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下月起靜態掃碼支付每日限額500元,央行新規會對我們產生多大影響?

下月起靜態掃碼支付每日限額500元,央行新規會對我們產生多大影響?

@王欣

三月過半,一條「央行新規,靜態掃碼支付每天限額500元」的新聞開始發酵。

在「出門可以不帶錢包,但不能不帶手機」的時代,「掃一掃」作為一個方便、快速的收付款方式已經與當代人的數字生活緊密聯繫在了一起。正因為如此,限額500元的新規乍一看怎麼都有些不合常理。

那掃碼支付究竟有著怎樣的問題?這樣限額又能否滿足我們在眾多使用場景下的支付需求?

偷梁換柱:「掃一掃」讓商販顆粒無收

「店裡人流量太大,這種事防都防不住。」雖然事情已經過去兩個多月,但說起店裡的掃碼支付,在重慶農貿市場經營一家肉鋪的張大姐還是有點氣憤。

今年1月25日臨近收攤時,一位顧客來張大姐的肉鋪買了200多元的香腸臘肉並使用支付寶付款,但當張大姐的丈夫李厚雄來到肉鋪幫忙收攤時他們卻傻了眼——不僅香腸臘肉的200多元沒有到賬,整整一天李厚雄的支付寶都未收到過任何付款。他們這才意識到,掛在外面的支付寶二維碼已經被人換了!

「快過年了嘛,來備年貨的人一天比一天多」,張大姐向我們解釋說:「二維碼貼那兒就沒管過了,人多的時候也就看一眼人家的付款金額對不對得上,沒怎麼在意收款方。」

下月起靜態掃碼支付每日限額500元,央行新規會對我們產生多大影響?

為了方便、省事,很多小商販都偏向於使用靜態條碼收款

儘管隨後夫婦二人通過支付寶的投訴渠道獲得了賠償,調包二維碼的不法分子也在年前被迅速抓獲,但這樣的事件還是讓她從此多長了一個心眼:「轉賬之後仔細核對一下頭像是不是老公的、收攤的時候還得把二維碼收回來。」

暗藏「陷阱」的靜態條碼並不安全

張大姐被人悄悄換掉的支付寶收款二維碼,就屬於我們在上面提到的靜態條碼。

生活中使用靜態條碼的商鋪不在少數,大至百貨、賣場,小到商家、攤鋪,靜態條碼作為一個方便、快速的收付款方式,已經與當代人的數字生活緊密聯繫在了一起。而除了支付,紅包、返利、推廣、優惠等等活動也早就以靜態條碼的方式出現在了我們身邊,帶來方便的同時,背後還暗藏著不少類似的「陷阱」。

今年年初,陝西、天津等地交管部門陸續開始在現場處罰決定書上增加靜態條碼繳納方式,駕駛人只需掃描交警現場開出的罰單上的二維碼,即可掃碼繳罰款。

但事實上,很多不法分子也在利用消費者「圖省事」的心理和有時存在粗心大意的情況偽造虛假繳費通知並附上靜態條碼進行欺詐式收款。

去年3月,南京的鄒先生就在自己的車上發現了這樣一張違停罰單:罰單上附有二維碼和「掃碼可繳費」說明,掃描二維碼後顯示「違章處理,轉賬200元,點擊確認」。好在細心的鄒先生經過核實後發現,自己被貼上的其實是精心偽造而成的假罰單。

下月起靜態掃碼支付每日限額500元,央行新規會對我們產生多大影響?

掃一掃交罰款,不少人圖方便因此上當

除了調包、欺詐等風險,此前還傳出過不法分子在商場超市等人流較多的地方,通過掃二維碼獲得小禮物這類活動獲取個人信息、進行電信詐騙和電話騷擾的事件,一些來歷不明的二維碼還會向掃碼人的手機植入手機病毒,進一步危及掃碼人的信息和財產安全。

不難看出,靜態條碼易被篡改、易攜帶病毒、難辨真偽,因此安全性極低。此前市面上也有不少應對措施,包括採用防偽紙張展示條碼、採用防護罩等物理防護手段避免被盜等等;支付寶還推出了「你敢掃,我敢賠」計劃,不管是商家收錢二維碼因為被替換、調包導致資金損失,還是用戶掃碼中了病毒、木馬,都能得到相應的賠付。

但這些手段和通過銀行客戶端或支付寶、微信等手機支付工具向商家出示的動態付款碼相比靜態條碼依舊處於劣勢。

&nbsp

央行出手,每日限額500元的影響有多大?

