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無聲之處卻是詩:著名中國畫大師張金林作品解析

無聲之處卻是詩:著名中國畫大師張金林作品解析

張金林作品被湖北美術館收藏

3月17日至4月8日,2018"張金林中國畫全國巡迴展-湖北展在湖北美術館火爆展出。此次展覽除了開幕儀式規模盛大,迄今已有6000多人前往觀看展覽,可以說是開春荊楚第一大展。

此次畫展,是張金林在全國舉行了9次大型畫展之後,第一次在湖北本土舉行畫展。

規模盛大的畫展啟動儀式

張金林,1948年生,湖北中國畫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書畫專業委員會理事、國家一級美術師。

1999年,與關山月、宋文治、劉大為等創作《萬里長江圖》,奉送澳門;2002年,被國家人事部授予「中國畫傑出人才獎」;2006年,獲中國美術傑出畫家提名展,作品入編《走進經典—當代中國著名畫家文獻叢書》;2008年,被評為《2008當代最具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的畫家》;2010年,其作品入編《當代書畫研究——中國花鳥畫大家》;2011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張金林畫集》;2012年入編西冷印社《當代畫壇領軍人物》。

著名畫家周韶華在展覽現場

2007年起至今,張金林已在北京、遼寧、山東、安徽等地舉行9次大型畫展。

此次展覽,共展出了張金林的80多幅作品,讓人看到了一個非常驚喜的張金林。在展覽現場,許多直言張金林是在4年前的一場重病之後,在水墨探索方面發生了蛻變,這種蛻變既是對自我的一種超越,也是對故地生理習性的超越。

春風楊柳萬千條

張金林作品首先打動觀眾的或許是來自形式上的,在初見的一瞥時還帶有西方表現和物派的影子,但那僅是表面的,藝術家可以在或簡單或繁複或張揚中呈現心胸和底蘊,而有的觀者卻往往難以在隨性中讀出豐厚。因此很多當代創作都相對「熱鬧的精緻」,而在這其中的張金林是個異類,他的眼界和內在邏輯十分廣泛,但他把思考都壓縮到最質樸的形式中,亦或反之如同現成品般不見一點雕琢的痕迹。

桂魚

但在儘力消除僵硬物像的痕迹中,藝術家實際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最後呈現出稚拙而真實的表達,這需要對「物」有滲入內里的、極為苛刻的理解和詮釋,甚至對其精神進行剖析,才能得到的通達透徹。因此當你深入了解他的創作過程、細節以及理念架構時,就會被他作品背後的支撐所震撼,形式反而不值一提。

黑白之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路芳華 的精彩文章:

TAG:一路芳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