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個仲夏夜的美泉宮,我們向義大利歌劇致敬!

這個仲夏夜的美泉宮,我們向義大利歌劇致敬!

今年的維也納美泉宮仲夏夜音樂會「定檔」在 5 月 31 日(星期四),「音樂之友」德奧音樂終級之旅將迎來第一個高潮。夕陽西下,微風習習,我們將躺卧在皇家夏宮的草坡上,喝啤酒,吃炸雞,啖香腸,吞薯條,聽雪楓老師說還要去超市買各式海鮮和魚罐頭以及各式奧地利本地產紅白葡萄酒,價格很不貴啊!然後,當音樂還沒響起,我們已經平添三分醉意,在半夢半醒之間,聽俄羅斯指揮大師瓦列里·蓋捷耶夫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為我們呈上一整晚的義大利歌劇盛宴。目前演唱幾首經典詠嘆調的女高音歌唱家尚在保密當中,但肯定是一位超級大腕,與去年的蕾妮·弗萊明一個級別。另外,我們通過特殊渠道拿到了尚未確定的曲目單「初稿」,在正式曲目公開頒布之前,我們請音樂作家王岳龍先生為我們先聽為快地進行出席音樂會之前的導賞。

莫把歌劇當話劇

音樂魅力無絕期

(上)

文 / 王岳龍

我認識這樣一些音樂愛好者,他們也是歌劇愛好者,談起歌劇來總是能把劇情講得非常明晰,但是當聊起這些歌劇中的音樂時,往往就不那麼印象深刻了。我曾經與這些朋友一起去聽過幾次歌劇,我觀察到他們的注意力總是集中在字幕上。當然由於語言的限制,大部分西方歌劇都是以義大利文演唱的,另有德語、法語、俄語或者其他西方民族語言,為了知道歌劇的劇情,或者聽懂唱詞,偶爾看看字幕也無可厚非。但是如果過度關注劇本的內容,可能就會忽略歌劇中最重要的音樂元素。

在大部分歌劇中,最重要的音樂元素都是從歌劇序曲開始的。當指揮走向樂池並揮動指揮棒時,即使大幕並未拉開,歌劇其實已經開始了。序曲在十七世紀初歌劇產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大多起到暖場的作用,也就是提醒人們歌劇就要開始了,讓大家安靜下來等待大幕的開啟。因此巴洛克時期的歌劇序曲往往與歌劇本身沒有什麼直接關係。到了古典主義時期,在格魯克和莫扎特的那個時候歌劇開始與劇情有了一些聯繫,序曲中的音樂雖然還很少取自歌劇中的唱段,但是在情感上已經與歌劇保持一致了。

羅西尼 歌劇《威廉·泰爾》序曲

義大利作曲家羅西尼出生在莫扎特去世後的第二年 —— 1792 年,在歌劇界他絕對是一位多產的作曲家,37 歲就寫完了 38 部歌劇,而且他又非常長壽,活了 76 歲,可惜的是他在後來的 39 年中竟然完全放棄了作曲,功成身退,只關心美食和理財去了,養尊處優,把自己吃得肥頭大耳。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羅西尼的畫像,根本不像是一位作曲家,而是一位銀行家的樣子。

其實羅西尼的歌劇有很多精品,《塞維利亞的理髮師》還可能入選十大歌劇。他的許多歌劇的序曲都是今天音樂會上的常客,比如歌劇《威廉·泰爾》序曲也極其有可能被評上十大歌劇序曲。在貝多芬晚年的時候,羅西尼在歐洲的聲望甚至蓋過了貝多芬。

William Tell- Overture

 Rossini and Suppe: Ouverturen

Herbert von Karajan/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00:00/12:02

歌劇《威廉·泰爾》於 1829 年(貝多芬去世後兩年)在巴黎首演,這也是羅西尼的最後一部歌劇,全劇上演時長超過五個小時,已經可以和瓦格納媲美了,這可能也是它現在很少上演的一個原因,不過他的序曲上演率就大多了,錄音版本更是多如牛毛。

