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爆衣前輩,摸誰誰死:《北斗神拳》你可能不知道的幕後故事

爆衣前輩,摸誰誰死:《北斗神拳》你可能不知道的幕後故事




「你已經死了。」





自1983年於《周刊少年Jump》

(以下簡稱《少年Jump》)

上連載以來,《北斗神拳》到今天已經走到了第35個年頭。在日本,它是單行本銷量過億的大熱漫畫,官方今年搞的周年紀念活動足足七連發,看情況要弄上一整年。在我國,它曾經與鳥山明的《龍珠》和車田正美的《聖鬥士星矢》一起,成為1980年代後期少年們最喜愛的動作漫畫。






跟那兩部作品不一樣的是,《北斗神拳》背景絕望而黑暗,狂躁而混亂,風格很成人。還有「傳自中國的暗殺拳」「秘孔」「世紀末」這類新奇字眼,顯得個性十足。這些特點,都給小時候的80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麥克斯+李小龍的流行組合




催生《北斗神拳》漫畫的有三人。其中負責故事、背景設定的原作者叫

武論尊

,負責作畫和設計工作的是

原哲夫

,外加一位責任編輯,也就是日後成為《少年Jump》5代目編輯長的

堀江信彥




左起:武論尊,原哲夫,堀江信彥




彼時的原哲夫還是位新人,剛剛在《少年Jump》上連載《鋼鐵的唐吉珂德》,結果只撐了10周就被腰斬,責任編輯堀江信彥很不甘心,因為當初是他選了越野摩托題材,硬塞給原哲夫的。隨後堀江立刻要求原哲夫重新畫新作,試圖捲土重來。


 


正好原哲夫當時對中國拳法很感興趣,就以其為題材畫了《北斗神拳》短篇,內容與後來連載用的《北斗神拳》相比,除了主角的功夫叫做北斗神拳,還有編輯堀江提案的「你已經死了」這句經典台詞之外,其餘均和連載版不盡相同。短篇在給新人專用的《新鮮Jump》雜誌上刊登,隨後又推出了續篇,得到的反響不錯,隨即決定轉到《少年Jump》上進行連載。




連載之前的短篇作品,後來被收錄到《鋼鐵的唐吉珂德》單行本里




不過堀江覺得目前的故事架構不太成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決定找位漫畫作家幫忙,可是沒人願意捧原哲夫這個新人的場,轉來轉去終於找到了武論尊。


 


武論尊那個時候也算遇到個小低谷,此前的熱門漫畫《惡犬刑事》完結後,接下來的幾個作品沒有一個成功,願意接受邀請跟新人漫畫家合作,應該說有部分原因與當時個人情況有關。


 


三位主角已經集齊,《北斗神拳》的背景設定工作也就正式開始了。


 


《北斗神拳》中我們熟悉的199X年核戰後末世設定,主要有兩個靈感來源。其一是澳洲電影《瘋狂的麥克斯2》,在日本上映後大受歡迎,片中的皮衣裝束,車輛和荒涼的場景對《北斗神拳》有很深影響。


 


比如說影片主演梅爾·吉布森的那身行頭。






還有雜魚們的頭型,衣裝都和《北斗神拳》中的形象很相似。






這個靈感來源比較廣為人知,畢竟光靠眼睛也能看出來。但後來漫畫中混亂,狂躁的世界觀還有另一出處,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


 


那種末世絕望的感覺,來源於武論尊早前對

柬埔寨的一次旅行。


 


整個60-70年代,柬埔寨先後遭受美國入侵,經歷朗諾政權,紅色高棉政權更迭和越南入侵,整個國家滿是瘡痍,武論尊在那裡的嚮導是個只有10歲左右的小孩兒。他親眼見到了鄉間堆積成山的白骨,受到了極大的震撼,產生了「正義在此地行不通」的「世紀末」感覺。所以這次旅行對《北斗神拳》整個世界觀的影響很大。




柬埔寨當地堆積如山的白骨,諷刺的是現在居然成了觀光景點




負責實際作畫的原哲夫,也開始對漫畫人物的外型塑造。這裡特別說下主角的名字問題。


 


日文原版里所有角色的名字都用假名寫成,主角的名字寫作ケンシロウ,念做

Kenshiro

,最早國內看到的版本翻譯成了「健次郎」,其實屬於錯翻。台版相對比較準確,翻成了「拳四郎」。原哲夫早前短篇中的主角叫做「霞拳志郎」,所以也有人給《北斗神拳》的主角名翻譯成了

