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二胎出生後,5歲老大卻變成「嬰兒」!警惕「二孩焦慮症」!

二胎出生後,5歲老大卻變成「嬰兒」!警惕「二孩焦慮症」!

媽咪讀呀原創

好友做心理諮詢時,最近遇到這樣一個案例——一位媽媽傾訴說,自己快崩潰了,因為二娃之間的關係實在令人頭疼。她有兩個孩子,老大5歲,叫澤澤,今年上幼兒園中班,有一個兩歲半的妹妹叫朵朵。但是澤澤不叫妹妹朵朵,而是叫她「多多」, 多餘的多。

為什麼這樣稱呼妹妹呢?澤澤和朵朵的爸爸媽媽開了一家超市,儘管平時很忙,還是將兩個孩子帶在自己身邊。然而澤澤越來越讓媽媽頭疼,每次媽媽只要一抱妹妹,澤澤也要她抱,讓爸爸抱都不行。明明會自己吃飯,看到媽媽喂妹妹,自己也要媽媽喂。妹妹玩什麼,他也要玩什麼,一起玩不超過3分鐘,就將妹妹弄哭。他還喜歡把妹妹的洋娃娃藏起來,故意讓她找不到。

媽媽也經常和他談心,但似乎沒什麼改變。媽媽還發現,澤澤還喜歡「賣萌」,就像小嬰兒一樣。媽媽實在無可奈,只好找心理諮詢尋求辦法。


警惕「二孩焦慮症」

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推開,很多家庭都迎來了「弟弟妹妹」,這時候,除了要考慮父母因為住房、看護、教育帶來的「二孩焦慮症」之外,還一定要注意大孩的「二孩焦慮症」。

好友告訴那位媽媽,ICD-10(世界衛生組織精神診斷標準)中明確指出,更小的孩子降生是導致引發兒童焦慮的一個主要原因。一個新出生的二孩,會對家裡原來的孩子產生很多影響。

著名兒童專家John Bowlby提出了「依戀理論」,即孩子將母親視為自己的安全基地,如果這個安全基地是穩定的,母親對孩子的需要回應是及時和恰當的,孩子內心就有安全感,對於任何威脅到依戀紐帶的因素,他都會防禦性地將其排除出去。

澤澤的種種反應,包括叫妹妹為「多多」、不讓媽媽單獨抱妹妹、讓媽媽喂飯、把妹妹弄哭等等現象,正是「依戀理論」所包含的癥狀。


二胎關係的應對措施

那麼,想要二孩或者已經有二孩的家庭,該怎麼避免或調解大孩的心裡狀態呢?

1、 媽媽首先要調整自己的心態。

孩子一旦出現上述種種「焦慮症」表現,媽媽別著急發脾氣,一定要懂得孩子並不是故意搗亂。如果不明就裡批評孩子,會讓孩子更加委屈。要明白孩子的行為由來,更要控制自己的情緒。

2、對老大更關愛些。

妹妹的出生,對於澤澤來講,就是失去了媽媽的關愛,因此,他的很多情緒會針對妹妹。建議媽媽也對老大傾注更多關心,以前外出旅遊、戶外活動等習慣盡量不要改變。對於老大的行為要包容和接納,這樣孩子的「挑釁」行為也會減少。

3、多一點高質量的親子互動。

用恰當的方式去回應大孩的需要,不能忽略大孩的情緒和情感需求。做好正確引導,公平對待兩個孩子,不要給大孩造成情緒的喪失感。

4、幫助大孩認清家庭現狀。

最好能夠與大孩做好提前溝通,讓他感受到被尊重,意識到家裡多一位新成員全家共同期盼的,培養孩子的期待值。出生後,要積極引導老大樹立榜樣的力量,不去強迫他一定要喜歡二孩,但要增加一家四口一起的活動,讓大孩適應新的家庭結構。

兩個孩子的家庭,肯定會比一個孩子的家庭要累一些,但對於孩子的付出,即便是辛苦,又何嘗不是一種甜蜜的幸福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媽咪讀呀 的精彩文章:

都市孩子普遍患有一種「病」,唯有走入戶外才能治
哈佛商學院研究:孩子兩歲起養成一個小習慣,會造就未來的大格局

TAG:媽咪讀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