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恭迎釋迦牟尼佛出家日 您出家是娑婆世界最大的福報!

恭迎釋迦牟尼佛出家日 您出家是娑婆世界最大的福報!

恭迎釋迦牟尼佛出家日

2018年3月24日

戊戌年二月初八

是佛教創始人


對於每一個佛弟子來說

這是值得永遠紀念的一天

佛陀的出家是娑婆世界最大的福報

他引領我們走向覺悟解脫的彼岸

蘇彌陀隱士(佛陀前世)以身做路供養燃燈佛

皇后摩訶摩耶夜夢白象,佛陀入胎

佛陀出生

悉達多太子出家因緣

唯有出世行大智,乃能厭離此五欲。

眾生多有煩惱患,佛陀為作大醫王。

釋迦牟尼佛,佛教創始人,姓喬達摩,名悉達多,古印度迦毗羅衛國凈飯王之子,出家前,在宮廷享受錦衣玉食,過著不知人間疾苦的生活,但在一次出門遊行中,卻發現和宮中不同的世間百態:

他看到人們因衰老而形容枯槁,步履蹣跚;

因患病而備受折磨,奄奄一息;

因親人死亡而陰陽兩隔,悲痛欲絕;

他看到有情為生存互相殘殺,弱肉強食……

太子從現實的人生中目睹了生命的真相,感受到生命面對死亡時如此的脆弱和無力,這一切,讓生性仁慈的王子哀痛不已,並深切體會到榮華富貴的短暫和虛幻。

正當悉達多太子對人生感到迷茫,不知何去何從時,遇到了一位出家沙門,從他的身上太子看到了生命的希望所在,看到了熄滅痛苦,超越生死的希望——那就是修行。

《方廣大莊嚴經》中記載:太子出北門,遇到天人所化的比丘,便下車作禮問出家利益。

比丘答言:「我見在家生老病死一切無常,皆是敗壞不安之法,故舍親族處於空閑,勤求方便得免斯苦。我所修習無漏聖道,行於正法調伏諸根,起大慈悲能施無畏,心行平等護念眾生,不染世間永得解脫,是故名為出家之法。」

太子聞後欣喜,贊言:「善哉!天、人之中唯此為上,我當決定修學此道。」

佛陀出遊看到世間病人、死者、老人和修行者。

別離妻子,離開王宮。

佛陀自剃鬚發。

在這樣的心路歷程下,悉達多太子選擇了出家。於是在深夜,別離了睡夢中恩愛的妻子,別離了父母,不忍說再見,卻飽含對生命解脫,對生命緣起真理探尋的決絕,離開了迦毗羅衛國。

太子從頭上把寶冠拿下來交給侍者,聲淚俱下:「請你呈奉給我的父王,並且代我轉達給他:為了要救拔一切苦惱的眾生,我不是為求生天的快樂,我也不敢忘懷父王的大恩,我是為了斷除憂悲苦惱而出家,希望父王千萬不要因與我別離而悲傷!無常沒有定期,死亡在我們出生的一剎那,就已跟隨而來。所以趁這短暫而強壯的時候,我決定來探求真理,出家修行。」

修習苦行

牧羊女蘇雅塔供養乳粥

夜睹明星 悟道成佛

這是悉達多對以往生活的徹底告別,他放棄了王位,放棄了家庭,放棄了世人夢寐希求的一切奢華享受,將隨身衣物讓車夫帶回,剃除鬚髮,托缽遊行,開始一無所有的修道生涯!

太子遍訪名師,六年苦修,經歷了種種難以想像的痛苦,結果心身衰竭卻未能找到解脫生命的方法,於是太子放棄苦行尋找新的修行方法。最後在伽耶村畢缽羅樹下,入諸禪定四十九日後,破曉時分,豁然大悟,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終證無上菩提。

《妙法蓮華經》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凈故,出現於世。」

兩千多年來,

多少人追隨佛陀修道出家,

出家的功德到底是什麼?