「拳志郎」

,兩個都說得通。

唯獨「健次郎」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純屬錯誤。






拳四郎的外型,基本參照的是兩個人物,一個是原哲夫長年鍾愛的李小龍,特別是全身精悍肌肉的倒三角體型,幾乎就是按李小龍原型所畫,漫畫里拳四郎怒打敵方所喊的「啊噠噠噠噠噠」,同樣取自李小龍電影,當然做了很多誇張,本人電影里基本就是個「啊噠,啊啾」的程度而已。






面部特徵上面,除了李小龍,還融合進了些松田優作的元素。松田優作是日本超級大明星,原哲夫14歲的時候就畫過他的肖像。






後來的北斗四兄弟里,二哥托奇在外型和名字上,都從基督而來。三哥賈基的面具,參考自《星球大戰》里的黑武士。老大拉奧的樣子,則是《銀翼殺手》里的反派扮演者魯格·豪爾。






故事,人設都定好之後,《北斗神拳》於1983年少年Jump的41號刊上開始連載。


 


第1話刊登後,得到了讀者投票的第2名,成果很好,但離大熱還有那麼一丁點距離。少年Jump對讀者投票的重視程度,是所有漫畫連載雜誌里最高的。編輯堀江在此時用到了自己擅長的「第2話」理論,即漫畫連載是否能成功,關鍵就是第2話。




在第2話,出現了保護稻米種子的老頭,以及老頭隨後被強盜殘忍殺害,把世紀末糧食緊缺,百姓生活困苦,強盜橫行無情等一系列主題都擺了出來,最後當然拳四郎出場為老頭報了仇。






這樣的劇情安排,讓小學生讀者們看著連連叫好,第2話的讀者投票升為冠軍,並從此保持了3年之久。


 


這是一個非凡的記錄,要知道《龍珠》是在1984年開始連載,僅僅比《北斗神拳》晚一年,但初期並不受讀者歡迎,投票甚至掉到過15位,到了小悟空第一次參加天下武道會時才有了起色,《北斗神拳》能壓制這樣的神作,可見其人氣之高。




 You are shock!


 


當連載到了第二年的時候,《北斗神拳》決定動畫化,這時要面對一個尺度的問題,漫畫原著里有非常多的血腥場面,還有一些裸露鏡頭。實際上連載當初,少年Jump編輯部對漫畫里四處飛濺的血肉有過擔心,曾經特地準備了一整套說辭,打算應對可能到來的譴責,沒想到直到連載結束,都沒有人來抱怨這些問題。




當時國內的版本,記得是做了上面類似的塗白處理




上電視台後就不能這麼放肆了,所以動畫版做了很多處理,比如「聖光」這樣大家可能很熟悉的手段。


 


動畫推出後,將北斗本就熱烈的風潮再次推上新高度。以神谷明(配拳四郎),內海賢二(配拉奧),鹽澤兼人(配雷伊)等為主的聲優陣容,把無聲的黑白漫畫,完美的轉換成了彩色動態影像,特別是神谷明低沉的「你已經死了」,還有情緒激昂的「啊噠噠噠噠噠」等,尤其印象深刻。




拳四郎的聲優神谷明,現年71歲,《城市獵人》里的冴羽獠也是他配的




片頭片尾曲同樣大受歡迎,片頭曲叫作「奪回我的愛」,片尾曲叫「尤麗婭……永遠」。記得國內播出《北斗神拳》的動畫片時,這兩首歌也給人留下了極深的印象,片頭那句「You"re Shock」,不知被多少小學生私下模仿過,而且主唱田中昌之的高音,讓很多人以為唱歌的是位女性。




年輕時的田中昌之




為了喚醒大家美好的回憶,下面放上這兩首的現場視頻,順帶認識下田中昌之這位奇才:


 


Crystal King - 北斗神拳片頭片尾聯唱




非常可惜的是,田中後來在打棒球的時候,不幸被飛來的球擊中咽喉,不得不接受手術治療,從此失去了這完美的高音。後來經過幾年的低迷後,以嘶啞狂野派的嗓音再次復出,並給《假面超人空我》等演唱過主題歌,也算令人欣慰。




