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彭加木謎案(13) — 大漠驚魂

彭加木謎案(13) — 大漠驚魂

原標題:彭加木謎案(13) — 大漠驚魂


作者:瀚海狼


附上期:彭加木謎案(12) — 刑事案件



上集說到,有幾個現場證據,可以證明當年科考隊內,發生過刑事案件的概率極低!那麼到底是什麼證據呢?

首先,還是回到那個所謂的「敦煌博物館的乾屍」。編造彭加木被害的所謂「老法醫」說,乾屍身體表面,前後都有匕首製造的致命傷口,被捅了多刀!刀刀致命!


這個描述,夠驚人!也夠吸引眼球!但卻等於造謠者,早早的為自己編造的謊言,挖了一個致命的技術深坑!


筆者看到這裡,就已經知道了這是沒有基本常識的,徹頭徹尾的謠言。這個造謠的人,更不可能是他自己聲稱的法醫,造謠者不但造謠,還兼職說謊!


既然造謠者說到了乾屍!按照正常的定義,乾屍肯定不是骷髏,雖然很多乾屍已經接近骷髏,或者遺體的部分表面已經露出了白骨,但肯定仍然有相當一部分肌肉和其他軟組織,變成了屍蠟狀或者是肉乾狀,附著在骨架表面,這才能叫做乾屍!



乾屍還有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大部分表面皮膚組織,還是可分辨的,哪怕這種已經乾燥的皮膚下面就直接是骨頭了,這也能叫乾屍。


身體表面前後都有刀傷?那麼很簡單,這等於說,這具乾屍,哪怕是造謠者腦補出來的乾屍,在骨架外的軀幹部分,肯定存在已經乾燥化的皮膚、肌肉等軟組織,否則怎麼能立即判斷出,所謂前後都被捅了多刀呢?哪怕乾屍的體表軟組織,已經干成了紙一樣薄,再薄也是大面積存在,附著在骨架上,才能研判出,乾屍表面的「窟窿」不是自然風化而是刀傷所至!


若所謂的「敦煌遺骸」僅僅剩下一堆完全而徹底的白骨,第一,就不能再叫乾屍;第二,更難以判斷軀幹前後都有刀傷!除非當初殺人致死的刀,還留在這堆骨頭上!



說起乾屍,中國新疆發現的自然風化乾屍,可能超過全世界任何其他地方。新疆的乾屍來源,從三千年前小河墓地的「樓蘭美女」一直延伸到建國後在沙漠遇難人員遺體變成的乾屍。新疆的乾屍發現的特別多,和新疆在冰河期以後,上萬年來普遍乾燥的氣候,有直接的關係。幾千年來,生活在新疆沙漠地區的人類自然死亡後,風化變成乾屍的概率,大大高於華北地區,更遠遠高於長江以南的華南地區!

在華北、東北、華南地區,若能發現一具上千年不腐朽的屍體,那都是國寶級的,往往被運到博物館長期保存,比如馬王堆漢代女屍。當然,馬王堆女屍算是世界罕見的「濕屍」,也算乾屍這個廣義辭彙的特殊分支。目前內地發現的明清乾屍,也是有的。但在內地,古人遺體埋葬多年後,99.9%以上都最終變成了骷髏,能「肉身不腐」的概率,實在是太低了!



而到了福建、廣東、廣西、雲南、海南的這些「亞熱帶紅土雨林氣候」,古人的遺體不用說變乾屍,就是想留下完整的骨架,都非常困難,甚至有些古墓,裡面的遺體連幾顆牙齒都沒有剩下!為何?因為亞熱帶雨林氣候,會造成土壤鈣質大量流失,土壤成了酸性極高的紅土地層!古人的遺骨,一旦與這種酸性紅土接觸,會逐步發生化學反應而導致遺骨的徹底粉化和消失!因為人骨的主要成分是鈣質和磷灰石,都會和酸性紅土,發生化學反應!


而在中國西北特別是新疆地區,特別是沙漠戈壁地帶,屍體能迅速乾燥脫水,土壤也沒有很強的腐蝕性,變成乾屍的概率就大大提高了。那位造謠者,大概認為凡是沙漠中的屍體,最終都能變成乾屍吧?


普遍概念性的東西,往往是最能迷惑人的。造謠者只是按照普通人的理解,來腦補他的想法,卻不知新疆當地的真實情況和法醫學的基本常識!


新疆的沙漠地帶,乾屍確實多,但數量更多的,仍然是和內地一樣的骷髏遺骸!成為骷髏遺骸的比例,遠遠多於成為乾屍的比例!一句話,在新疆,哪怕是最乾旱的羅布泊地區,想身後變成乾屍,也是有前提條件的!



即使最著名的小河墓地,也不是那具遺體都是乾屍,大部分仍然是骷髏,只有一小部分是乾屍!


這到底是為何?很簡單,無論是新疆還是內地,凡是變成乾屍,包括變成更罕見的濕屍的遺體,一定是在冬季死亡的!古代人想趕在三伏天死了,還能「不腐朽變乾屍」,比登天還難!


