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盤點古墓中出土的古代美食,此墓主人竟為考古學家準備了一桌酒宴

盤點古墓中出土的古代美食,此墓主人竟為考古學家準備了一桌酒宴

在我國各地發掘的古代墓葬中,考古學家經常能發現珠寶、玉器、青銅器和陶器等文物,但你見過古墓中出土的古代美食嗎?其實,在考古學家眼中,美食只是古代喪葬制度中普通的陪葬品,或是墓主人下葬時的祭品。因為年代久遠,這些幾千年前的美食基本都已腐爛變質成為文物,因此能被現代人看到的都極其珍貴。

古墓中的西周雞蛋

這是一罐2800多年前的雞蛋,出土於江蘇省的一座西周古墓,是我國迄今為止考古出土最早的雞蛋類文物。它說明,至少在西周時期,古代中國人已經在飼養雞類家禽,並且將雞蛋作為生活中一種常見的食物。雞蛋作為一種富含營養的食品,對於改善古代中國人飲食結構和體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戰國古墓陪葬品

這是一件2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文物,出土於湖北省荊州市的一座戰國古墓。從圖中可以看出,因年代過於久遠,這件文物已經碳化成了黑色。考古學家通過專業的技術分析,測定了這是一條鯽魚。同類型的文物共發現了13條,分別出土於墓主人棺槨內部和正前方。此外,墓室內還發現了炭火的痕迹,說明這些魚是被精心處理過的熟食。考古學家推測,其中部分是墓主人的陪葬品,另一部分是下葬時子孫後代的祭品。它寓意墓主人在地下世界裡,仍然可以享用生前喜愛的美食。

秦國古墓 狗肉湯

這是戰國時期的狗肉湯,出土於西安咸陽的一座秦國古墓。因為塵封在青銅鼎中2千年,湯的顏色已經被鼎的銅銹染成了青綠色。考古專家是怎樣知道湯是狗肉製作的呢?當然不可能親口品嘗,謎底就在於青銅鼎中殘留的動物骨頭。經過考古學家比對,這些骨頭與陝西以前在夏商文化遺址中發現的狗骨相同。另外,通過對骨骼發育情況的分析,還證明了這是一隻幼年的狗。

遼代壁畫

古代的中國人講究入土為安,都希望尋一塊風水寶地長眠,十分忌諱墓葬被盜墓賊盜掘。但是,也有一些性格豪爽豁達的墓主人,他們不僅期待有後世人造訪,還想與之成為朋友。這是1993年在河北宣化地區發現的遼代古墓,距今已有1千多年。此墓葬的規格很高,墓室四周的牆壁上繪滿了鮮艷的壁畫,墓室頂保存著一幅完整的天文星象圖。另外,墓中還出土了大量銅器、瓷器和玉器等珍貴的國寶級文物。

遼代古墓中的酒席

打開古墓時,見多識廣的考古學家都面面相覷。原來,墓主人在主墓室正中央,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酒席款待考古學家。當時桌上的酒肉都已碳化或腐爛,只有酒瓶里才殘存著少量的美酒。墓室中的碑文寫道:如果後世人來到我的墓室,就能夠了解我的一生,我們就是朋友,應該以酒肉款待。墓主人不會想到,這桌酒席已經無法食用,而成為了珍貴的文物。不過,當時參與發掘的考古學家馮永謙,還是嘗了一口酒瓶中的美酒。墓主人希望能夠被後世了解的願望,還是在考古學家手中實現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講史堂 的精彩文章:

劉備比曹操強在哪?三國演義的3次酒宴,展現劉備過人之處
國內最貴的露天古迹博物館,中國人收3500,外國人收30萬

TAG:文化講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