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花少》停播,《歌手》或不再有,無須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花少》停播,《歌手》或不再有,無須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文丨玖肆

22日下午,#花兒與少年停播#在微博上熱搜,原因在於粉絲在上一季花少總導演吳夢知微博下留言期待下一季,吳夢知回復:「沒有了,勿念。」

無獨有偶,《歌手》元老+靈魂人物洪濤老師在微博感慨「能做這樣的節目是人生的幸運!也許再也沒有了,珍惜。」

《花兒與少年》系列節目已經做了三季,《歌手》系列節目已經做了六季,然而這兩檔「綜N代」老牌綜藝,最終還是要向觀眾說再見。消息一出,節目的忠實粉絲便開始哀嚎。或許,王牌綜藝命不久矣,且看且珍惜吧。

說再見不再見,是「現象級」綜藝的必經之路?

隨著觀眾對節目審美需求的更迭,綜藝節目類型不斷垂直細分,而《歌手》《花兒與少年》這類季播綜藝隨著「資歷」的增長,說再見、不再見,在未來也是必然結果。其實,這並非是我國綜藝市場唯一面對的問題,算是一個普遍的現象。

韓國MBC電視台製作的《我們結婚了》,以藝人「假想結婚」為賣點的實境真人秀節目,於2008年開播,2017年停播,共播出300多期。在過去的十年里,《我們結婚了》也一直處在爭議的中心,每對CP短則半年,長則2年的節目拍攝,嘉賓期間被媒體爆出戀愛緋聞,同時還多次被爆出的「台本策劃」和「辱罵爭議」,使得觀眾對節目的好感度直線下滑,外加明星夫婦真實婚姻真人秀《新婚日記》收視衝擊,最終以停播告終。

當然,也有節目宣布停播之後再度復播的。比如,現象級大IP《美國偶像》第十六季近日回歸。Fox在2016年取消了該項目,這一節目是ABC在激烈的競爭中,力壓《美國偶像》老東家Fox獲得該節目的播出版權。

除了節目版權方主動停播節目,也有因製作團隊與播出平台之間的矛盾引發的節目停播。已經播出十三年的韓國國民綜藝《無限挑戰》在去年9月,因韓國MBC電視台大規模罷工而停播。

如今復播之後,《無限挑戰》將在本月31日迎來終映,而之後的播出安排尚未確定。前段時間停播的《金星秀》或將在網路復播,而之後《花兒與少年》這一IP被重新利用,說不定也有可能。

相對而言,我國的季播綜藝相對較晚,「現象級」綜藝數量相對有限,如今卻是「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盛極必衰似乎是每檔現象級綜藝必經的道路,或許見好就收是退出熒屏最合適的方式吧!

網台相爭,眾多因素促成「再見」

縱觀近年綜藝市場,類似於《歌手》做了五、六季的節目並不多。稍作盤點,基本上還是季播節目剛剛興起之時,出現的幾檔現象級綜藝,由台轉網的《爸爸去哪兒》做了五季,《奔跑吧兄弟》系列和《奔跑吧》系列一共做了五季,第六季已經開始錄製,將在四月播出;《中國好聲音》系列和《中國新歌聲》系列一共做了六季,《中國新歌聲3》也在籌備當中。

如今,綜N代節目最大的問題是節目創新後勁不足,觀眾審美疲勞,收視疲軟。就拿停播的《花兒與少年》來說,第三季豆瓣評分7.5分是最高的,網播量達到20億,但收視率相對慘淡,最低只有0.3。

而《中國好聲音》《中國新歌聲》系列節目收視對比差異更大,《中國好聲音》第一季低開高走,收視最高可達6.101%,收視份額最高可達29.47%;而《中國新歌聲2》節目收視卻是高開低走,首播收視最高,收視率也不過2.604%,收視份額10.34%。而今年將播出的最新一季能否逆襲,則有待觀望。倘若新一季不能反轉提升,估計也離SAY GOODBYE也不遠了。

綜藝陷入同質化的尷尬是如今所面臨的局面。當一檔《歌手》的現象級綜藝節目出來,其他同質的歌手相關競演節目,諸如《全能星戰》《耳畔中國》等,除了讓觀眾產生審美疲勞,還會讓歌手相關資源枯竭;當一檔《嚮往的生活》慢綜藝出現的時候,一系列打著「慢綜藝」旗號的節目就接踵而來。

而湖南衛視在拒絕同質化這一點上還是把控很嚴格,湖南衛視前總監張華立曾在接受採訪表示:「我跟我們的內容策劃人員包括湖南衛視的人,都講過這個道理:不允許去做別人做過的節目。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曾被我批評得很厲害的節目《全員加速中》,絕對不允許做了。湖南衛視、湖南廣電永遠要做自己的,絕對不能跟風,跟風就是死路一條。」

網綜市場的繁榮相對而言一定程度上擠壓了台綜的招商市場空間。如今,網綜的招商額度越來越大,稍作盤點,《奇葩說4》招商金額達4億,《爸爸去哪兒5》達5億,《這就是街舞》招商6億,而《熱血街舞團》招商6.5億,達到目前網綜之最,據傳《明日之子》第二季的招商被爆預計超7億,如此龐大的招商體量,對台綜市場產生一定的衝擊,甚至有些綜藝最終不得不無冠名「裸奔」播出。

任何一個綜藝IP都是有生命周期的,只是長短而已,而同質化、收視低迷、招商不利、節目資源枯竭其中任何一個因素都有可能成為壓垮節目的最後一根稻草。

優雅退場,無須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花兒與少年》是在戶外真人秀大火的形式順時而出,而如今綜藝市場風向標早已轉變,戶外真人秀式微,已不再是觀眾眼中的「香餑餑」,順時退出也是明智之舉。而對於《歌手》這檔節目,連續做六季,洪濤曾在開播時淚灑現場,向觀眾道歉:「我只能說我儘力了。有很多網傳的大家期待的歌手,我們真的在儘力(邀請),我只能這樣說。」歌手資源枯竭已然明顯,這或許也是洪濤發微博感慨「也許再也沒有了」的原因之一。

一檔「現象級」綜藝的退場,也意味著新的「准現象級」綜藝節目或將粉墨登場。就看湖南衛視近年綜藝發展,儘管《爸爸去哪兒》《變形計》台轉網、《全員加速中》《花兒與少年》停播,但並未影響湖南衛視綜藝節目的整體發展,在這些現象級IP之後,依然又出現了《真正男子漢》《聲臨其境》《嚮往的生活》等新品類的重量級IP,走在行業創新前列。

聊完「現象級」綜藝,再回顧國內的一些常規長壽綜藝,《快樂大本營》如今走過二十一個年頭,《天天向上》也到了第十個年頭,《魯豫有約》已有十七年。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他們也會像常規節目《康熙來了》宣布停播,亦或者以其他形式開始新的旅程。

優勝劣汰這一原則在任何行業都是通用的,無論是「現象級」還是常規的綜藝節目也是有相對生命力的,待到說再見時,也無須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畢竟,優雅地退出,留在回憶里才是最好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娛 的精彩文章:

《二十四小時3》再立「絲綢之路」大背景,但尬演的「連續劇式真人秀」還有多少可看之處?
首檔短視頻脫口秀《一郭匯》有料、有腔調,或是短視頻行業轉型升級的新風口

TAG:清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