯在回信里說:「目前,大杓鷸陸續從澳洲啟程遷往黃海地區,如果那隻鳥還活著,在鴨綠江口濕地再次遇到它的機會就快來了。」

2017年9月23日,在鴨綠江口濕地寶華東路觀鳥點拍攝的正在覓食的12號大杓鷸

最近,在野外考察的白清泉對遷徙而來的大杓鷸格外關注,每當遇到這類鳥,他都要盡最大努力看看它的環志。

白清泉為什麼對代號12的大杓鷸如此青睞?它們之間又有什麼樣的故事呢?

原來,去年9月23日,白清泉在寶華東路觀鳥點觀鳥的時候,看到一隻大杓鷸。「其實吧,那是在做一個水鳥監測,當時灘涂上的鳥群大都在休息,而堤壩邊的灘涂上有一隻孤單的大杓鷸,顯得有點不尋常。腿上佩戴著一枚澳大利亞西北部專屬的黃色塑料標記(簡稱旗標),由於距離遠,標記上的號碼我沒看清楚。」白清泉說,因為別的大杓鷸大都聚在一起休息,只有它在覓食,暗示它從北面飛來不久,休息的那些大杓鷸則已停留很久了。

「秋天很難發現帶標記的大杓鷸,當時我正在按步驟監測,心裡特別著急,完成後趕緊跑到那隻大杓鷸所在的堤壩邊,所幸它還沒有飛走。」白清泉說,當時他小心翼翼地靠近,並用單筒望遠鏡對準它,找到了它腿上的那枚黃色旗標,黃色旗標是在澳大利亞西北部的羅巴克灣或者80英里灘兩個國際重要濕地環志的,所以,看到這個旗標就知道它是澳大利亞西北環志的鳥。

「沒花多少時間,我讀出了旗標上的號碼:『12』,12這個號碼相當於科學家給它的身份證,標記後便於野外觀察,可以用於研究。然後我又拍攝到了它的飛行,記錄了一些羽毛生長的信息。」白清泉回家後,立即查環志記錄以及在澳大利亞那邊做鳥類環志工作時的一些照片,這時突然發現,有一張2016年2月,他抱著這隻12號大杓鷸準備放飛的照片,這隻代號為12的鳥是他當時在澳大利亞親手參與環志的鳥!

2016年2月,在澳大利亞西北環志完的12號大杓鷸,放飛之前與白清泉合影

「這隻鳥是2016年2月22日在澳大利亞西北羅巴克灣捕捉並環志的,距離在鴨綠江口濕地再次發現它,相隔了一年半的時間。」白清泉說,「當時環志的時候,我判斷這隻鳥的年齡在3歲以上,是一隻雌鳥。大杓鷸一般不容易捉到,因為它體型很大。環志的數量一般也比較少,每年的環志量最多也就幾十隻。」

「我想多了解一些關於這隻鳥的信息,於是今年3月初,我給澳洲水鳥研究組發去了郵件,詢問他們是否有看到或者捉到這隻鳥。」白清泉說,對於研究來說,獲取羽毛生長的信息可能更有科學價值,但就個人來講,這是一種緣分。

白清泉推測,這隻大杓鷸可能的大致遷徙路徑應該是:澳大利亞西北——黃海停歇站——俄羅斯遠東——中國黃海鴨綠江口——澳大利亞西北。在一年之內完成繁殖地——停歇站——越冬地之間往返的整個遷徙旅程,估計總計飛行2萬公里左右。

海東攝影

白清泉告訴記者,鳥類遷徙有個概念叫做「棲息地忠誠度」,簡單說,就是在不同年份的某個時段,某些鳥會反覆出現在同一塊棲息地,就像人類旅行後回家一樣。

「如果很多鳥都對某塊棲息地有很高的忠誠度,那塊棲息地很可能就是某個國際重要濕地,是鳥的『家』。比如鴨綠江口。保護棲息地對保護鳥類有很大的意義。」

中國東部所在的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路線上有世界上比例最高的瀕危物種。由於數量下降,目前大杓鷸已經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世界瀕危物種,和丹頂鶴、中華秋沙鴨等處在同一瀕危級別。鴨綠江口是大杓鷸最重要的停歇站之一,因此,保護鴨綠江口的大杓鷸棲息地,就是保護這個物種。

白清泉說,3月以來,最早一批從澳大利亞啟程,遷徙往北半球繁殖地的大杓鷸,已經到達丹東鴨綠江口濕地了,12號大杓鷸可能就在它們中間,「如果它到了鴨綠江口,希望能再次見到它,目送它平安離開。」 (圖片由白清泉提供)

海東攝影

責任編輯│魏丹陽 編輯│李佳澤杜溪

記者│邢漫

丹東日報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丹東 的精彩文章:

大部分丹東人都不知道,這條街曾經是丹東商業第一街,如今……
丹東家長注意!別因為這句話耽誤了孩子的一生!

TAG:今日丹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