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嬰美小兒推拿—寶寶總流口水,皮膚髮紅?用小兒推拿馬上緩解

美嬰美小兒推拿—寶寶總流口水,皮膚髮紅?用小兒推拿馬上緩解

生活中,有些小寶貝口水如潺潺泉水搬不斷湧出。稍忘擦拭,衣服就會濕一大片,最讓媽媽們心疼的是,口水流過處的皮膚還會容易發紅、發癢。其實,嬰幼兒流口水是正常的,家長們不必慌張,但也不能不加以重視。當流口水影響寶貝的日常生活時,應該馬上進行治療。

寶寶流口水最常見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母乳餵養時間過長:母乳餵養時間過長會影響小兒脾胃的正常發育,脾胃虛弱,失於調攝,故而流涎。腮腺機械性損傷:捏壓孩子的面頰部容易造成腮腺的機械性損傷,導致唾液的分泌量大大增加。口腔炎症:可刺激唾液腺分泌旺盛而導致流涎。中樞性神經系統疾病:如CO中毒、腦癱、腦炎等。周圍性神經系統疾病:局部神經功能減退或消失,如面神經麻痹。

小兒推拿手法

1、清胃經

100-500次

穴位:胃經在手掌面拇指第一節掌骨橈側面

做法:用一隻手固定孩子的手掌,露出拇指、然後用另一隻手的拇指橈側沿赤白肉交際處,自腕橫紋推到拇指根部。

作用:清利濕熱、和胃降逆、瀉胃火、除煩止渴。多用於腹脹、便秘、打嗝噯氣、因脾胃不和引起的吐奶等症。

2、清補脾

300次

穴位:脾經位於大拇指橈側,赤白肉交際處。

做法:清補脾即來回推之。(最好將小孩拇指微微屈曲再操作)

作用:健脾胃、補血氣,常用於緩解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

3、揉板門

100-300次

穴位:位於手掌大魚際中部

做法:用一隻手固定孩子的手掌,然後用另一隻手的拇指指端揉孩子的大魚際,成為揉板門或運板門。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滯,多用於防治食積、腹脹、食欲不振。

4、逆運內八卦

100-200次

穴位:八卦位於手掌面,以掌心為圓心,從圓心至中指橫紋約2/3處為半徑,畫一個圓,八卦穴就在這個圓上。稱為運內八卦。

做法:使用按摩油等按摩介質,用大拇指或食、中指指尖輕輕的由兌卦起,以順時針的方向推運至乾卦止,周而復始畫圈,手法力度一定要輕。

5、摩腹

1-2分鐘

穴位:一般採用順時針的方式,使大便沿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的方向運動,堅持操作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成人也是。

做法:稍大點的孩子可以採用揉腹的方式,即有一定的滲透力進行。

作用:健脾和胃,理氣消食,多用於防治腹痛、腹脹、便秘、疳積等症。

6、分腹陰陽

100-200次

穴位:腹陰陽即兩肋弓下緣或自中脘到臍

做法:用雙手拇指自劍突下分別沿肋弓下緣或自中脘到臍,向兩旁分推100-200次

作用:健脾和胃,理氣消食,多用於防治腹痛、腹脹、消化不良、防燥不安、夜啼等症。

GIF

按摩注意事項

孩子身體嬌弱,皮膚嬌嫩,給孩子做按摩時力度一定要輕柔,就像你撫摸孩子臉的力道,能帶動皮下的肌肉組織即可。力度過大易疲勞,且易損傷孩子的皮膚。

剛開始給孩子做按摩的時候,力度一定要輕柔,給孩子一個適應的過程。如果孩子沒有不適的感覺,也不哭鬧反感,可以嘗試稍微加大一點點力度,並繼續觀察孩子的反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皮膚 的精彩文章:

走火入魔的舌尖3:相信中藥口紅的怕不是皮膚痒痒了吧!
自製美容利器,健康皮膚吃出來

TAG:皮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