《文殊師利問經》

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一切諸功德不與出家心等。何以故。住家無量過患故。出家無量功德故。

佛告文殊師利如是如是。如汝所說。一切諸功德不與出家心等。何以故。

住家無量過患故。出家無量功德故。

住家者有障礙。出家者無障礙。

住家者攝受諸垢。出家者離諸垢。

住家者行諸惡。出家者離諸惡。

住家者是塵垢處。出家者除塵垢處。

住家者溺欲淤泥,出家者離欲淤泥。

住家者隨愚人法。出家者遠愚人法。

住家者不得正命。出家者得正命。

住家者多怨家。出家者無怨家。

住家者多苦。出家者少苦。

住家者是憂悲惱處。出家者歡喜處。

住家者是惡趣梯。出家者是解脫道。

住家者是結縛處。出家者是解脫處。

住家者有怖畏。出家者無怖畏。

住家者有彈罰。出家者無彈罰。

住家者是傷害處。出家者非傷害處。

住家者有熱惱。出家者無熱惱。

住家者有貪利苦。出家者無貪利苦。

住家者是憒鬧處。出家者是寂靜處。

住家者是慳吝處。出家者非慳吝處。

住家者是下賤處。出家者是高勝處。

住家者為煩惱所燒。出家者滅煩惱火。

住家者常為他。出家者常為自。

住家者小心行。出家者大心行。

住家者以苦為樂。出家者出離為樂。

住家者增長棘刺。出家者能滅棘刺。

住家者成就小法。出家者成就大法。

住家者無法用。出家者有法用。

住家者多悔吝。出家者無悔吝。

住家者增長血淚乳。出家者無血淚乳。

住家者三乘毀訾。出家者三乘稱嘆。

住家者不知足。出家者常知足。

住家者魔王愛念。出家者令魔恐怖。

住家者多放逸。出家者無放逸。

住家者是輕蔑處。出家者非輕蔑處。

住家者為人僕使。出家者為僕使主。

住家者是生死邊。出家者是涅盤邊。

住家者是墜墮處。出家者無墜墮處。

住家者是黑暗。出家者是光明。

住家者縱諸根。出家者攝諸根。

住家者長憍慢。出家者滅憍慢。

住家者是低下處。出家者是清高處。

住家者多事務。出家者無所作。

住家者少果報。出家者多果報。

住家者多諂曲。出家者心質直。

住家者常有憂。出家者常懷喜。

住家者如刺入身。出家者無有刺。

住家者是疾病處。出家者無疾病。

住家者是衰老法。出家者是少壯法。

住家者為放逸死。出家者慧為命。

住家者是欺誑法。出家者是真實法。

住家者多所作。出家者少所作。

住家者多飲毒。出家者飲醍醐。

住家者多散亂。出家者無散亂。

住家者是流轉處。出家者非流轉處。

住家者如毒藥。出家者如甘露。

住家者愛別離。出家者無別離。

住家者多重痴。出家者深智慧。

住家者樂塵穢法。出家者樂清凈法。

住家者失內思惟。出家者得內思惟。

住家者無歸依。出家者有歸依。

住家者無尊勝。出家者有尊勝。

住家者無定住處。出家者有定住處。

住家者不能作依。出家者能作依。

住家者多嗔恚。出家者多慈悲。

住家者有重擔。出家者舍重擔。

住家者無究竟事。出家者有究竟事。

住家者有罪過。出家者無罪過。

住家者有過患。出家者無過患。

住家者有苦難。出家者無苦難。

住家者流轉生死。出家者有齊限。

住家者有穢污。出家者無穢污。

住家者有慢。出家者無慢。

住家者以財物為寶,出家者以功德為寶。

住家者多災疫。出家者離災疫。

住家者常有退。出家者常增長。

住家者易可得。出家者難可得。

住家者可作。出家者不可作。

住家者隨流。出家者逆流。

住家者是煩惱海。出家者是舟航。

住家者是此岸。出家者是彼岸。

住家者纏所縛。出家者離纏縛。

住家者作怨家。出家者滅怨家。

住家者國王所教誡。出家者佛法所教誡。

住家者有犯罪。出家者無犯罪。

