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真實與虛幻中游弋

在真實與虛幻中游弋

——————

01

《八部半》,一個要拍自己業已遺忘的片子的導演拍出的不再知道要拍什麼的導演的故事。它的導演費里尼曾坦白地承認,就在開拍前一天,他突然意識到,他不想拍這部電影了。那些曾令他一度目眩的聲音、感覺、氛圍與靈感,在那個時點倏忽間棄他而去,模糊而遙不可及。他甚至開始給製片人里佐利寫信,做好了斷絕合作關係的準備。此時恰逢劇組的一位工作人員生日,費里尼被邀請去喝上幾杯香檳。一大群木工、機械師和畫家站在尚未搭完的場景中等著費里尼的到來,當壽星舉杯祝願《八部半》成為一部偉大的作品時,現場的氣氛達到了最高點掌,所有人的臉上都透出期待的喜悅。無路可退的費里尼茫然地坐在一條板凳上,萬念俱灰地想著自己是一個要拍自己業已遺忘的片子的導演……就在那一刻,費里尼忽然明白,這部電影的核心就是描述他正經歷的這一切。《八部半》就此誕生。

02

從內容上看,《八部半》是一部自傳式的寫實作品,可它又顯得如此夢幻。費里尼說:「夢是唯一的現實。」夢中的象徵符號無不指向最直接的知覺,所有的隱喻都反應出人物內心最本質的感受。影片開頭就是一段夢境。奮力逃出密閉的汽車後,男主角古依多飛向了空中。這令人聯想起《霧中風景》中那隻浮在空中的斷了食指的巨大右手。同樣是懸在空中的畫面,同樣是超越常理的荒誕,同樣地給了觀者極其強烈的視覺衝擊。如果說《霧中風景》的斷手象徵著毫無方向的迷茫,那麼空中的古依多則更多地代表著身處複雜人際關係漩渦中之人對於自由的渴望與嚮往。榮格認為,「象徵符號是在表達無法表達之事,雖然表達得隱晦不明」,影片的意象或許更易泄露主角的所思所感。

在空中的古依多

《霧中風景》中的斷手

夢是不講邏輯的,《八部半》的敘事遵循著夢的原則,一反線性封閉的經典敘事傳統,解構了電影,完善了夢境。不過,不同於阿倫·雷奈的《去年在馬里昂巴德》對於互動性敘事的追求,《八部半》沒有通過有意省略情節來使得觀眾從被動的觀賞者轉變為補充電影情節的參與者,而是藉助古依多的所見,運用夢境展現了現實與人物內心兩個維度的矛盾。《八部半》中出現的難以解釋的夢由古依多串聯成了一個整體,它們來自古依多,表達著古依多,也構成了古依多。

古依多的夢境

影片涉及了心理分析,甚至可以說,這是一部自我救贖的作品。隨著古依多不斷地接觸他人, 影片不斷地閃回到古依多的童年時代。矛盾交疊的現實使古依多一次次遭受著幻境的侵襲。真實與虛構間的界限顯得模糊不清,時間與空間不再具有意義。記憶從來不是可靠的,它總是擅做主張地凸顯某些細節。古依多彷彿處於一個不斷改變的黑暗迷宮中,過去與未來都斷在不遠處的轉角,嘗試著靠近時,所見之物卻又變了模樣。於是,迷失在過往與記憶中的古依多把自我也給丟棄了。影片的結尾,受不了回答不了記者問題的古依多自導自演了一場自殺。這是對過往自我的完全否定,也體現著毅然斬斷過去,開始全新人生的決然。

03

最終,拍不了電影的古依多解散了劇組,斥巨資搭起的背景在派上用場前就又被同一批工人拆掉了。夢中曾出現的所有人都在朝著古依多微笑,他們手拉著手圍成一個圓圈,不停旋轉。古依多終於也成了圓圈的一員,不停旋轉。

又是一段悠長的夢。

又是一場長久不眠的人生。

歡迎關注水朝夕工作室

水朝夕

有所玩,有所愛,有所堅持,有所懈怠。

(文/水朝夕_平線)

(圖文排版/水朝夕_扶茶)

(圖片來源於網路)

(版權所有 求是潮網站 未經許可 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朝夕 的精彩文章:

TAG:水朝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