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扔掉安眠藥 安然睡好覺!中醫專家教你如何提升睡眠質量!

扔掉安眠藥 安然睡好覺!中醫專家教你如何提升睡眠質量!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據《2017中國睡眠質量報告》數據顯示,69.4%的用戶睡不著覺或睡眠質量不佳,睡眠質量很好的不足1%,一夜安眠無夢的好覺似乎成為了大多數人的奢侈品。

世界上什麼東西,不需要花錢而又特別值得我們享受?是睡眠。

莎士比亞曾經把睡眠比作是生命筵席上的「滋補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睡眠對多數人來說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從中醫角度談失眠的病因!

近年來人們對健康的意識在逐漸提高,也都願意在健康上花費大量金錢,但仍未改變睡眠質量堪憂的現狀。我們的生活質量提高了,但睡眠質量卻在下降。

失眠、多夢、易醒……這些睡眠問題成為不少人的困擾。中醫講究辨證論治,究竟上述癥狀有何內在原因呢?不妨聽聽為道中醫內科秦合理主任的解讀。

情志不佳:易致失眠

秦合理主任認為,雖然失眠的病因很多,涉及五臟六腑,但其病機則主要與營衛氣血運行失度密切相關。患者往往先是由情志失調失眠,繼而失眠反過來又加劇了情志的混亂,造成氣血失衡。

很多腦力勞動者,消耗思維的人心臟或者肝臟血液容易出現供應不足,出現失眠的可能性更大。「大部分人失眠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情志方面,焦慮、心情不愉快、遭遇坎坷等。」因此,在秦合理主任看來,這些失眠人群很少需要使用鎮靜安眠類藥物,而應該注重情志調節,如果肝氣鬱結、心情煩躁就重在疏肝氣,如果是有心熱就注意清心解熱,這樣才能解決根本問題,睡眠問題自然隨之解決。

想安睡:要調養好脾胃

此外,脾胃功能不佳也是失眠的常見誘因。秦合理主任用《黃帝內經》給我們做了進一步的解釋。

中醫治睡眠,一般先從調理胃開始,《黃帝內經》里就有「胃不和則卧不安」的說法。比如有些人舌頭上有厚厚的舌苔,說明痰濕邪氣比較重,會擾亂脾胃的運作,進而影響睡眠。

還有一種睡眠不佳是由「氣虛」引起的,若人的心脾兩虛,心脾氣血不足,則不能養心神,也會影響睡眠。

吃不好也會睡不香

臨床上常常有患者反映,有時候吃不好睡得也不舒服。秦合理主任說,因為中醫講「胃不和則卧不安」,睡眠不好的人應該忌辛辣刺激食物和寒涼食物,譬如,咖啡等含咖啡因的食物,辣椒、大蒜、洋蔥等辛辣食物,奶油、炸雞等高脂肪食物,熏肉、臘腸等高鹽食物,冰激凌等寒涼的食物等。尤其是對脾胃功能不好的患者來說,更應該警惕。

現在的上班族工作時間較長,晚飯時間普遍較晚,如果食物消化時間不充分,給脾胃造成負擔,也就不能獲得良好的睡眠。秦合理主任說,「睡前略有飢餓感可提高睡眠質量,尤其脾胃不好的人睡前儘可能不吃或少吃食物,最好堅持晚餐以素食為主。」

按時睡覺:讓心血得以休養

中醫認為:心藏神,主血脈,心氣推動和調控血液在脈管中運行,主宰精神意識思維及情志活動。心血充足能化神養神,心神清明,從而馭氣以調控心血的運行,濡養全身。如果心血不足,血不養心,可導致心神不安,出現入睡困難、睡眠淺、睡中易醒、早醒、心悸、健忘、多夢、乏力等諸多癥狀。

心血不足影響睡眠,睡眠異常也對心血產生不良作用。秦合理主任表示:「人體氣血運行是按照一定的時間,順序循環,一天24小時分別由12個經脈主令,1個經脈主令1個時辰,即2個小時。例如,晚上11點到凌晨1點是膽經主令時間,凌晨1到3點是肝經的主令時間。」

