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特別推薦》主編郭進拴最新原創散文《二月二》

《特別推薦》主編郭進拴最新原創散文《二月二》

【郭進拴原創】二月二

今天是狗年的農曆二月初二,天剛蒙蒙亮,我便早早的起來了,並不是有什麼要急著做的事情,而是從小就養成了這一天要早早起來的特殊習慣,起來後還不能在床上穿衣服,要把腿放在地上穿衣服,聽老人們講,這一天起得早,在地上穿衣服,人會勤快一年!不管這個古老傳說是真還是假,人勤勞總比懶惰強,所以,小的時候,每年這一天,父母親就要早早把我們叫醒,是希望我們能成為一個勤快人,男人勤快要立業養家的。慢慢的這個特殊的習慣便保留了下來,到後來我們長大了,到這一天自己便主動地早早地起來,冥冥之中還是有一種希望和期盼。

農曆的「二月二」,城裡人不當一回事,在鄉村卻是一個重要的日子——「龍抬頭」。

庄稼人希冀風調雨順,五穀滿倉,自古就有崇龍祈雨的習俗,這天,他們的喜興勁不次於元宵節。

如今,回味兒時的「二月二」,往事歷歷在目,趣事多多。

二月二的前幾天,母親就忙碌了起來。

她先把掛在廂房木橛上的豬頭、豬蹄取下來,拎到外屋化凍,然後就學鄰居穿龍尾。

撅來一把秫秸梢,一節骨一節骨地剪成半寸長,再找出許多彩色、花色的碎布塊剪成銅錢大的圓片,用紅線把圓布片穿起來,再穿一節秫秸棒,隔一個秫秸棒穿兩片不同顏色的園布片,穿了一尺多長後,下邊再縫上幾條彩色的尾巴。

穿完,撿根最長的龍尾掛在窗戶鉤上。

豬頭化了凍,母親把烙鐵放在爐火里燒,燒紅了,一點一點地烙豬頭上的毛。

隨著「嗞啦,嗞啦」聲音,一股股燒豬毛氣味瀰漫全屋。

烙豬頭是個麻煩活,有些豬毛總是烙不凈,母親就燙了半壺白酒,倒在碗里用火柴點燃,把豬頭、豬蹄沒烙凈的豬毛,放在藍藍的酒火上燎。

豬頭燎凈後,把豬嘴岔子兩邊的肉割斷,才費勁巴力地把豬頭上、下頜分開,母親再用鹼水一遍遍地清洗豬頭、豬蹄上的污垢,洗乾淨了,泡在一個大瓦盆里。

二月二那天,農戶有起早去井邊挑水的習俗,叫「引龍田」。

母親去挑水,我跟去幫忙。

挑水的人多,就按先來後到的順序打水。

我看到從郭大爺家門口到井邊,有一條用灶火灰劃的連線,再看他家院里,掃得挺乾淨,還用灶灰划了個大圓圈。

隊長笑著說,老郭頭的「糧囤」劃得不小,今年少得不了糧食!這時,我才知道,農家院里用灶灰劃的圈圈原來是「糧倉」。

吃完早飯,夥伴們來找我玩耍。

母親說,你們先去河邊玩,順便收回些沙子,等會咱們炒玉米花。

我們拿上簸箕,到河邊去收沙子。

心裡惦記著吃玉米花,很快就把沙子抬到了回家。

母親用篩子把大沙子和雜物篩出去,把細沙放在大鍋里炒熱,再把玉米粒放進熱沙子里炒,不一會,隨著「叭叭」的響聲,雪白的玉米花從鍋里蹦了出來,玉米粒都炒熟了,母親用鐵皮笊籬把玉米花撈在簸箕里。

我往兜里裝了一把玉米花剛要走,父親領來了住在南窯的剃頭師傅秋菊姐,母親說,今天剃頭是剃龍頭,一年都有好運氣。

我只得坐下,聽任擺布。

剃完頭,兜里裝滿玉米花就往外面跑,母親一把拽住我說,戴上龍尾再去玩,戴龍尾能辟邪消災保平安。

那時二月二禁忌動針線,母親就用別針把龍尾別在我後背。

我覺得小子家戴這個花里胡哨的玩意不好看,沒走多遠,就叫夥伴們給我摘下來裝進了兜里。

我們幾個跑到隊里的打麥場去看放風箏。

放風箏的有兩、三個,老振叔做的風箏最好。

風箏有龍形的,還有鷹形的,尾巴上都拴著五顏六色龍尾,在空中蕩來蕩去,很好玩!偶爾風箏落到地上,孩子們都爭前恐後地往那跑,先跑到的孩子拿起風箏,頂著風雙手舉過頭頂,老振叔喊聲「撒手」,他牽著線繩跑一會,那風箏又漸漸升了起來。

