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千里之行 始於足下

千里之行 始於足下

有些時候,你想睡,但往往弄到很晚

原本你想好去做的事情

結果又莫名其妙的懶得去做了

....

你很可能得了「拖延症」

學名叫做「Procrastination」

Procrastination的形成

1、一個人認為自己5天之內可以做完一件事情,所以在離deadline還有15天的時候一點不著急,直到最後只剩5天了才開始。

2、這種緊迫感和焦慮往往促發人的鬥志,會讓自己覺得,自己只有在壓力狀態下才有做事情的狀態。

3、最後拿到成績的時候,成績往往不是很差,這樣子就強化了自己最適合在deadline之前短期高壓的狀態下工作的心態,並且對以後的行為不斷進行自我暗示。

Procrastination的幾種類型

心理學家整理出了生活中最常見的拖延症患者,大約分為以下四大類型:

- 想要拼到最後一刻的衝刺者

- 對結果懷有恐懼的逃避者

- 選擇困難者

- 容易分心、愛尋求刺激的人

心理學家東布羅夫斯基說:拖延的本質是什麼?一場和自我的戰爭。新的自我一日找不到,就一日不能坦然面對世界,連帶著身體也跟著倒霉。

Procrastination的歸因

1、時間越多越想拖——延時折扣

一項研究中發現,在「馬上獲得83美元」和「等待三個月但能獲得100美元」這兩個選擇中,人們更願意選擇立即拿到83美元,而不是等待三個月獲得更大的回報。

由此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個體會選擇拖延——即使完成事件可以帶來一定的回報,但是當事件沒有完成的時候,事件完成所帶來的價值對於個體來說是一個延遲獎勵,這也就意味著事件的主觀價值在個體心中可能有所折扣。

2、拖延的最簡單原因——痛苦規避

其實,除了主觀價值感之外,影響我們要不要做某件事還有一個最簡單、直接的因素——這件事情是否需要我們大量投入精力。

在遇事時,人們通常會選擇一種較簡單的任務,而不是一個複雜的困難任務,因此人們對一個活動的預計投入越大,越可能會拖延他們。研究表明人們的確會傾向於選擇推遲那些令人不愉快的活動。

2、為了更好而拖延——完美主義

有些人習慣把事情結果簡單粗暴地分為完美的和失敗的,我們經常把這樣的人稱為完美主義者。生活中有很多具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

在事件計劃—執行中,完美主義傾向的人往往期望所有準備就緒之後再開始執行,如果不完美,那麼就不能開始。這種全或無的心態會阻礙個體開始任務。

Procrastination的解決方法

1. 想像拖延的後果——期末才要交的報告,請想像你已經到了交報告的當天。因為拖到最後一刻而心急如焚的你,已經整晚沒睡了。

2. 進行適當的自我對話——積極地進行心理暗示,「我知道如果我勇敢面對困難,工作兩小時就休息,也許會在短期內讓我產生焦慮,但是長遠來看,我會比現在感覺好得多。」

3. 五分鐘起步——開始做一件事時,先給自己5分鐘的起步時間,比如先開始讀一頁書,開始背10個單詞,別計較效率。

4. 全身投入——以聽課為例:與老師有眼神交流、聲音回答的時候,你更加專註、更加高效。

5. 把工作分解——把複雜的困難任務分解成幾個小任務,減少事件預期帶給我們的痛苦。

GIF

對於拖延症

小家就介紹到這裡了哦

至於怎樣克服它

就看你的啦

加油哦

讓拖延症無所遁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中大社區之家 的精彩文章:

wuli美科,春季賞花啦!

TAG:華中大社區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