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再談「回歸匠心」 ■王 賓

再談「回歸匠心」 ■王 賓

再談「回歸匠心」

■王 賓

近日,筆者在《書法報》讀到一篇名為《回歸匠心》的文章,感覺立意很好,但文中有些論點闡述模糊,概念不清,其中有些觀點筆者的理解也略有不同,故撰此文加以補充和說明。

一、觀點相同加以補充說明之處

《回歸匠心》一文的作者提出匠心優於匠氣,筆者表示認同,但該作者對「匠心」和「匠氣」這兩個關鍵詞語的闡釋模糊,筆者在此略作補充,並加以詳細說明。

(一)何為「匠」?

要想明白匠心與匠氣的區別,首先要知道何謂「匠」。「匠」是會意字,從「匚」,盛放工具的筐器,從「斤」(斧)。外框「匚」意為可以裝木工用具的方口箱子,其中的「斤」字代表斧頭,因此在古代只有木工才稱其為匠,「匠」字本義就是木工,亦稱木匠,到後來,具有專門技術的人才統稱為「匠」,《韓非子·定法》有云:「夫匠者,手巧也,而醫者齊葯。」「匠」字有三個基本含義,其一是指有手藝的人,如「匠人、木匠、畫匠」等;其二有靈巧、巧妙之意,如「獨具匠心」;其三是指具有某一方面熟練技能,但平庸板滯,缺乏獨到之處,如「匠氣」。

由於「匠」有三層不同的基本含義,其與不同的「後綴」搭配,含義必然有所不同,如「匠心」與「匠氣」就是一對截然不同的詞語。

(二)何為「匠心」?

張祜《題王右丞山水障》詩中有:「精華在筆端,咫尺匠心難。」此句中「匠心」正是我們要談的匠心,猶言「造詣」,是指在文學藝術方面具有創造性的構思。該詞來源於「宗匠」的引申義,宗匠是指造詣高深、為世人所宗仰的巨匠。與匠心有關的詞語有「匠心獨運、匠心獨妙、獨具匠心」等。從這些詞的詞義來看,大都是形容一個人心思敏捷、獨具創新的褒義詞。

(三)何為「匠氣」?

談及匠氣,首先要說明氣在書法領域的運用。氣的批評標準始於南朝,根據不同書體以及多種書法風格之中氣的不同,欣賞者即藝術接受者的審美經驗、審美趣味都有所差異,常將氣與其他詞配合使用,從而更加明確藝術欣賞者對美感的傾向性。在形容書法之氣時,我們一般將各種氣大體分為兩類:一類貶義,一類褒義。如王羲之書有「喜氣」,徐浩書有「怒氣」,李白書有「仙氣」,顏真卿書有「嚴正之氣」,歐陽詢書有「英俊之氣」,蘇東坡書有「豪傑之氣」,這些氣皆為褒義之氣。

貶義之氣,劉熙載《藝概》中說得很明確:「凡論書氣,以士氣為上。若婦氣、兵氣、村氣、市氣、匠氣、腐氣、傖氣、俳氣、江湖氣、門客氣、酒肉氣、蔬筍氣,皆士之所棄也。」該句中,也提及「匠氣」。匠氣,是針對某種藝術創作上的感觀效果的描述,即工匠們對工藝器具及樓宇建築進行雕鑿、堆砌等所顯示出來的直觀感受。「匠氣」常被用來比喻詩詞文章過於追求辭藻堆砌、精雕細刻,寫字作畫四平八穩、呆板刻意,這樣一來便有失創作內容的生動和靈轉。故「匠氣」為士大夫所棄之氣,學書切不可有匠氣,有之則不免流俗。黃庭堅指出:「余嘗言,士大夫處事可以百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醫也。」故匠心優於匠氣。

二、觀點不同之處

其一,《回歸匠心》作者提出「技是藝的基礎,無技之藝,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的觀點。技術是做藝術必不可缺的基本條件之一,「技」是藝術語言,它只是表達藝術的手段方式,而並非藝術的基礎。就書法藝術而言,其基礎分為兩個方面,從創作主體的角度來說,書法藝術的基礎是一個人的品性、情操和學識修養;從創作客體以及書法本體的角度來看,它是以整個中國文化大背景為土壤和根基,其中包括哲學、宗教、倫理等。

其二,是該文作者提出:書法家需要先臻於技,才能游於藝。筆者認為技與藝二者不是先後關係,而應該是並列關係。藝既包括「技」,也包括創作主體的學識修養。無論何種藝術門類,其「技」從不熟練到熟練掌握是有時間跨度的,而一個人的學養、品格是需要窮極一生去追求的,如果等技術過關了再去追求藝術的層次,去追求學養、品格等,豈不是本末倒置?劉熙載認為書家不僅要書內求書,而且要書外求書,注重個人品性、情操和學識的修養。清張式《畫譚》指出:「學書畫當先修身,身修則心氣和平,能應萬物。未有心不和而能書畫者。讀書以養性,書畫以養心,不讀書而能臻絕品者,未之見也。」作者「先臻於技,才能游於藝」的觀點看似合理,實則舛誤,中國書法如果這樣發展下去,必將會出現更多的諸如「世界第一」「中國書法泰斗」「與王羲之齊名」等俗人,俗的根本不在於技法的不成熟,究其根本是學養和品格的缺失所致,這樣看來,「技」與「學養」「品格」相較,孰重孰輕就不言而喻了。

書法通過筆墨表現心志,它以漢字為載體,藉助豐富的筆法,變換出千姿百態的形象,體現出繁複紛呈的個性,因而書法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技法的精熟。然而就書法而言,書法作者的學識修養和品格修為遠遠重要於技法,正如黃庭堅所言:「學書須要胸中有道義,又廣之以聖哲之學,書乃可貴。若其靈府無程,政使筆墨不減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回歸匠心」的提出,正是對書壇存在浮躁的溫馨提醒,看似簡單的四個字,卻一語中的,直戳當代書法人的要害,也給那些為了名與利而一味跟風者,以及學養品格缺失的所謂的書法作者們以警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報 的精彩文章:

陳芹草書《自書詩冊》 ■李金豹
王登科書法作品集評

TAG:書法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