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要溫和的走進那個行業

不要溫和的走進那個行業

這幾年,身邊的很多朋友選擇了創業,各個領域的都有。 「創業」一詞本身就帶有「濃雞湯」功效,讓人看著就興奮,然而它也是一把雙刃劍,在很多的積累和認知沒有到之前,會把人帶入未知和迷茫的深淵,尤其在我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的時候。

最近把關於創業的思考和學習整理了一下,分享給即將創業或者正在創業的夥伴:

準備創業,你務必問清楚並想清楚以下幾個問題:

1)我要怎麼生存下去?生存的錢從哪裡來?為我付錢的客戶是誰?那些客戶都在哪裡?客戶通過什麼渠道知道了我的產品?他們怎麼樣才會覺得我的產品和服務好?而我又怎麼做才能讓產品和服務好呢?以上是創業的核心問題,這些一定要想清楚。

2)我的性格和思考能力以及資源真的適合創業嗎?我有能力支撐起產品和服務的未來嗎?我創業的這一行真的會有發展嗎?

在此送大家一個模板,可以更好的梳理各個節點(需原圖聯繫我哦):

如果是和合伙人一起創業,務必問清楚自己以下問題?

1) 為什麼要一起才能創業呢?是因為資金/資源/還是專業呢?這些除了引入合伙人,是否還有其他的解決辦法呢?

2) 你們各自在技能與資源上的長短版是否互補呢?

3) 你們思考問題的方法、角度以及眼界是否互補呢?

4) 你們誰比較權威一些,出現爭議如何達成共識?誰來做最終解決問題的決策權?

5) 你們是否討論過如何面對和使用錢的問題?

6) 你們是否都是可以承擔責任的人?

7) 你們是否可以在開始之前談好資金分配、分紅協議,並按協議執行?

8) 在未來,他可以被代替嗎?你可以被代替嗎?

9) 你們的創業出發點分別是什麼?是否方向是一致的呢?

以上的問題務必要思考清楚,這可以為後面的工作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困擾。

創業遇到的不一定都是熟悉領域,那麼,如何把一個陌生行業變成熟悉行業呢?

首先,搞清楚這個行業最厲害的人是誰,不斷學習他,記得一定要有圈子;

其次,專業領域都有跡可循,通過各類適合的方式去學習;

再次,分析自己的弱項在哪裡,一點一點去突破;

最後,形成自己的風格,並且結合業務去不斷的創新;

創業的過程集合了很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把工作經驗產業化的過程!所以:如果我們做一件工作,它就只是一件事情,做完就可脫手;而如果是一項事業,我們就應該設計它的未來,把每一天的每一步當做一個連續的過程!這裡的第一步,我們就要走的踏實!

最後,送所有創業夥伴一段話,祝在創業路上越走越好: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像得那麼好,但也不會像你想像得那麼糟,我覺得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像,有時,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段翠青 的精彩文章:

TAG:段翠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