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滾滾長江水,愁見楊柳色

滾滾長江水,愁見楊柳色

滾滾長江水,愁見楊柳色

成都有個新都區,家門口有一路公車直達,甚是方便,我去過幾次,每次去都要去桂湖公園,祭拜我心中的一代才子,那便是楊慎。學文史的都會知道他的,但一般人對他的了解怕是不多。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看了上面這首詞,如何?有感覺了吧。對,這是《三國演義》的開篇詞,它就是楊慎寫的,本來書中是沒有這首詞的,最終定稿時,是毛宗崗父子加進去的,不得不承認,加得太好了。

這詞中「漁樵」兩個字,很多人把「樵」讀成「焦」音,記得以前聽楊洪基老師唱這歌時,好像也讀成這音,但寫文前又聽了,感覺又不是了,是後來改了還是我當時聽錯了?記不清楚了,這字的正確讀音是「橋」音,漁樵一直是隱士高人的代名詞。

楊慎,字用修,號升庵,成都人,被稱為「大明第一博學者」,相國公子,24歲中狀元,可謂春風得意,平步青雲。但37歲時因朝堂之爭被貶至邊陲雲南,致死都沒能得到赦免,這「是非成敗轉頭空」是他人生真實的寫照。

何為「朝堂之爭」?其實就是著名的「大禮議」之事,這事說來有點複雜,現在看來,用四川話說叫「沒名堂」。嘉靖帝繼位後,追生父為皇考,但君臣一致認為,他是以子侄身份繼位,應改稱生父為皇叔父,自稱應為「侄皇帝」。就是說,要把生父當叔父,伯父當父親。

這本是皇帝的家事,與你們有毛的個關係啊?嘉靖帝多次同大臣們溝通,甚至以退位相逼,但除張璁和桂萼等少數幾個被說服外,其它仍一根筋地堅持,200多名官員上了80多道奏摺,以楊慎為首的36名翰林聯名上疏,稱恥於張桂二人同列為官,以集體辭職來威脅。

嘉靖帝不理,正式下詔時,229名大臣集體下跪,楊慎大聲疾呼:「國家養士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哭聲直達內廷。嘉靖帝大怒,統統板子伺候,當場杖斃16人,其他全部下獄,楊慎等人杖後被「永遠充軍煙瘴」,這就是所謂「大禮議」事件。

楊慎被貶謫雲南,永遠充軍,嘉靖帝對他是恨之入骨,六次大赦均特別批示楊慎除外,於是楊慎便在雲南呆了三十年之久。生平抱負都黯然消散在那漫長的流放歲月中了,「已消湖海元龍氣,只有滄浪漁夫心」。他至死也未能回鄉。

楊慎一生是大起大落,跌宕起伏的人生讓後人唏噓不已。但是,貶戍雲南對他的學術研究和文學創作來說,卻堪稱幸事,倘若沒有這悲劇,他也許是個顯赫高官,但很難成為文化史上的一代大家。

他被後世稱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其它兩位是解縉和徐渭。縱觀整個明代,以博學多才而論,當以楊慎學問最為淵博,足以排名第一。所謂: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為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後,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著作達百餘種。後人輯為《升庵集》。

楊慎是個高山仰止的文化巨人,論詩,王夫之贊:「三百年來最上乘」;論詞:明人周遜稱為:「當代詞宗」,有明人詞,楊用修升庵為第一之說;論學問,王世貞曰:「明興,稱博學,饒著述者,蓋無如用修」,陳寅恪說過:「楊用修為人,才高學博,有明一代,罕有其匹」,從以上可知這楊慎的學術成就之高,世之少見。他那得意之作《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歷來傳唱不衰,可以說是國人最耳熟能詳的詞句之一吧。

一直以來有蜀中四大才女之說,她們是:卓文君、薛濤、花蕊夫人、黃娥。這黃娥便是楊慎之妻,她博通經史,擅制詞典的才名為藝林傳頌。楊慎對自己妻子的才學嘆賞之極而致於崇拜,稱黃娥為「女洙泗(女孔子),閨鄒魯(女孟子),故毛語(女毛公)」。

作為明代最為傑出也最為不幸的知識分子之一,楊慎大起大落的人生遭際常常不免使人為之唏噓嘆息;而從儘力實現生命全部價值這個意義上說,楊慎與李贄、金聖嘆一樣,成為了明代知識分子中少見的幾個獨特樣本。他在羈旅之中,並未因環境惡劣而消極頹廢,仍然奮發有為,著述甚多。更為難能可貴的是楊慎在放逐期間,仍然關心人民疾苦,不忘國事。臨終時,他還以「臨利不敢先人,見義不敢後身」之語勉勵後人。

奇怪的是,這樣一位博學多才之人,後世對他的研究不是太多,他的詩歌、理論、學術成就等並不是被太多的人所了解,這不能不說是很遺憾的一件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歷史 的精彩文章:

空嗟薦賢路,芳草滿燕台
差點讓周朝提前300年領盒飯的霸主——晉悼公

TAG:新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