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軍殲10戰鬥機竟有這麼多嚴重缺陷?對殲20來說卻是一件好事

我軍殲10戰鬥機竟有這麼多嚴重缺陷?對殲20來說卻是一件好事

我軍殲10戰鬥機竟有這麼多嚴重缺陷?對殲20來說卻是一件好事。

殲10是我國第一款自主設計的三代機,既然是第一次設計這麼先進的戰鬥機,沒有缺點那是不可能的,再加上當時受條件的制約和技術的落後,有一部分缺點還相當嚴重。

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殲10戰鬥機比較明顯/嚴重的4個缺點。

首先,就是氣動設計和製造技術的落後,造成了殲10氣動性能嚴重落後,比美國的F16戰鬥機遜色不少。而且殲10戰鬥機並沒有採用翼身融合技術,機翼是機翼,機身是機身,從正面看尤為明顯,還是沒有脫離二代機的設計思路。

與此同時殲10還是第一次採用了機腹進氣,但是進氣道卻設計的很不科學,方方正正的進氣道,基本沒有考慮外形對空氣阻力的影響。另外由於製造工藝的因素,早期的殲10A甚至連強度都不過關,直接加了6根加強筋,對其整體性能有不小的影響。

第二點,則是設計理念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

殲10戰鬥機依然採用了機械操縱方式,機身內的空間布置很不合理,可維護性太差。典型的特徵就是高高的脊背,什麼電纜都往裡塞,根本沒有考慮電磁兼容,所以經常出現一些稀奇古怪的故障。

第三點,就是對戰鬥力影響最大的——設計之初居然沒有考慮到空中加油這一環節!

對於殲10這種略微短腿的戰鬥機來說,如果沒有空中加油功能,那簡直是要命的。主要還是因為當年的設計思路還停留在殲7那個時代,後來沒辦法了,就直接像殲8F那樣,在機頭加了一根不能收縮的加油桿,這樣不僅有礙座艙的視線,還讓原本氣動性能就不怎麼好的殲10,飛行性能更差了。

第四點,也是最核心的缺點——不可靠的發動機。

殲10裝配的是俄羅斯的AL-31發動機,但它的可靠性實在是太差,而且俄羅斯也從沒有想過把這種發動機用於單發飛機上,由此發動機也成為殲10戰鬥機最大的隱患。

俄羅斯的雙發戰機,飛行員必須掌握單發停車特情的處理,這都成了一種基本功,也可見這種發動機的可靠性實在是不行。雙發戰鬥機還有餘度,單發戰鬥機一旦空中停車就是致命的事故,殲10發生的許多起事故,十有八九是因為發動機的問題。迄今為止我們也不敢讓殲10出遠海,都是派雙發的殲11或者殲16上的原因之一。

這個嚴重的問題也是我國發動機技術嚴重拖後腿造成的,但是無疑使殲10處於非常危險的處境!

誠然,殲10的重大意義主要在於使我國掌握了先進3代機的研製過程,有了這個過程就能製造出更優秀的三代機和四代機,隨著殲10C的出現,這些問題也在逐步解決。殲20更是從源頭上就是一款高起點的戰鬥機,沒有殲10的鋪墊,肯定不會有如此成果!因此,從「塞翁失馬」的角度來看,殲10戰鬥機的這些缺陷,何嘗不是一種「好事」呢?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殲20 的精彩文章:

殲20白菜價F-35都看不上?殲31笑了:我也不是吃素的!
殲20戰鬥機遠距吊射預警機,地空導彈也成迷弟

TAG:殲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