去年年底,央行發布《條碼支付業務規範(試行)》,根據風險防範能力分級對用戶單日靜態條碼進行每天500元的限額。新規將從下月1日起正式開始實行。

500元的單日靜態掃碼限額能否滿足絕大多數用戶的消費需求呢?

央行表示,2015~2016年,主流支付機構每日條碼支付95%以上都不足500元,2017年上半年,主流的支付機構條碼支付人均每日金額是108塊錢。

下月起靜態掃碼支付每日限額500元,央行新規會對我們產生多大影響?

超過額度時還請使用更安全的動態條碼

依據類似的市場機構條碼支付交易數據,他們研究制定了能夠覆蓋絕大部分使用條碼支付付款客戶需求的限額。當消費超過500元時,大家完全可以打開自己的二維碼提供給商戶,這個過程中,用戶使用的二維碼就變成了動態條碼,且登錄賬戶時大都有指紋或支付密碼解鎖,大額支付時一般還有簡訊驗證,都要比商鋪擺放的條碼要安全得多。

針對商戶,由於500元限額僅針對買東西的人,並不會打壓像煎餅果子攤位、奶茶店這類經營主體的實際經營,對商戶而言沒有多大的限制。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此前就表示,新規對商戶的影響非常小:「假如我們買一個烤紅薯5塊錢,500元夠買100個烤紅薯了,這並不會影響賣烤紅薯大爺的生意——只要他不是將烤紅薯都賣給你,那麼大爺也不受影響。因為這500元限額是針對用戶而言,對商戶並無限制,大爺一天賣1000個烤紅薯都是妥妥的。」

目前出現的各類掃碼支付案件中靜態條碼都有著不小的佔比,而每天限額500元的新規一出,交易雙方在掃碼支付過程中的損失得以降到最小,並由此鼓勵更多的人使用動態碼付款。那些利用靜態條碼支付進行信用卡套現的違規行為將得到極大限制。

鏈接·新規解讀:條碼支付並不是「掃一掃」這麼簡單

網路上盛傳的「掃碼付款限額」新聞都始於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去年年底發布的《條碼支付業務規範(試行)》(以下簡稱「規範」),按照計劃,這份規範將於下月 1 日起正式生效,屆時,條碼支付業務將在多方面受到合理而有效的約束。

一方面,條碼支付業務的開展有了安全性要求

根據規範,銀行業金融機構和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用條碼技術實現收付款人之間貨幣資金轉移的業務活動都屬於「條碼支付」的業務範疇。在此基礎上,銀行和支付機構可以組合選用下列三種要素來對條碼支付交易進行安全性驗證:

(一)僅用戶本人知悉的要素。比如我們在支付寶、微信和各大銀行的網路支付服務中設定的「支付密碼」或「交易密碼」。

(二)僅用戶本人持有並特有的、不可複製或者不可重複利用的要素。比如我們在使用各種支付服務時通過簡訊、語音電話等方式獲取的一次性驗證碼。

(三)用戶本人的生物特徵要素。利用移動設備上技術越來越成熟、應用越來越廣泛的指紋識別、面部識別、虹膜識別等生物特徵識別技術對條碼支付安全性進行驗證。

根據對這三種安全驗證要素的滿足情況,支付限額被分為ABCD四個等級:

下月起靜態掃碼支付每日限額500元,央行新規會對我們產生多大影響?

條碼支付單日累計限額

不難看出,靜態條碼由於風險防範能力最低(D級),受到的單日累計交易額度限制也最大。

&nbs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腦報新聞客戶端 的精彩文章:

全面屏再進化,小米MIX 2S真機首曝
科幻劇《黑鏡》第五季續訂成功 先導預告細思恐極

TAG:電腦報新聞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