哪怕在羅布泊地區,想死後自然變乾屍,同樣需要死在冬天!說冬天可能有點籠統,若非要一個標準的話,那麼人死後,三個月的平均氣溫,應該低於零度,這是最基本的條件!

看看「樓蘭美女」這種標準古代乾屍,以及同時代出土的嬰兒乾屍,就會發現,她們的遺體,其實都是被包裹的嚴嚴實實,用動物皮毛或者當地的植物纖維層層包裹,並且還穿上了皮質的靴子,很明顯,這些古人,都是在當地嚴寒的冬季死亡的!



同樣,在羅布泊地區已經被發現的,可以通過隨身遺物證明,生存年代是近百年內的乾屍,無一例外也是冬天失蹤導致死亡的!那些夏季甚至是春秋季失蹤,後來被找到的沙漠死亡人員,無一例外只能剩下一堆徹底的白骨!


因此造謠說「敦煌博物館的乾屍就是彭加木」的人。根本不了解羅布泊的實情,更不可能是什麼法醫!作為法醫,屍體的腐敗變化與時間和環境的關係,是最最基本的看家本領,若連乾屍都是冬季死亡的這個常識都不知道,敢說自己是法醫!?


前文早就說過,彭加木失蹤的6月17日,已經是羅布泊地區全年最熱的季節!白天氣溫高達50攝氏度!地表砂礫在正午的陽光直射下,甚至接近七十攝氏度!雞蛋也能直接烤熟了!彭加木考察隊正是在這樣的惡劣環境下,艱難的行進到了庫木庫都克。



余純順在1996年6月13日在羅布泊湖盆地區遇難,時間和氣候環境,和彭加木出事的時間非常接近,因此也可以作為旁證:


余純順被發現因強烈脫水遇難,其實僅僅離開後援大隊不到48小時!11日和後援隊分別,13日就被救援隊呼叫而來的直升機,從空中發現在帳篷內遇難了!


當時余純順的遺體,已經嚴重起泡變形,強烈的異味讓人在十幾米外都不能忍受!隨行法醫是忍著強烈異味就地解剖了遺體,然後再就地起墓、埋葬的!50度氣溫下,即使有直升機在旁邊,也不可能把遺體帶回來!


若在1980年6月16日或者17日,真的有人用刀襲擊了彭加木先生,那麼遺體會在18日就嚴重腐敗,氣味可能方圓百米都會聞到!這不是隨便弄堆淺淺的沙子,就會掩蓋住的。


6月19早晨,部隊的送水直升機就到達了科考隊的停留點,沒有發現什麼異常和異味!而在隨後的大搜尋中,曾經有出動警犬的記錄。雖然警犬在沙漠中的搜索能力大打折扣,但還不至於「鼻塞」到連附近有一具淺埋在砂礫中的,高度腐敗的遺體都找不出來的地步。



當時的氣候,即使彭加木先生真的是被人所害,也根本不可能變成遺體仍然基本完整,仍然有皮膚和其他軟組織存在的乾屍!只有冬季,才是到羅布泊「尋寶」的黃金季節。建國後在羅布泊先後報失蹤的人員,有幾十人,而目前發現的乾屍加骷髏,不到十具!


即使彭加木在6月17前後遇害,也不會變成乾屍。還有另外一個因素。那就是,羅布泊地區,夏季是有蒼蠅的!


筆者曾經到過羅布泊,發現夏季的蒼蠅特別大!而蚊子?由於當地極度缺水,非常罕見,即使偶爾有一兩隻蚊子,也是有氣無力的狀態。當然,北疆阿勒泰地區的沼澤地帶,夏季蚊子可以多到吃人!但這裡只說羅布泊的蒼蠅。


現在的羅布泊,其實比1980年的羅布泊還荒蕪。因為1980年,當地的水源剛剛斷絕,在一些河床地帶,仍然有一些耐旱植物生長,這從當年尋找彭加木的照片,可以明顯的看出來。而現在彭加木紀念牌附近,已經一點地表植物都不見了。



現在羅布泊還有蒼蠅!那麼1980年,出現蒼蠅的可能性更大!蒼蠅是最喜歡腐敗的氣味和遺體的。而在夏季,遺體哪怕被一隻蒼蠅接觸,那後果也不可收拾!蒼蠅會很快在遺體上產卵,後面會發生什麼情況,可想而知!說到這些內容,可能會引起讀者的不適。但本著科學求實的精神,這是法醫學的基本常識!法醫甚至可以從蒼蠅卵的演化狀態,研判出屍體的真正死亡時間。


即使在羅布泊,一旦遺體被蒼蠅接觸,那麼包括皮膚在內的軟組織,都將在幾個月後蕩然無存!最終只剩下一堆白骨!只有冬天在羅布泊死亡的遺體才能變成乾屍!因此只有冬天的羅布泊,才沒有蒼蠅!

第二個證明沒有發生刑事案的證據,更是鐵證!其重要性超過任何其他的人證、物證!


(未完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口談兵 的精彩文章:

殲20已列裝中國最強作戰部隊 — 航空兵開始組建大旅
輝煌了再輝煌 預測2018年十大軍事科技(三)

TAG:刀口談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