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何多苓給自己修了一座房子 他說這比畫畫難多了

何多苓給自己修了一座房子 他說這比畫畫難多了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

空乃容萬物之器 因緣而生,如同空白畫布,僅有一次,宛如初生……作為畫家中最會蓋房子的人,建築師中最會畫畫的人,成都本土著名藝術家何多苓的夢想終於成真了。3月23日,建築發燒友何多苓歷時四五年給自己設計修建的個人美術館在成都藍頂藝術區正式開放,開館大展以「空」為主題,竟然全然無一幅畫作展出,現場只有他本人和眾多藝術圈的同行好友以及慕名而來的藝術迷,他的初衷就是想讓大家在這棟白房子里安安靜靜地欣賞自己的建築設計。在接受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說:「修房子比畫畫難多了,後者一個人就可以獨立完成,而前者必須需要團隊配合。」

何多苓是中國當代抒情現實主義油畫畫家的代表,上世紀八十年代著名的「傷痕美術」領軍者之一。他1982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研究生班,現居成都。20世紀80年代初,何多苓即以《春風已經蘇醒》《青春》等作品轟動一時。何多苓的藝術具詩意的特質,重繪畫性,唯美、優雅、感傷,他追求的是無拘無束的自由度。他的藝術造型功底堅實而全面,落筆之處,人物、景象充滿生命活力。

作為一名多才多藝的畫家,何多苓喜歡建築設計也喜歡音樂,從2014年開始他就開始著手設計自己的個人美術館,歷經4年光陰,一座以白色為主打色,以極簡主義為基石的何多苓美術館終於在3月23日與公眾見面。該美術館共893平方米,總共有四層,放眼望去,從建築外觀到室內均為純白色,如同一個乾淨的白盒子,沒有任何多餘的修飾,體現了何多苓對建築設計的簡約追求。

何多苓告訴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這座美術館以白色為主是比較冒風險的,我個人很喜歡白色,白色建築在地中海國家比如希臘、義大利、西班牙很常見,因為那裡天氣很好,白色在藍天的襯托下非常好看。成都的天氣以陰天為主,白色建築就不那麼顯眼,而且不容易打理,不過這也有它獨特的地方,因為一下霧,白色建築就會消失在霧中,這點我比較喜歡。」為了防止飄濺的雨水弄髒白色的牆面,何多苓還發明了一種防水屋檐,「之前我就試驗過了,效果很好。」

當天的展覽叫做「空」,偌大的美術館裡的確空空如也,只有一件作品讓眾人圍觀,這就是美術館本身。何多苓美術館為何要以「空」揭幕?何多苓說,當美術館掛上畫作時,建築本身的意味就將消失,因此在建築本身「消失」前,會有一場沒有藝術品陳列的展覽,一場只為展示建築本身的展覽,這場展覽就叫「空」。展覽策展人,何多苓的助手趙歡也說,道家把「空」作為物的最高境界,此處的空即「空房子」之意。可見我們的「空」是為了「滿」,「今年4月,我們計劃在何多苓美術館裡做一次正式的美術展覽。」

不過也有空靈悠遠的音樂為大家助興,身為音樂發燒友的何多苓請來了豎琴藝術家羅蕾、多樂器演奏者KUN及單簧管演奏家杜星佑,這三位音樂人在美術館的現場演奏讓人感到有句話非常靠譜:音樂是流動的建築,建築是凝固的音樂。

沒有畫作欣賞也不代表著參觀者沒有眼福,就在美術館開放的當天,作為在本土藝術圈德高望重的長者,何多苓還專門邀請了藍頂不少年輕藝術家加入到了他的「轟趴」。和美術館一牆之隔的年輕藝術家畫室悉數對公眾開放,這些畫室里掛的各種藝術作品足夠讓人大飽眼福。這27位藝術家分別是:曾妮,郭燕,舒昊,何明科,李耘燕,蔡黎明,賀鵬,田亮,伍剛,孟濤,徐澤,趙楊;位於藍頂三期的湯宇,徐牧原,阿嘉娜,蔣國蓉,鄧先志,梁丹荼,付小明,郭建婷,符曦,朱可染,楊巍,許翀,孫凱,侯俊傑,冉啟泉。

「成都是我成長和生活的地方,能夠在這裡建立一個為公眾展示藝術藏品的美術館,對我來說很有意義。」何多苓說,何多苓美術館主要為本土青年藝術家提供展示平台,推動本土藝術發展,同時為公眾提供藝術欣賞機會,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執法人員突查寬窄巷子餐館後廚 全網71萬人次觀看直播
在中國只是爆米花電影的《黑豹》,美國人卻為它該不該得奧斯卡吵翻了天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