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了解這些,太極、氣功、養生功再無秘密

了解這些,太極、氣功、養生功再無秘密

歷史永恆

中華民族的歷史源遠流長,上下五千年,甚至更長。在這條歷史長河中,誕生了優秀而豐富的中華文明,並結出了眾多的豐碩果實,我們熟知的四大國粹中醫、書法、京劇和武術,就是其代表。而與中醫及武術相關的傳統運動方式,如太極拳、八段錦、易筋經、氣功等,則是中華民族強身健體、調養精神的重要法寶。因為古老,傳統運動的內容極為豐富、群眾鍛煉基礎相當龐大;也因為古老,傳統運動顯得較為神秘;還是因為古老,傳統運動甚至被「有心人」貼上了迷信的標籤。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認識傳統運動的鍛煉原理,從而破除各種錯誤認識,更加好的發揮出其有益的健康養生作用呢?這是很多人想知道的,同時也是本篇文章要討論的重點所在。

賣瓜原理

諺語「老王賣瓜、自賣自誇」,講的是一種營銷手段,但是卻告訴了我們一個事實,那就是有了瓜才能去賣,瓜是一切的基礎所在。我們鍛煉身體也是一樣,脫離了人體這個基礎,再好的理論都是假的,都顯得蒼白無力。所以要真正認識傳統運動鍛煉的原理,就必須要先認識人體這個基礎。人體包括了什麼?我們可以總結為一句話,那就是「211工程」。所謂「2」,指的是人體由內、外兩個環組成。內環是人體最核心的五臟六腑系統,如心、肝、脾、肺、腎、膽、胃、大腸、小腸、膀胱等;外環是人體的支撐系統,如筋、脈、骨、肉、皮等等。內外兩個環,這是人體的物質基礎,無論在任何情況下,即使是生命喪失,其仍然會存在。第一個「1」,指的是人體氣血津液系統的整體性。氣血津液系統,我們可以稱之為人體的流動系統,其包括了我們現代所講的血液、淋巴液、組織液、唾液、汗液、淚液等等。氣血津液系統,流動於人體內、外兩個環之內,溝通「臟腑系統」和「筋脈骨肉皮」等組織,使人體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網路系統,從而使人體物質具有生命性。可以這樣講,氣血流動這個整體系統一旦失去功能,人就失去了生命。第二個「1」,指的是人體運行機制的智能統一性。我們到醫院看病,往往會有心血管科、腦血管科、消化科、內分泌科、骨外科、皮膚科、肛腸科等著我們去選擇。這告訴我們,人體的五臟六腑、筋脈骨肉及氣血津液系統,不是一盤散沙,其運行具有統一的智能性。如肝、膽、筋、目、淚液、怒組成了「肝系統」;脾、胃、肉、口、涎液、思組成了「脾系統」;心、小腸、脈、舌、汗液、喜組成了「心系統」;肺、大腸、皮、鼻、涕液、悲組成了「肺系統」;腎、膀胱、骨、唾液、恐組成了「腎系統」。心、肝、脾、肺、腎五大系統,又以心臟系統為核心,組成了人體這個精密整體,從而使人體功能正常智能運行,併產生了精神。可以這樣說,人體的智能統一性,使人體生命具有了精彩性。

人體的「211系統」,是人類的生存之根本,該系統運行失常,就會出現各種不舒服的癥狀或者疾病。人體運行系統出現問題,就會出現心臟病、腦血管病等疾病,就需要治療;氣血運行整體性出現問題,如氣鬱、血瘀、陰虛、陽虛等,我們會出現不舒服的癥狀,可以採用一些調理的方法應對;對於人體的根基「臟腑、筋脈骨肉」等,則是要時刻保持其強健性。所以對於人體「211系統」的健康養生方法,就是「強根基、調氣血、保統一」,傳統運動養生,也是從這三個角度入手進行健康鍛煉的。

從「強根基」的角度講,傳統運動養生講的原理是「以外養內」。中醫認為,人體內外相連,相互影響,所以《黃帝內經》講「有諸形於內,必形於外」,同樣的道理,我們可以通過鍛煉外部的筋脈骨肉皮,從而來內養五臟六腑。從大的角度講,主要是通過「五俞通道」和「經脈系統」的鍛煉,從而練外並養內。經脈系統,就是我們講的「奇經八脈和十二經脈」,這在傳統功法「易筋經」中表現的非常明顯,因為易筋經的十二個動作,就是對應了人體的十二經脈。五俞通道,主要指的是頸項、肩背、腰股、脊背、胸脅五大核心部位,基本上每一套傳統功法,都是以鍛煉這五大部位為核心。「以外養內」的另外一種形式,就是「模仿練形」。古人認為萬物皆有靈性,動植物的某些特殊動作能力,值得我們學習,如「龍盤虎踞」、「虎抖毛」、「鳥張翅」、「虎豹雷音」等等,我們傳統功法的「五禽戲」、印度的「瑜伽」等,就是通過模仿動植物的經典動作來進行鍛煉。

從「調氣血」的角度講,傳統運動養生的原理是「骨正筋柔」。中醫認為,人體只有骨架中正、筋脈柔和,氣血才會流動順利,所以俗語講「形正則氣順」,同時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也提出了「骨正筋柔、氣血以流」的觀念。我們在練功時講究的「虛靈頂勁、含胸拔背、虛腹塌腰、屈膝松胯」等要求,就是為了使動作達到「骨正」的要求;而講究動作的舒緩、旋轉、拉伸等,則是為了達到「筋柔」的要求。所以要調整好氣血,我們就要把握並做到「骨正筋柔」。骨正筋柔,根基是人體的骨肉筋脈系統,所以其既是調理氣血的原理,也是「強根基」的一種後續要求。調理人體的氣血津液運行,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拍打」,我們可以通過拍打,來促進局部的氣血運行,這也算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柔筋」之法吧!

從「保統一」的角度講,傳統運動養生的原理是「以小博大」。就是我們在進行傳統運動養生時,從某一個系統的一個小的環節入手鍛煉,從而調理這個大的系統。如鍛煉「肝臟系統」,我們從可以從其一個「怒」的情緒入手,從而來調理「肝臟系統」,八段錦中的「攢拳怒目增氣力」、易筋經中的「橫眉怒目魂中定」就是如此;六字訣中的「嘻、噓、呵、呼、嘶、吹」六個聲音,就是從一個聲音入手,進而調理不同的系統;經典的養生方法「叩齒吞津」,也是從一個小的環節入手,進而調理人體的「腎臟系統」。從人體「智能統一」的最大角度講,保持人體的一種安靜狀態,如靜坐、睡眠,從而使人體處於一種自我調節的整體狀態,也算是一種「以小博大」的表現。

人體有「211工程」,傳統運動養生有「強根基、調氣血、保統一」的方法,看到這裡,你覺得練習太極拳、氣功、養生功等傳統運動養生功法時,還有秘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