鄉村吃兩頓飯,到了下午兩、三點鐘,老振叔說「該回家啃豬蹄啦」,便收起風箏,我們才各自回家。

到家邁進門檻,那豬頭肉的香味直往鼻孔里鑽,又有一種過年的感覺。

母親把豬頭肉切成一片片,碼在盤子里,還有一盤切成塊的豬蹄,蒜泥也已搗好。

父親上山放羊也早早回來了,一家人圍著炕桌,吃著煎豆包,就著豬頭肉,大快朵頤,唇齒留香,其樂融融。

夜幕降臨後,此起彼伏響起了鞭炮聲,許多人家又掛上燈籠。

燈籠照耀著院子里鮮紅的對聯,濃濃的年味依然在村中蕩漾。

二月二龍抬頭,這是一個流傳至今的古老的傳說,每逢農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因此,這天就叫「春龍節」。在我們老家鰲頭一帶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

二月二,民間也叫「踏青節」,從這一天開始,大地陽氣上升,青草野菜開始發芽放青,人們開始到戶外郊遊了。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就是描寫二月二遊人踏青的熱鬧景象的。

隨著這個傳說的發展,二月二早已形成了一個節令,二月二是正月過後人們過的第一個節日。小的時候,隨著春節和正月的一天天過去,我們最盼望的就是二月二這個節日了,這一天,大人們要給我們「蒸龍蛋」吃,其實就是菜糰子,隨著生活的逐漸好起來,蒸「龍蛋」的材料也在發生著變化,到了現在,在我們老家鰲頭還保留著這個傳統習俗,「龍蛋」的皮兒是粘面,餡兒是酸菜肉餡兒!這一天吃「龍蛋」就是圖個吉利。所有的菜餡兒都是頭一天準備好的,因為這一天不能動刀,老人們說動刀會傷著龍頭的,這一天自然也不能做針線活兒了。

其實,所謂「龍抬頭」指的是經過冬眠,百蟲開始蘇醒。所以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蠍子、蜈蚣都露頭。」二月二日這一天,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打我記事兒的時候起,每年的這一天,父親便早早地起來,手裡拿著一根棍子敲打著房梁,嘴裡念叨著:「二月二敲過梁,蟲子螞蟻不下房」。過去家家戶戶住的都是土房土炕,房蓋兒都是葦芭和泥土,自然容易生蟲子,像蜈蚣蠍子這樣的蟲子如果爬到炕上會蜇傷人的,為了檢驗這個習俗是否靈驗,二月二過後,我們每天都會看看有沒有蟲子從房上爬下來,也許是靈驗吧,還真的沒有蟲子下來!

敲完房梁後,父親還要用草木灰圍著水缸蜿蜒地一直灑到大門外。父親說這是引龍,頭一天要把水缸里的水挑滿,二月二這天不能往水缸里倒水,說是怕砸到龍頭,這一天要是誰家挑水了,水缸一到夜晚人靜的時候就會有「吱吱」的響聲,是龍沒有引出去。雖然說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但小的時候我們還是很怕龍在水缸里,有時不敢往缸里看,怕看到龍在裡面!其實這個習俗自古就有,清人《宛署雜民》說:「都人呼二月二為龍抬頭,鄉民用灰自門外蜿蜓布入宅廚,施繞水缸,呼為引龍回。」以求一年能風調雨順。

這一天除了大人們搞的蒸「龍蛋」、敲房梁、引龍這些習俗和活動讓我們興奮和好奇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事情是涉及到我們每一個人的,那就是,二月二這一天要剃頭,稱為「剃龍頭」,圖的還是個吉利,所以每到這一天,理髮店都要特別忙,直到今天仍然如此。那時候大人們是不允許孩子們正月里剃頭的,說是正月里剃頭死舅舅,所以都趕到二月二這天剃頭了。

這些美好的傳說和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最讓我感同身受的還是勤勞立業養家。中華民族這條巨龍的崛起和騰飛,無處不體現著勤勞的民族傳統。一個家庭也是如此,生活能像龍抬頭一樣,一天天好起來,靠的也是勤勞。

小的時候,我們家人口多,姊妹兄弟八個,加上父母共十口人,就父親一個勞動力,那年月收入很低,往往是父親勞動一年,掙的工分兒到年底連全家十口人的口糧都銷不到家。在我們家,父親是最勤勞的,這在我們鰲頭村裡是人人都稱讚的,父親去世的時候才47歲,直到去世的前半月,還仍然在生產隊放羊,正是有父輩們的勤勞,才撐起了我們這個人口眾多的大家庭,度過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那樣的困難時期。有父親的影響,我們姊妹兄弟從小就在父母的組織下學習搞副業來補充家庭生活,從編織葦席到打草袋、草繩,農村的副業項目沒有我們不會的,從放學拾柴到冬天上山去割白草,摟樹葉子等,沒有什麼活兒我們沒幹過的。

那時候,每年的寒假都是我們姊妹兄弟搞副業最繁忙的時候,因為眼看就到年底了,家裡一切都等著用錢,我們能掙點兒是點兒。那時打草繩是最累的,草繩車是靠人來蹬的(那時還沒有電動的),我和三個弟弟兩人一副架,每天早早起來,自己給自己定任務,天天都開展勞動競賽。這一冬下來,我們每個人都累得脫了相,個個兒小臉兒煞白,因為一冬沒有出屋,每天都是穿個單衣,那還是一身汗水。但儘管這樣,等到年底賣草繩的時候,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心裡還是很甜的,效益好的時候,到過年了,父親就多給我們點兒零花錢,那時候心裡是美滋滋的!

