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最好的AI加速器在哪裡?

中國最好的AI加速器在哪裡?

今天,百度AI加速器DEMO DAY在北京舉行,來自金融、農業、零售、醫療、互聯網等多個行業的12家一期成員代表,紛紛發表感言盛讚這個模式,還在現場進行路演展示加速器的成果。為期短短四個月的「加速」真有用嗎?「加速」的目的究竟為何?怎麼了解一個AI加速器的好壞?在探尋結果之前,不如我們先來看看到底什麼才是AI加速器。

此前我們曾經探討過有關AI創業孵化器的問題,提出AI創業與傳統創業項目不同,傳統創業項目通常由一種商業模式或一項產品而起,通過尋找投資,組建包括人士、行政、市場、運營等板塊的完善團隊,進入市場出售服務和產品。普通孵化器給予項目的,也是以上環節中的支持。

而AI創業往往不愁資本支持,也沒那麼快進入市場運營階段。傳統孵化器提供的資本接觸和運營指導對於AI企業來說派不上用場。AI企業真正需要的則是技術細節調控、雲計算和硬體平台等等支持。但如今的現狀是,英偉達的GPU基本靠搶,人工智慧專業人才還沒走出校園就已經被簽光,有資本和能力研發AI技術的,要麼是BAT、要麼已經成為獨角獸。

AI資源的緊縮,讓孵化器很難向滿足AI創業企業的需要。在這種尷尬情況下,另外一種創業支持方式開始在AI行業中流行開來——AI加速器。

AI加速器:從矽谷到中國

加速器的概念起源於海外,這幾年作為舶來品剛剛開始進入中國。

在矽谷,成本低廉的車庫創業模式相對成熟,隔壁的斯坦福也能提供足夠的人才,加上四處遊走的早期投資人,「孵化」這件事已經變得沒那麼困難。相反,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開始接觸到更多資方、尋找到更多發展可能時反而會感到迷茫於是加速器模式開始出現,集結各個領域的專家作為導師,從創業企業中選取佼佼者,收取一定費用和股份向其提供輔導,讓佼佼者更上一層樓。

與注重提供辦公場地、財務人事等外圍工作支持的孵化器不同,加速器面對的往往是初具規模,甚至已經成熟的企業。加速器的重點在於導師機制,通過一系列的考核企業才能加入,在加速器中接受一定周期的培訓。

如果說孵化器目的在於讓企業由一個idea開始從0到1,那麼加速器就意在讓企業在一定時間內對自己做個乘法。

而AI加速器自然是直面AI企業和渴望用AI加持自身的企業,為其提供相關支持。比如對於想打磨AI技術的企業,加速器為其提供AI行業的技術專家指導,以及雲計算、分散式計算平台等等資源。對於想實現技術落地的企業,加速器可以通過對上下游產業鏈的溝通,幫助企業提供可行的應用方案。

鑒於AI行業本身的獨特性,AI加速器正在逐漸從傳統加速器中獨立出來。著名的矽谷加速器Y-Combinator就推出了專門的AI模式,聯想之星旗下的Comet Labs也提出專註AI產業領域。

作為AI產業中最活躍的國家之一,如今有大量AI加速器在中國出現,既有本土科技企業參與,也有不少知名國際加速器來設立分部。不少AI創業者已經開始考慮,加入加速器時到底該如何選擇?

是乘法還是根號?小心加速器讓你減速

但作為本土的AI創業者,我們一定要了解加速器模式做為舶來品的特殊性。海內外創業環境本身就有很大的差別,投射到AI加速器上,有時企業不僅無法從中受益,還會影響到本身的發展軌跡。

首先是股份問題。在海外孵化器和加速器之間的界限較為模糊,很多孵化器也會向企業提供投資換取股份。比如有數據顯示YC常常是12萬美元投資換取6%-7%的股份,500 start up則是投資12.5萬美元,收取2.5萬美元的學費再換取5%的股份。對於很多渴望用AI轉型的企業來說,自己可能已經有很完備的股份分配方案,企業體量也已經很大,這時加入這類孵化器就是不現實的。

其次是對企業前景的設想。我們在中國,擁有大量人口和良好的信息化進程,所以中國AI創業有機會成就更大體量乃至走向世界的企業。而有些國家則善於向其他國家出售技術,加速器的方向也會偏於技術尋租。像以色列就常常向微軟、谷歌等科技巨頭出售技術方案,在以色列有一家知名的加速器叫Elevator,提出的要求就是讓企業在五個月內進入市場。可很多中國創業者還是希望做企業而非僅僅出售技術方案,幾個月的時間足夠把一項技術包裝成一款可以嵌入其他的企業商品,但對於需要大量時間打磨和完善的AI企業來說,往往導致殺雞取卵的後果。

