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金融詐騙成消費者受害重災區!辨別投資陷阱請務必掌握這3點

金融詐騙成消費者受害重災區!辨別投資陷阱請務必掌握這3點

【金融詐騙越來越多的原因】

總結下來有兩點:

一是隨著金融市場的開放以及互聯網的普及,給犯罪分子提供了便捷的工具;

二是法律上存在很多的空白點,由於定罪量刑的法規並不完善,導致犯罪的成本少之又少。

舉個例子:某資產管理公司詐騙吸納資金600萬元,有470萬未償還,但是管理層最高量刑才有期徒刑9年,最高處罰金額僅30萬元。

【金融詐騙常用的手段】

不法分子的觸角已經涉及到證券、期貨、保險、基金等多個領域,他們常常利用人性的弱點,設計各種各樣的套路,來誘騙普通人上當,自己卻拿著受騙人的錢在外面逍遙自在。一般來說,金融詐騙常用的有下面三種手段:

一、承諾高額回報

為了吸引群眾上當受騙,犯罪分子往往編造「天上掉餡餅」、「一夜成富翁」的神話,通過暴利引誘許諾投資者高額回報。為了騙取更多的人參與集資,非法集資者在集資初期,往往按時足額兌現承諾本息,待集資達到一定規模後,便秘密轉移資金或攜款潛逃,使集資參與者遭受經濟損失。

二、以虛假宣傳造勢

為了騙取社會公眾的信任,騙子在宣傳上往往一擲千金,採取聘請明星代言、在著名報刊上刊登專訪文章、僱人散發宣傳單、進行社會捐贈等方式,加大宣傳力度,製造虛假聲勢,騙取社會公眾投資。

三、利用親情誘騙

有些參與傳銷的人員,在傳銷組織的精神洗腦或人身強制下,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業績,不惜利用親情、地緣關係拉攏親朋、同學或鄰居加入,使參與人員迅速蔓延,集資規模不斷擴大。

【金融詐騙和正規理財的區別】

總的來說,詐騙者為了欺騙投資者獲取更多的利益,手段只會層出不窮,花樣越來越多。但萬變不離其宗,無論詐騙手段有多高超,非法金融理財和正規理財還是有本質的區別:

1、收益不同

非法理財產品的利息高的嚇人,月息達到45%的也有,這其中肯定有什麼貓膩,不是產品問題就是公司本身有問題,投資者不應該相信這種好事。正常互聯網理財產品收益基本是在百分之十左右,有時候甚至還不到,但收益穩定,安全性和流動性都比較好。例如以前紅極一時的科訊網增值寶年化收益達19%,最後以跑路收場。

2、資金去向不同

一般情況下,正規的理財公司會註明資金的去向,而金融詐騙的資金去向有兩個特徵:首先你的錢不知道用在何處,比如你投了5萬,但是公司並沒有告訴你錢給誰用了,說不定老闆自己拿去花了你還被蒙在鼓裡;其次是你的收益來源不知道,比如公司承諾給你15%的利息,但是你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賺錢的,這種很有可能是龐氏騙局,用後面投資人的錢來彌補前面的投資人。

3、有沒有工商註冊信息

騙子公司往往準備好隨時跑路,所以一般查不到他的工商信息,這就好比一個沒有身份證和戶口本的黑戶一樣,信用存在極大的疑問。投資者應該為了安全起見,不妨在投資之前查下公司的工商註冊信息,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的減少風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四為金融 的精彩文章:

TAG:四為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