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掌故 | 話說常德古城商業

掌故 | 話說常德古城商業

常德物產豐盛,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便有了集市交易。據常德考古發掘,用於商貿交易的貨幣有商周時期的貝幣、春秋戰國時的銅質刀幣、蟻鼻錢﹙楚大陸用﹚、秦半兩、漢五銖、唐開元通寶以及宋元明清等方孔錢先後出土,而且後幾朝出土的制錢及銀兩更多,可以看出,常德商業是隨著歷史的進程,從初始的集市交集發展到百業歸行的商業形態的。

常德古代軍事爭鬥頻繁,軍需物資在此囤集,也帶動了商業的發展。

如三國時期,劉備駐守公安,派諸葛亮把徵收常德臨郡賦稅物資運來常德貯藏,以備軍需,民間商業活動也被驅動起來。

唐代劉禹錫詩稱過:「家家竹樓﹙商鋪﹚臨廣陌,下有連檣﹙貨船﹚多估客﹙商客﹚。攜觴薦芰﹙推銷食物﹚夜經過,醉踏大堤相應歌。」商貿之盛可見一斑。

常德商人不畏挫折 篳路藍縷。有史以來,在這座古城及其周邊發生的大小戰爭多達一千三百多次,其中重大的毀城之戰有七次之多,不僅生靈慘遭塗炭,商業也損毀慘重,店毀物失。

自乾隆初始,常德商業進入繁盛時期,享有「八省通商、商賈雲集之區」的稱譽。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城區商業發展到29業,較大的商店878家,牙行450多家,資本近250萬銀元,年營銷額900多萬銀元,其中輸入年總值211多萬銀元,經常德輸往國內外的土特產物數量巨大,僅桐油一項經常德輸出的最高年分達40萬擔。

商貿繁榮也帶動了服務業的發展,至抗戰前旅棧業由原來的70家增至百有餘家,茶樓酒館遍布城區,戲院妓院星星點點,笙歌不絕於耳,人口也過十萬有餘。

至1945年底抗戰勝利後,老城區有80多個行業1068家商店重建開業。

至1946年商店增至2028家,購銷活動轉旺起來直至1949年常德解放。

離休幹部李光中生前撰寫的《舊城區最繁華的街—常清街》一文中說:即使經曆日軍侵華的大轟炸和城區淪陷等劫難,除幾度疏散逃難在外,一俟戰局緩和,均能繼續開鋪營業,多數都能堅持經營到常德解放。

來源|常德掌故

編輯|鄧文文二審|傅品紅終審|胡海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秋戰國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古代的「三皇五帝」到底指的是哪些人?
陰飴甥對秦伯-解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