歌劇《威廉·泰爾》取材於德國偉大詩人、戲劇家席勒的最後一部重要劇作,歌頌了十三世紀領導瑞士人民反抗奧地利總督暴政與壓迫的民族英雄威廉·泰爾的傳奇故事。

劇情大意是:奧地利總督肆意壓迫被統治下的瑞士人民。有一天,總督在廣場的一根柱子上掛上了他的帽子,並下令路過的瑞士人向他的帽子鞠躬致敬。威廉·泰爾和他的兒子吉米因不願致敬而被捕。總督下令讓泰爾用箭來射吉米頭頂的蘋果。如果射中,才能免罪。結果泰爾一箭即射中蘋果,但同時暗中也準備了另一支箭,如果不幸射中吉米,即以此箭返射總督。總督發現後大怒,下令將泰爾放逐。在押送泰爾的船經過琉森湖時,風浪大作,泰爾趁亂一箭射殺總督後逃脫虎口。瑞士人民擁戴泰爾為首領,起來反抗奧地利的統治,最終獲得自由。

《威廉·泰爾序曲》共分四段,但必須連續演奏,這種情況在序曲中比較罕見。

第一段:前奏曲,黎明。音樂以一段著名的 4 把大提琴和 1 把低音提琴的五重奏開始。這段音樂相當有名,柴科夫斯基就曾表示,他很喜歡這段大提琴五重奏,我們在柴科夫斯基的《1812 序曲》中可以聽到類似的段落。優美、深情的大提琴歌頌了瑞士美麗的原野,但是很快被低沉的雷聲打斷,預示著暴風雨將至。

第二段:暴風雨。這既是自然界的風雨,也喻示了奧地利統治者的殘暴。

第三段:牧歌。長笛模仿雨過天晴後鳥兒的歌唱,英國管吹出悠揚的牧歌,與長笛娓婉應和。這讓我們想起了貝多芬《田園交響曲》以及後來柏遼茲《幻想交響曲》第三樂章的情緒。

第四段:瑞士騎兵進行曲,這一段最振奮人心,也是樂曲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段落,經常在音樂會上單獨演奏。嘹亮的小號召喚著勇猛的騎兵,勢如破竹。

1996 年在柏林的「森林舞台」,柏林愛樂樂團以「義大利之夜」為主題舉行的音樂會上,克勞迪奧·阿巴多便指揮演奏了《威廉·泰爾序曲》。當晚天氣陰有小雨。在阿巴多指揮樂團演奏到「暴風雨」時,台下的觀眾有人很配合地撐開了雨傘,台上指揮的阿巴多還會心地笑了。當樂曲結束時,台下撐開的雨傘組成了花花綠綠的繽紛世界,成就了那一年森林音樂會的美好回憶。

威爾第 歌劇《命運之力》序曲

義大利作曲家威爾第一生創作了大約 30 部歌劇,在歌劇這個領域中,他與同年(1813年)出生的瓦格納並駕齊驅。他的《茶花女》、《弄臣》、《奧賽羅》、《游吟詩人》、《假面舞會》、《阿依達》等名劇長演不衰,深受歌劇愛好者的追捧。

《命運之力》原是威爾第為俄羅斯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定製的一部作品,但是 1862 年首演時並不成功。1869 年經修改後在米蘭上演,轟動一時。

La forza del destino: Sinfonia

 Verdi: La Forza del Destino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00:00/07:32