哼哼唧唧的慘叫聲






這些動畫在日本受歡迎,還有一個語言的元素,這是其他國家難以體會之處。原著里被拳四郎點了秘孔之後,各類雜魚敵人在爆炸之前都會喊些奇怪的詞,比如「あべし」(abeshi),「ひでぶ」(hidepu)等,按日文念顯得特別滑稽。






因此,這些死前奇怪的各種發音,在日本當地成了被討論最多的話題,大家想破腦袋要了解這些台詞是怎麼搞出來的。


 


近年隨著對原作者的訪談增多,其中部分真相也出現在世人眼前。按照原哲夫的說法,這些模糊古怪的詞,是想像人受到相應肉體的痛苦時,「大概」會發出的聲音,舉例來說「ひでぶ」這句,「ひで」類似日語中「好痛」的發音,後面那聲「ぶ」就是爆裂擬聲。


 


到了動畫片里,也有意無意加強了這方面的要素,幾乎搞成了段子。拳四郎的聲優神谷明曾說過,配「啊噠噠噠噠噠」非常耗費體力,所以動畫片里每次擊倒最後的敵人,他都會在「啊噠噠噠噠噠」之後加個「終わった」(owatta)收尾,中文是「終了」的意思,藉機用奇聲表示:總算配完這集了!






曾經有日本綜藝節目驗證過這段歷史,不僅得到了神谷明的肯定答覆,還截取了動畫片里的部分片段,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一下:


 


「啊噠噠噠噠噠」之後




世嘉新出的《人中北斗》遊戲,也舉辦過素人錄製奇聲的活動,最後共有234名合格者被錄入遊戲中。






在遊戲的設定畫面里可以將其打開,這樣戰鬥時用秘孔引爆敵人後,會隨機用到某位合格者的聲音。






當然這些全翻成中文就毫無意義了,都是日本人在自嗨。


 


至於奇聲都是怎麼做出來的,按照有關人士的說法,好聽點是自由發揮,難聽點就是瞎編。事實上,在整個連載期間,原哲夫還好,武論尊則奔放多了。當初聽說漫畫有中國拳法,他也就是隨便找了本針灸書,藉此整出了經絡秘孔的概念。




大概就是這種書吧




什麼「岩山兩斬波」,「二指真空把」,「北斗柔破斬」,都是武論尊一邊想著招式對應的狀況,一邊胡亂找難念的漢字湊出來的。


 


很多讀者聽著大概都心都涼了,可還有更過分的事,整個連載過程中,所有劇情的伏筆,人物的性格,乃至外型全都是臨時想出來的。好比拳四郎胸前的北斗七星傷疤,當時根本就沒想過到底是因何造成的。






跟信,尤麗婭的關係,北斗四兄弟,南斗五車星等關鍵要素,全是連載時補進去的,沒有任何提前規劃。如果說漫畫有邏輯上的漏洞,有些事情好像說的過於模糊,那全是因為這個關係。


 


畢竟是連載,而且攤上了武論尊,他比原哲夫大了14歲,年輕人怎敢質疑頂撞大前輩?漫畫里有些明顯非人類領域的巨漢,身高能超過10米,比如監獄競技場的惡魔,這根本就是怪物嘛!






到了原作者那兒,也就是隨便寫個5米,10米罷了,畫成什麼樣跟他全無關係,不知道原哲夫當時拚命畫的時候,心中閃過多少次草泥馬……


 


不管怎麼說,從1983年到1988年,《北斗神拳》經過5年連載,正式宣告終了。它給世間留下了全球1億部的銷量,而且成為了改變少年Jump風格的轉折點。




這一切的一切,都要拜那位胸前有7個傷口,名字叫做拳四郎的暗殺拳繼承人所賜。










關注公眾號"遊戲研究社"( yysaag )


發送

紅色

關鍵詞獲取近期精彩內容


國民級

 | 一款遊戲要引起多大的社會現象才會被稱為「國民級」?




招聘會

 | 應聘者自述:我是如何參加任天堂招聘會的




小海龜

 | 曾經有個抱著電腦卻沒遊戲玩的時代,無聊的小孩甚至去玩一款編程軟體




火箭隊

 | 火箭隊那三個愣貨,還有這種可愛又迷人的一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遊戲研究社 的精彩文章:

從《戰地 》到《絕地求生》,FPS高玩A+終於完成了年輕時的戰隊夢
《街霸2》里的兩處經典場景,背後是一部美國1975年的動作大片

TAG:遊戲研究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