在主令時間內,血液、能量回歸人體「值班」臟器,此時該臟器的能量最充盛,可以對臟器的氣血及功能進行修復。「主令時間是能量的重回歸,使得休養好的血氣可以供給第二天的工作。」因此,秦合理主任建議市民規律作息,不要熬夜,把握好凌晨11點到次日3點這個最好的睡眠時間,讓血液回歸到肝膽,休養生息。否則,因為睡眠不夠,血液的能量不足,或者熬夜通宵暗耗血液,次日必然十分疲倦,「這不是白天睡覺可以彌補的,因為每個經脈有各自的作用時間」。

睡得「太好」:也是睡眠障礙

除了睡覺睡不著,睡覺「過香」也是睡眠障礙。打呼嚕的人很可能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睡眠中窒息,這並非危言聳聽。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睡眠醫學中心教授Chad Ruoff介紹,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遭遇睡眠呼吸障礙,癥狀嚴重的患者甚至每天都在面臨致命威脅。「連續60秒沒有呼吸,一晚發生20~30次,醒來你卻全然不知。」

由於人打呼嚕時會影響人體正常血氧循環,使人體長期缺氧,最終導致全身多系統功能損害,引發高血壓、冠心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嚴重時甚至會導致睡眠中猝死。生活中我們也經常聽聞---「XXX一覺睡下去,就沒起來了!」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很多在追問時候,才發現他們平日里打鼾就十分嚴重。

「持續不斷的呼嚕聲跟發燒一樣,其實就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秦合理主任這樣說道。鼾聲不斷,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建議到呼吸科進行多導睡眠監測儀檢查,通過正規的睡眠監測,找出病因,對症治療。

強制睡眠 失眠吃安眠藥是飲鴆止渴!

失眠發生後,許多人把希望寄托在安眠藥上,基於國內失眠寵大人群,小編保值估計國人一年使用鎮靜安眠藥物高達上億顆,且有逐年增加趨勢,普通人認為一片葯就可以讓自己睡得既舒服又踏實。事實上,這是錯誤的觀念。

秦合理主任提醒,失眠抑鬱患者,安眠藥本質屬於鎮定劑,強制你睡眠,但不能從根本上治療失眠,長期服用對它的依賴性會增加,也會由於耐藥性服用量會增加,會造成一些腦部的疾病,夜間猝死的幾率是正常人的10倍,像台灣地區已將鎮靜安眠藥物歸類為第三或第四級毒品,其實失眠吃西藥等於是飲鴆止渴!

因安眠藥具有鎮靜作用,會抑制大腦活動,讓人整天處於昏昏入睡狀態,降低工作效率。秦合理主任提醒「呼吸功能不好的人吃安眠藥或會抑制呼吸;心功能不好的人吃安眠藥或會抑制心臟功能,加重心衰以及呼吸衰竭。另外,慢支肺氣腫患者要謹慎使用安眠藥。」而且長期服用安眠藥,可能引發肝腎臟損傷病變以及導致患上腸胃疾病等,因此服用安眠藥治標不治本,治療失眠需辨明病因,難以對症下藥。

促進自然睡眠 不妨試試中醫

睡眠不好用中醫方法綜合調理是一種促進自然睡眠的方法,而非強制性安眠藥,因此不會產生用藥次日的精神不振、頭暈等副作用。不僅適用於單純性失眠患者,也適用於伴發各種神經癥狀(如神經衰弱、抑鬱性神經症、焦慮性神經症等)的失眠患者。

全面改善患者體質和精神狀況,且無依賴性和副作用。無論從調整機體還是從遠期療效上都要優於鎮靜安神抗郁的西藥。還可以有效控制心腦血管疾病等併發症的發生。

中醫治療臨床治療失眠多從「氣血論治」,依據辨證結果,以疏肝瀉火、祛痰清熱、滋陰降火、健脾寧心、溫膽益氣為原則,虛則補之、實則瀉之。

可以通過湯劑和經絡「內調外治」綜合治療來使臟腑和諧,增強心理防禦能力,對於輕度失眠採取中醫手法治療,輔以中藥湯劑;對於工作及生活質量產生一定影響的重度失眠患者,通過中藥湯劑、中藥葯浴、通督手法、傳統針灸綜合性治療,注重內調外治,標本兼治。

中醫在失眠的治療中,遵循3個要點:一是辨輕重,二是辨虛實,三是辨受病臟腑,不寐的主要病位在心腦。治療有3要點:一是注重調整臟腑陰陽氣血,二是安神定志為其基本治法,三是加強情志療法。對同時存在抑鬱症與不寐的患者,注重整體觀與辨證論治理念更能體現出其治療的優勢。

睡不著、睡不好飲食調理!