《命運之力》描寫了十八世紀末發生在西班牙塞維利亞的一個悲劇:阿爾瓦羅愛上了侯爵之女萊奧諾拉。兩人相約私奔,卻被侯爵發現。阿爾瓦羅因手槍走火誤殺侯爵。侯爵臨死時詛咒萊奧諾拉。萊奧諾拉與阿爾瓦羅走失。萊奧諾拉的哥哥唐·卡洛欲替父報仇,在戰爭中負傷卻被阿爾瓦羅所救,兩人結為好友。唐·卡洛後來發現阿爾瓦羅身分,兩人在決鬥時被驅散。幾年後唐·卡洛又找到阿爾瓦羅,再次決鬥。唐·卡洛受傷,阿爾瓦羅進修道院尋求幫助,卻發現失散多年的萊奧諾拉。萊奧諾拉趕去探望哥哥,唐·卡洛卻仍未原諒她,臨死之際奮力刺傷她。兄妹雙雙死去。阿爾瓦羅跳崖殉情。

《命運之力序曲》是歌劇序曲發展到成熟時期的典型作品,它借用了歌劇中的主要樂思,將劇中的主要思想提煉凝聚在序曲中,聽眾也可以通過序曲對劇中的經典唱段有一個初步認識。當然如果沒有聽過整部歌劇或者對劇情並不十分了解的聽眾,也可以在音樂會上單獨欣賞序曲本身。

《命運之力序曲》以銅管樂吹奏的三聲粗暴的和弦開始,緊接著再重複三次,昭示了命運的不可抵抗的威嚴。然後是弦樂演奏的萊奧諾拉的主題,顯得激動不安但是充滿力量,這個主題不僅貫穿整個序曲,而且在整部歌劇中也隨著萊奧諾拉的出場多次重現。序曲中依次引用了歌劇中女主人公和男主人公的詠嘆調,但是多次被銅管樂的和弦打斷,最終在一個短暫的停頓之後,音樂激動不安地進入尾聲結束了全曲。

馬斯卡尼 歌劇《鄉村騎士》間奏曲

在歌劇中除了序曲之外,幕間轉場換景時,還可能會插入一段間奏曲。間奏曲不僅可以填充轉換場景的時間,也可通過音樂為下面的劇情進行鋪墊或提示。

Cavalleria Rusticana - Intermezzo

 Mascagni: Cavalleria Rusticana / Leoncavallo: I Pagliacci

Philharmonia Orchestra;Riccardo Muti 

00:00/03:40

《鄉村騎士》是義大利作曲家、指揮家馬斯卡尼最著名的歌劇,1890年該劇在羅馬上演並獲得成功。《鄉村騎士》是十九世末「真實主義歌劇」的開山之作,它以義大利西西里島普通農民的現實生活為素材,敘述了農民圖裡杜婚後仍與前女友羅拉來往,令他的妻子桑圖扎非常憤怒。桑圖扎將此事告訴了羅拉的丈夫,兩個男人決鬥,圖裡杜被殺。

《鄉村騎士》是一部獨幕歌劇,包含十一場,這首著名的間奏曲出現在第八場和第九場之間。在第八場中,桑圖扎向羅拉的丈夫阿爾費奧告發了他妻子與圖裡杜的私情,阿爾費奧發誓要報仇。兩人下場後,舞台上空無一人。這天正是復活節,舞台後面的教堂里正在做彌撒。這時樂隊奏出了著名的間奏曲,填補了舞台上的空白。

間奏曲的引子由小提琴輕輕奏出,表現復活節禮拜的村民們虔誠的宗教感情。接著在豎琴伴奏下弦樂與教堂里的管風琴聲結合在一起,層層迭進,將音樂推向高潮。這是祈求和禱告的聲音,預示著一幕悲劇即將發生。

Aida - Ballett

 德意志留聲機公司歷史典藏

Classical Artists 

00:00/04:22

Gianni Schicchi - O Mio Babbino Caro

 Il Bel Sogno (Opera Arias)

Inva Mula;Ivo Lipanovic & Zagreb Philharmonic 

00:00/02:3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音樂之友 的精彩文章:

二月最值得聽的音樂會
蓋捷耶夫 維也納愛樂 美泉宮 義大利

TAG:音樂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