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要不要選擇低調,前提是看你本身有沒有調

你要不要選擇低調,前提是看你本身有沒有調

探究造物主意圖,傾聽造物人心聲

前邊,我寫了一篇叫本就無名無利,你拿什麼淡泊名利?的文章,今天意指相當,內容就是關於低調與如何選擇低調的問題。

古今中外幾乎所有學問的研究關切,歸結起來就仨:

1.人與自然;

2.人與人;

3.人與自己。

而從實踐的角度而言,中國人更加關注第二條——人與人。用稍微牛逼的詞語來講,叫「倫理」。玩到恰如其分之際,就叫「有本事」。

歷史究竟是無法預測的,尤其是中國的未來歷史,因為中國人善變。老祖宗們早就洞見了這一點——人性難變,但人心恆在變。

人性似地之穩,人心似天之變。於是,他們取法於大自然千變萬化之「現象」,內化為頭腦里的「意象」,發明並創製出千千萬萬的生產資料與生活資料。

歷久累積,《易經》就生成了。

中國人的善變,無外乎思、想、說、做的不統一。為什麼呢?一個是苦難多了,一個是壓抑久了。苦難易生智慧,壓抑易走極端。

於是,我們的文化就兩個維度,一是把所有文化高度地融合,一是「努力」地找到眾多文化的最大公約數。

老流氓朱元璋因為追認大儒朱熹為其老祖,但他本人又是和尚出身,糾結之下,流氓脾氣發作的結果,就是——儒釋道本來一家。

低調,原指頻率低的聲調,比喻緩和的或比較消沉的論調。近年突然流行起來,一個原因是得益於網路的助推,一個是則是中國人的文化底盤裡究竟是以道家為本。

為什麼要低調?核心就是為了自保。

這樣說吧,倘若將人生的苦難看作「南山」:

法家告訴你,「將山剷平」

儒家告訴你,「與山和諧相處」

道家告訴你,「隱遁再觀察之」

佛家告訴你,「這些都是幻覺」

儒表法里,終究是社會層面的治理邏輯。於個人而言,中國人最信奉的還是道家,其次是佛家。因為道家可以解決今世成仙,至少可以保命,而佛家可以解決來世。

低調,究竟是個什麼東東?這得因人而異,尤其在這個「非標時代」。換言之,它沒有標準。

可能在混得還不錯的人看來,低調便是隱藏自己的能力不顯示,但並非不把事情做好,而是不把做好的事情拿出來炫耀而已。

但在一般人看來,就是盡量少裝逼。

除此以外,還得有個性質劃分。

高調幹壞事,自然千夫所指。

那麼高調做善事呢,又如何理解?

「低調做人,高調做事」,這是句表面很正確的廢話。頗似馬克思·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講的「在以苦修來世、禁欲主義、宗教虔誠為一方,以身體力行資本主義的獲取為另一方的所謂衝突中,最終將表明,雙方實際上具有極其密切的關係」那種意蘊。

可問題來了,事情究竟是人做的,「事」的調上去了,客觀上「人」也自然被迫高。

按道理,最低調的當屬農民,既講低調,何不做農民?娛樂明星與政治明星最高調,為何人人趨之若鶩?

這個世界究竟誰低調了?既他低調,那為何人人皆知其低調?某個名人做好事不留名,為何天下皆知其做好事之細節。

很顯然,低調,要麼是種策略,要麼只是一種生活方式。

低調的要領,

或者是為了下一輪高調做好巧然的厚積,

或者是已經高調疲勞了。

誠如某個窮光蛋張口就說——「比爾蓋茨說了,金錢只是一堆數字」,肯定讓人哭笑不得。

李敖可謂高調到了極致,但他說了——「我罵了那麼多人,為何沒有遭到別人的報復,因為我始終不擋任何人的財路」,這是句很實用的至理名言。

因此,低調的前提,首先要有調。如果本來就沒調卻非要高,那叫跳樑小丑,如若調已經很足了還要高,那叫得意忘形。

這片土地上,

沒調走不動,

高調走不遠。

因此,一是要有調,二是要如何低調。

延展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造物幫 的精彩文章:

連戲子都在高談區塊鏈了,說明雜碎時代已然來臨

TAG:造物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