住家者是苦生。出家者是樂生。

住家者是淺。出家者是深。

住家者伴易得。出家者伴難得。

住家者婦為伴。出家者定為伴。

住家者是罾網。出家者破罾網。

住家者傷害為勝。出家者攝受為勝。

住家者持魔王幢幡。出家者持佛幢幡。

住家者是此住。出家者彼住。

住家者增長煩惱。出家者出離煩惱。

住家者如刺林。出家者出刺林。

文殊師利。若我毀訾住家讚歎出家。言滿虛空說猶無盡。文殊師利。此謂住家過患出家功德。

鹿野苑度化五比丘

象王帕里雷亞卡供養佛陀

佛陀入涅槃前,卧於娑羅雙樹下的場景

經綸所贊出家功德

在家之人多諸煩惱,父母妻子恩愛所系。常思財色,貪求無厭,得時守護,多諸憂慮。流轉六趣,遠離佛法。當作怨家惡知識想,應厭家垢,生出家心。無有在家修習無上菩提之道,皆因出家得無上道。——郁伽長者經

以一日一夜出家故,滿二十劫,不墮地獄餓鬼畜生,常生天人,受福自然,最後人中,生富樂家,財富珍寶具足。——出家功德經

居家生業,種種事務,若欲專心道法,家業則廢;若欲專修家業,道事則廢。不取不舍,乃應行法,是名為難。若出家離俗,絕諸忿亂,一向專心,行道為易。——大智度論

設滿恆沙界珍寶供養佛,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靜。——大寶積經

若放男女,若放奴婢,若聽人民,若自己身,出家入道者,功德無量……是故佛說出家功德,高於須彌,深於大海,廣於虛空。——賢愚因緣經

若復有人歸佛出家,功德有十。云何為十?一遠離妻室,二染欲不貪,三愛樂寂靜,四諸佛歡喜,五遠離邪魔,六近佛聽法,七遠離三惡,八諸天愛敬,九命終生天,十速證圓寂。如是十種功德,歸佛出家獲如斯報。——分別善惡報應經

若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一日一夜出家修道,二百萬劫不墮惡趣,常生善處受勝妙樂,遇善知識永不退轉,得值諸佛受菩提記,坐金剛座成正覺道。然出家者持戒最難,能持戒者是真出家。——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佛告文殊師利:如是,如是!如汝所說。一切諸功德,不與出家心等。何以故?住家無量過患故,出家無量功德故。住家者有障礙,出家者無障礙;住家者攝受諸垢,出家者離諸垢;住家者行諸惡,出家者離諸惡;住家者是塵垢處,出家者除塵垢處……——文殊師利問經

聽人出家,若自出家,功德最大,以出家人,以修多羅為水,洗結使之垢,能滅除生死之苦,為涅槃之因;以毘尼為足,踐凈戒之地,阿毘曇為目,視世善惡,恣意游步八正之路,至涅槃之妙城。以是義故,放人出家,若自出家,若老若少,其福最勝。——賢愚經

聞說出家心生歡喜,功德無量譬喻不及,出家之利,高於須彌,深於巨海,廣於虛空。所以然者?由出家故方得成佛,三世諸佛未有不因舍家出家成佛者也。——菩薩本生鬘論

居家憒鬧,多事多務,結使之根,眾惡之府,是為甚難;若出家者,譬如有人出在空野無人之處,而一其心,無思無慮,內想既除,外事亦去去。——大智度論

吉 日 殊 勝

值此九界導師釋迦牟尼佛出家之日,我們虔誠祈禱、供養佛陀。願國泰民安,正法久住,佛光普照,廣度眾生,自利利他!吉祥圓滿!

關注騰訊佛學 長享智慧清流

本文整理自網路,內容僅作公益性分享。

若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佛學 的精彩文章:

聽了那麼多 你還不去做?
蕅益大師:少年清閑 是不祥事

TAG:騰訊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