有一年是我們最灰暗的一年,這一年我們打的草繩父親託人在臨汝鎮賣了個好價錢,父親也說等賣完草繩過年多給我們點兒零花錢,我們都十分高興地盼望著,可盼到了出售的日子,我們幫著裝好車就在家裡盼著父親的回來。到了晚上父親終於回來了,我們看著父親進到院子里,並沒有高興的樣子,反倒一臉的沮喪,一聲不吭地坐在了炕上,母親反覆地問,這才知道,原來草繩賣了800元錢,這可是那個時候的天文數字啊,父親把賣草繩的800元錢揣在兜里,在去市場準備給家裡買點什麼的時候,被小偷給偷走了,父親在臨汝鎮獃獃地一直呆到晚上,才沮喪地回來。我們聽了都大哭了起來,這在我們家簡直就是天塌了下來,我長這麼大從沒看見父親哭過,這時父親也流下了眼淚。悲痛過後,父親就是父親,轉過來安慰我們,囑咐我們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過了年兒,我們接著干。說是這樣說,這一年我們誰的心情都沒好過。

生活的軌跡也像龍蜿蜒崛起一樣,沒有一帆風順的時候,總是伴隨著許許多多的波折,但只要昂起了頭,勤奮前行,前景總是美好的。

我的一生沒有從父輩那裡繼承一點點財產,繼承來的就是父輩的那種辛勤勞作、勤儉持家的精神,正是這點傳統,才使我們在沒有外部作用的情況下,靠我們自己的雙手,從白手起家,到實現溫飽,到我們現在能夠過上比較令人羨慕的生活;從無房到租房,到住上了樓房;從買不起一輛舊自行車,到騎上摩托車,到購買了汽車,這一步步,自然有黨的好政策和社會的進步,更主要的還是靠人的勤奮努力。

中國的傳統習俗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傳說和故事,更主要的是留給我們了一筆精神財富。

二月二,龍抬頭,多麼吉祥的諺語,願我們所有的人秉承龍的精神,昂首前行!

二月二,龍抬頭 ,春季來臨,萬物復甦,蟄龍開始活動,預示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真正的春天到啦……

民間認為,龍是吉祥之物,主管雲雨,而農曆「二月二」這一天是龍升天的日子。從節氣上說,農曆二月初,正處在「雨水」、「驚蟄」和「春分」之間,很多地方開始進入雨季。這是自然規律,但古人認為這是「龍」的功勞。而且,龍在國人的心目中有著極高的地位,不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風化雨的主宰。

這一天,也是我們一年中與龍走得最近的一天,作為龍的傳人,我們傳承著中華龍行天下、自強不息的精神,帶著對神州大地無私饋贈的感恩,帶著對美好未來的希望,在豐富多彩的節日習俗中描繪著新一年的願景。

這一天民間傳說中的神龍會蘇醒升天,興雲布雨,以保來年風調雨順,敬龍祈雨,祈求豐收。

這一天,使使耕牛,預示陽氣回升,大地解凍,春耕將始。

這一天,打打囤,預兆豐年來臨,大囤尖、小囤流。

這一天,理理髮,被稱為「龍剃頭」,亦有鴻運當頭、精神飽滿、時時吉祥之意,正合一年蓬勃之氣。

這一天,吃點龍食好兆頭。讓煎餅、料豆、龍耳餃子、龍鬚面、豬頭肉等等這些流傳的老講究,給人們帶來吉利,帶來歡暢,帶來心靈的撫慰。

二月春龍送溫暖,紫氣東來萬物舒。祥和瑞氣鋪大地,風調雨順隨人願。

一年之際在於春,讓一年的鴻運就在二月二這天開始,踏著春天的步伐,昂首前行。

二月二,龍抬頭,祝大家鴻運當頭,夢想成真!吉祥如意!

《智泉流韻》微信平台

原創版權聲明

凡是作者投稿《智泉流韻》的各類文章都屬原創首發,因不是原創而造成平台封號的,後果作者自負,並賠償平台相應的費用。本刊嚴打剽竊,拒絕抄襲,若有侵權行為,文責自負,《智泉流韻》公眾平台概不負責。刊發文章的圖片來源於網路,部分相關圖片由作者提供給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泉流韻 的精彩文章:

《特別推薦》主編郭進拴最新原創散文:《掏螃蟹》

TAG:智泉流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