有的人入睡困難,輾轉反側;有的人睡眠質量很差,多夢……失眠的人各有各的困擾,中醫都有哪些應對方法呢?秦合理根據中醫的辨證論法,結合主令臟腑的不同,對各種失眠問題大致做了如下分類:

01

胃氣不和型:

表現:胃痛、胃脹、胸悶、睡不安穩,同時伴有返酸噁心、大便不成形等症,年輕人較為常見。

建議:調理以和胃健脾為主,飲食宜清淡,晚餐吃七成飽,少吃豆類、粗糧等易脹氣及辣椒、冷飲等刺激腸胃的食物。平時多吃些山藥粥、薏米粥等。

02

心脾兩虛型:

表現:不易入睡、多夢易醒,並且伴有心悸健忘、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症,女性還會經期紊亂、經量減少。

建議:調理以健脾養心為主,平時可以多些紅棗蓮子粥、党參燉雞湯、桂圓煮蛋。可適量運動,但要避免劇烈運動耗傷氣血。

03

肝氣不疏型:

表現:急躁易怒、失眠多夢、焦慮不安、心思重、徹夜不眠,同時可伴有頭暈耳鳴、口乾舌苦、便秘尿黃等症。

建議:調理以疏肝解郁為主,要學會調節情緒,訓練自己轉移注意力的能力。可適量增加戶外運動,平時用蓮子心、百合、玫瑰花泡水代茶飲。

04

肝腎陰虛型:

表現:心煩不安、失眠多夢、腰膝酸軟,伴有頭暈耳鳴、記憶力減退、眼睛乾澀、口乾、五心煩熱等症,女性較為常見。

建議:調理以滋補肝腎為主,應減少看電視電腦的時間,平時可用西洋參、枸杞沖泡代茶飲,或用黃連適量配阿膠、雞蛋黃煎制熬膏服用,七天為一療程。

秦合理主任表示,失眠的症型有時並不是單獨存在的,比如肝氣不疏常常兼夾胃氣不和,心脾兩虛常常導致陰血不足,繼而導致陰虛火旺。

中醫認為,造成失眠的原因往往由情志失調、飲食不節、氣血虧虛等引起,導致臟腑功能失調、氣血失和、陰陽失調而致失眠。從調理的角度,要辨證施治,才能遠離困擾。

為道中醫小編提醒:「很多人對失眠有認識誤區,認為睡眠不好就需要通過藥物干預。其實長期睡眠障礙不妨可先試試中醫中藥進行調理。」首先要建立起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每天定時睡覺,定時起床,以免生物鐘紊亂,從而影響睡眠。其次,晚上上床睡覺時,放鬆心情,讓自己的大腦放空,不要躺在床上思考問題,可試著在上床前將工作和生活上的問題都寫在筆記本上。

本期專家介紹

秦合理 為道中醫內科專家

國醫大師傳承人,從事中醫臨床科研、診療以及帶教工作30餘年,具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臨床經驗。

30多年來一直從事中醫內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與治療,在中醫養生抗衰老,痛風、高血壓、糖尿病,中風後遺症,惡性腫瘤等慢性病的防治方面有豐富經驗,臨床運用內治與外治結合、預防與治療結合、辨病與辨證相結合防治體系,深受患者的愛戴和好評。

擅長:中醫養生抗衰老、痛風、高血壓、糖尿病及各類惡性腫瘤的中醫治療與康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為道中醫文化 的精彩文章:

氣不足則胖 血不足則瘦!想要身體健康 先養好氣血!

TAG:為道中醫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