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性少數群體如何保持尊重

對性少數群體如何保持尊重

對性少數群體如何

保持尊重

文案:茶小葉

排版:KleinnnnnHe

北京青年報7月24日報道,近日在學生中放映著一部由中學生自製的電影。這部電影名為《逃離》,鏡頭對準性少數人群(LGBTQ),整部影片從編劇、拍攝到表演、製作,全部由人大附中高三畢業生完成。

首先解釋一下,LGBT是女同性戀者(Lesbians)、男同性戀者(Gays)、雙性戀者(Bisexuals)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的英文首字母縮略字。另外,也有人在詞語後方加上字母「Q」,代表酷兒(Queer)和/或對其性別認同感到疑惑的人(Questioning),即是「LGBTQ」。

在國內,中學生拍攝LGBTQ敏感題材的電影也算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新生代的90後青少年想表達對性少數群體的關注,希望獲取觀影者對性少數群體的了解和尊重。

在我國,大部分人在性方面遵循著幾萬年來人類原始生存繁衍守則,不論是原生家庭還是同輩群體,都潛移默化地將單純的異性戀愛視為「正常」,但少數人群的真實感受主動或被動地掩蓋在大形勢之下且被指為「不正常」。

一方面,性少數群體沒有寬容的社會環境使自己的行為符合內心的聲音。

比如說,有的同性戀者為掩飾自己身為同性戀者的事實和家人朋友的質疑會與異性結為夫妻。這樣做不僅對同性戀者本身造成心理創傷,對夫妻另一方來說也造成婚姻不幸。

另一方面,社會上尊重理解的聲音還是有的,只是力量還不足夠強大。

不夠強大的原因不僅是支持群體人數佔少數,還有支持者本身是否是從內心自發地尊重性少數群體。

在新一代性方面較開放的青少年同輩群體,在對外交往中表示自己尊重性少數群體是能否融入群體的關鍵,至於到底是自欺欺人地尊重或者是出自內心就不得而知了。

這就是為什麼在表達性取向時,我們有時會說「我尊重他們,但是我不是,我可能也不會讓我的孩子這樣。」這種急於撇清關係的補充和解釋可以看出我們同樣恐懼成為少數群體。

戴爾?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中寫道:「恐懼大都因為無知與不確定感而產生。」假若性少數群體敢於成為先驅者將自己的喜惡都公之於眾,我相信身邊的家人和朋友就算原先無法接受也會因為對個體的愛從而愛上一個群體。

長此以往,由各個家庭組成的社區、城市、社會漸漸地都會積極正視性少數群體,不僅是對性少數群體,對社會任一的少數群體,社會能給的寬容更多。

影片不乏支持理解的聲音。

當然,不理解的聲音也是有的。

在幾世紀之前,性少數人群在歐美也被視為異類,遭到公然的迫害。採訪中老一輩的家長們的觀念里還是沒辦法接受新晉的觀念,對性少數群體存在偏見。我們沒辦法強制地改變一個人的思想,畢竟思想成熟的時代環境不同,我們沒法強求家長們改觀。

90代的孩子的成長伴隨著互聯網在中國的發展日漸成熟,日劇《深夜食堂》中有一集描述了跨性別者的最初痛苦的掙扎在收穫和放棄中最終生活為內心所願望的樣子的故事。

許多人在看完之後,對跨性別者少了一份忌憚。

大多數人生活中接觸性少數者的機會很少,人們從隻言片語中留下被妖魔化了的LGBTQ形象,事實上大眾並不真正地了解性少數群體。也正是由於在互聯網時代,傳媒的輿論作用舉足輕重的特點,製作出更多的關注LGBTQ群體的文化產品以一種直觀且易接受的方式,在推進大眾接受性少數群體顯得格外重要。

少數人群不該被遺忘。甚至在有些方面,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少數群體。總而言之,推進社會和諧穩定,即社會各群體之間的相互理解支持,無論如何,性少數群體應該享有同等的待遇。

科普如下

世界衛生組織在1990年的5月17日正式將「同性戀」從精神疾患的名單上剔除,同性戀非病理化得到國際醫學界的正式承認。

在這以前,同性戀以及性少數人群都被認為是精神疾病。這一天標誌著一個多世紀以來醫學界恐同的終結。

當然,這裡的同性戀指的是整個性少數人群的總稱。

對於性少數人群,一直都存在先天說(同性戀是天生的),或者後天說(受到打擊,對人生心灰意冷,變成了同性戀)兩種爭論。

到21世紀以來,先天說絕對性地壓倒了後天說,例如荷蘭和台灣研究表明:母體懷孕期間壓力的大小,以及體內荷爾蒙分泌的多少可以影響胎兒的性取向。

與我們一起,為女學生髮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女學聲 的精彩文章:

TAG:女學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