最後還有加速器對本土情況的了解。加速器對本土情況的誤判,往往會耽誤了自己和企業兩者的時間。比如Plug and Play這家美國知名的加速器,把中國分公司開在了西安,或許Plug and Play的本意是看重了西安的高校資源,同時想避開北、上、深、杭的激烈競爭,可中國創業本身就有扎堆效應。雖然避開了競爭,但Plug and Play也沒能培育出什麼好項目。

當AI企業選擇進入加速器,往往是兩個原因,要麼是市場競爭激烈,不進則退於是需要「人為加速」,要麼是企業自身需要支持,進入AI加速器用技術賦能自我。不管因為什麼,在錯誤的加速器中浪費時間的結果是致命的,做不成乘法不說,沒準還被拿了股份,在肩上頂著個巨大的「根號」。

拆解公式:中國AI企業究竟需要什麼樣的加速器?

影響一家企業發展成敗的因素太多太多,大多數時候我們往往只能看到結果,原因卻要通過對結果的反覆拆解才能略知一二。

想知道好的AI加速器究竟什麼樣,可以先從企業的基本需求出發。簡單看來,AI企業/渴望向AI轉型的企業對加速器有以下幾點要求:

1.技術為AI的根本,擁有強大的AI技術基礎是加速的前提。

2.加速器來自本土,或有足夠的本土化經驗。

3.秉持開放的態度,擁有更多生態夥伴,可以幫助企業連接產業鏈上下游。

有了這些即有了做乘法的資本:非AI企業 X AI技術支持,AI企業 X 產業鏈支持,半成品技術 X 成熟解決方案……有了加速的基礎,自然所有的排列組合都是乘法。

從已有的案例來看,也能證實這一點。如今百度AI加速器第一期已經完成,20餘家AI領域的企業即將開啟路演。能這樣大規模的讓AI企業「出道」,自然和百度AI自身的特性離不開關係,簡單來看可以總結為強技術、強本土和豐富生態幾點。

首先百度在AI技術上的能力毋庸置疑,企業加入百度加速器可以獲得更專業和深入的技術輔導。在加速器中,百度會對學員提供包括技術、產品、創業等等方面的定製化課程,把百度做為AI巨頭集結的專家資源下放給生態夥伴。

另外百度在AI技術上一直秉持著平台化、開放化的態度,DuerOS、Apollo、PaddlePaddle等平台都在逐漸走向API化,配適更廣泛的對象和場景。加速器中的企業可以免費調用大量技術介面。以上平台的技術研發成本極高,外部企業調用可能光一個API介面就要支付八位數的調用費。但對於加速器中的企業,一千萬人民幣以下的調用費全部減免,還可優先獲得測試版的使用權。

同時隨著百度AI的開放生態,百度也累積了大量的落地經驗。對於那些擁有強技術實力,卻缺乏外圍支持的項目,百度將定向協調百度AI技術工程師、解決方案團隊,支持進行定製化和項目落地,對接資源幫助項目從技術走向產業。加速器一期項目智能汽車問答應用「汽車大師」創始人付航介紹,汽車大師接入百度理解與交互技術UNIT(人機對話定製化平台)後,首先在汽車問答服務的輪胎垂類實現智能問答。在百度AI技術支持下,汽車大師的B端客戶數量增長了700%,C端用戶數量增長了15%。

當然,百度作為中國互聯網巨頭對本土環境一定十分了解,甚至可以利用百度AI的海外布局為企業提供出海支持。

專家支持、技術資源、定製方案再加上百度光環帶來的資本引力,正是百度AI加速器能夠吸引到優質AI項目、賦能優質AI項目的原因。

DEMO DAY現場,百度AI加速器負責人、百度AI技術平台體系高級總監吳甜表示「通過AI推動社會、經濟發展不是某一家企業或個人可以獨自完成,需要建立連接企業、行業、大眾等的良性生態循環。百度AI加速器正是百度AI建立良性AI生態的關鍵一環,通過資源扶持讓AI創業者跑得更快,也由此加速AI落地到具體行業。」科技企業集結AI技術能力和資源,再通過加速器、孵化器將這些能力賦予更多創業企業,利用這種方式將他們收攬到自己的生態陣營里,從而與對方實現雙贏。

除了百度AI加速器之外,微軟加速器也培育過智齒科技、羽醫甘藍等知、AI創業企業。在微軟身上,我們同樣也能看到強技術、強本土和豐富生態這些特點。或許當AI創業者選擇加速器時,可以著重參考這幾點。

和一切數學公式一樣,反覆計算結果,我們就可能倒推出運算過程。在中國,加速器本身是舶來品,AI加速器就更為青澀。如今的我們已經開始得出結果,相信對AI加速器的建立,也在無限接近正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腦極體 的精彩文章:

馬失前蹄的日本人工智慧
你的生活可以用各種方式變得美好,比如…數據

TAG:腦極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