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碑古園古文!帶你探尋保定神秘千年古鎮!

古碑古園古文!帶你探尋保定神秘千年古鎮!

從遂園古碑了解遂城古鎮歷史信息

一、重修毘盧寺碑

立於大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距今541年。

遂城迺古墟也 原遂州之治郡 曰鮑州隸保定路建置州城 創肇之端 去世寖遠 建置忪革 遭於兵燹 皆去其誌 弗能識詳 故老相傳 僅誌其畧 其地西北達於雲朔易水 東鄰安肅清苑 其城通於雲逵 以啓東南二閫 未達衢遠 以塞西北二門 持外名二門 於村曰廣門鷹門 以定四數 於內原設三街六市 所轄三鄉八莊五十四村 城市井廛 項背相望 民居輻輳 雞犬相聞 戰國時李牧備邊酋跓蹕於茲 宋時楊景禦 儼狁藩屏 元末 遭兵衆 多徒竄 於是迄我

上邊這段碑文。是古人在500多年前對遂城歷史的考證。文中提到遂城以前叫遂州歸保定路管轄。遂城西北到達易水 ,在城的東邊有安肅和清苑。廣門和雁門是遂城西北的兩個外卡,戰略要地。當時遂城裡邊有三街六市,管轄三鄉八庄五十四村,比現在可大多了。戰國時李牧在這兒守護邊關。宋朝時,楊景禦在這裡抵抗少數民族的入侵。

碑文中提到在洪武六年,也就是公元1373年,將遂州改為了遂城併入安肅版籍。

當時遂城的古剎梵宇有五個,東曰真覺 南曰興國 西名景緻 北名天寧 城中曰毘盧。遂城之繁華,可見一斑。

修建的毘盧寺佔地五畝,用時九年,工程浩大。修的怎麼樣呢?還需要用碑文中的描述:山門殿堂僧舍廚庫 黝堊琢礱之奐然 歧翼翬飛之輪美 粧嚴塑像悉皆完成。當中這兩句對煥然一新美輪美奐二詞的比喻,還是古文表述的精彩。

碑文的書丹者,(也就是寫好的文章,抄錄到石碑上的人)鄭臻,或是後兵部尚書鄭洛曾祖。

二、重修遂城北極祐聖觀碑 見上圖

此碑立於大明萬曆七年(公元1579年),據今439年。此碑的撰文 書丹 篆額 三人都是遂城人。

賜進土通議大夫總督宣大山西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遂人鄭洛撰

賜進士文林郎陝西西安府興平縣知縣遂人劉騰霄書

賜進士文林郎山東東昌府博平縣知縣遂人鄭材篆

撰文者鄭洛,可是遂城最有名的歷史人物,當時49歲,官居正三品。篆額者鄭材是鄭洛的兒子。

鄭洛,作為遂城第一歷史名人很有必要讓讀者詳細了解一下。進入下邊鄭洛 百科鏈接,看一看。

碑文對遂城的歷史一筆帶過:遂城古武遂州稱雄鎮焉北墉之巔。

碑文主要對北極佑聖觀和真武廟關係和歷史沿革進行了考證。對興祠建廟警示鄉人的作用表述頗多。

碑文的一大亮點就是提到了遂城八景:先叔大父松崖公所撰遂城八景略 其一 北極層觀 觀名祐聖 蓋宋帥楊公彥郎所始建 。這說明遂城八景的概念在明朝就已經有了。

三、重修遂城三義廟碑 見上圖

立於大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據今181年。

碑文主要敘述了重修三義廟的緣由和過程。 通過碑文透露出,遂城內不但有水流,而且蜿蜒曲折不止一條,並符合風水學。部分原文如下:(為了好讀懂這次用簡體字)

吾遂界街之中,北五十一步有關帝廟座街西,南六十三步有三義廟坐街之東,勢若兩峰遙相對峙,惟廟以義名,其神聖之尊不待言。推古人立廟之初心,所以示鄉人崇尚禮義也。且關帝廟南為西巷,水東流而注西。三義廟北為東巷,水西流而注東。若兩藉之,以為一村關鑰,使不泄其氣,鄉人利賴於此矣。

碑文對遂城人性情有句描述精彩:夫天下事,知當為而不為者,大率吝與餒之故,吾遂人當不至是。

碑文中有一段奇事,就是兩個人晚上做了一樣的夢,原文:孔姓名繼善 劉姓名文者 入吾齋曰 我二人昨夢神人示吾等重修三義廟。

四、創建三義廟碑 見上圖

此碑風化嚴重,從僅能辨識文字中,推算立碑於明嘉靖二十年左右(約公元1541 年),距今約477年。

石碑背文 司苑局右副使 (明朝有二十四衙門,含十二監、四司、八局。司苑局即是其中一局)

在歷史長河中,有時候幾十年前的事都需要考證,而我們有幸通過這四座古碑,看到幾百年前遂城古鎮的歷史文化風貌。

有時間你也來遂園中,感受一下這份歷史的滄桑與厚重吧!

作者:朱紅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徐水吧 的精彩文章:

保定徐水:一起穿越到宋朝

TAG:徐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