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環太平洋2:機甲和演員都是塑料做的吧?

環太平洋2:機甲和演員都是塑料做的吧?

如果不是當時在中國市場意外賣座,又如果不是後來有中國資本續命,票房失利的《環太平洋》,本來註定是不會有續集的。

不過,「景甜打怪三部曲」最終逐一成型,無疑再度證明了我們的強大國力。

請收看槍稿前線記者發回來的《環太平洋2》的第一手評測。

我要看的是機器人和怪獸,

不是愚蠢的人類啊混蛋!

文|喬喬

作者簡介:ACG 愛好者,互聯網從業者。看了三十年漫畫動畫但仍然不會畫畫的廢柴。大齡女性已婚已育。

作為一部非常特別的類型片,《環太平洋:雷霆再起》被萬達續了一命,但這條命能續多久,從本作的表現來看,只能祝它好運。

2013年的《環太平洋》是一個意外,它喚醒了全球的宅文化愛好者,讓他們走進了影院。這些本來遊離於主流文化圈外的傢伙,忽然發現有一部電影完完全全拍出了他們的夢想:駕駛巨大的機器人從地面站起,一拳拳擊倒怪獸。如今第二部上映,人們期待重溫美夢,再次做個拯救世界的少年。

《環2》歸來,還是否是當時少年?

但很遺憾,事情總和人們的期待有所出入。

我要看的是機器人和怪獸,

不是愚蠢的人類啊混蛋!

《環太平洋:雷霆再起》最大的問題,是它變得太像一部「好萊塢電影」,某些地方甚至令人產生在看《變形金剛》的錯覺:主角們的成長線、感情線與對抗邪惡的主線交織,每一處劇情——對,第二部有了更複雜的劇情——都在計算之中,最後落腳到peace、family或whatever那些無聊的套路上。

戀愛中打怪,套路不停歇

然而這根本不對《環太平洋》粉絲的胃口。《環太平洋》的high點是「機甲才是男人的浪漫」、是瞬間喚起的腎上腺素、是燃。整部電影壓縮文戲(這也是它最為人詬病之處),將最大的篇幅留給了機器人和怪獸們在城市、在海上,在白天,在黑夜,進行著一場場戰鬥。

給我上機甲,給我燥起來!!!

顯然,本作導演斯蒂文·迪奈特沒搞清楚這點。《雷霆再起》幾乎用了一個小時的時間來鋪陳劇情:被召回訓練基地的主角,偶遇的蘿莉,基地內成員的愛恨情仇,前作關鍵角色莫名其妙的死亡,以及景甜佔據的大量戲份。

熟悉的我們大甜甜的臉

如果觀眾並非《環太平洋》粉絲,此時他可能已經睡著或者離場;而身為粉絲,則會覺得受到了欺騙而感到沮喪。

從生鏽的鋼鐵

到發光的塑料

《雷霆再起》關鍵的「打怪獸」環節,就像一頓糟糕的飯菜。

倘若說德爾·托羅在首作中的香港夜戰特效有取巧之嫌,那麼《雷霆再起》可謂是連投機的機會都沒有:在白天破壞沙盤城市,對特效製作者與觀眾來說都是巨大的考驗,一處細節的紕漏會被放大成為齣戲的錯誤。或許是為了保障總體的觀感,戰鬥環節的處理變得更加快速、花哨——於是也喪失了應有的質感。

歪,打怪也是要走點心呀

此外,「環太」戰鬥戲的看點在於,機甲與怪獸在不同環境下基於各自屬性的對抗。遺憾的是,本作幾乎沒有表現出機甲自身的特點和戰鬥策略。缺乏如前作令人印象深刻的海上戰鬥戲,或者三胞胎兄弟的機甲招式,你能記住的只有主角們酷似在健身房跑步的姿態,然後機甲就莫名其妙地懟到了怪獸身上。

《環1》的三胞胎小哥哥帶來十足驚喜

更大的問題是機甲「變形金剛」化。陳舊、殘破與鏽蝕感,是《環太平洋》的視覺核心,巨大機器人笨拙、沉重的質感與累累戰損,使戰場中的豪氣與苦難順理成章地展現在銀幕上——以力量決勝負是怪獸特攝片中的核心精髓,而它也在切爾諾阿爾法(第一代俄國機甲)那個活塞式伸縮的大拳頭上體現得淋漓盡致。而本作中的機甲,變得更加靈活,更加像「人類」而非「機器」,缺乏力量的對抗,從而失去《環太平洋》最為突出的感受之一:厚重感

這是導演的鍋。

宅男「陀螺」可是有一身乾貨的喲

首作導演吉爾莫·德爾·托羅不是個一般意義上的死宅。出生於1963年的他,鍾情的不僅僅是超級機器人動畫,還有那些更加深入、更加豐富的日本怪獸特攝片。

在首部《環太平洋》的片尾,他向特攝片大師本多豬四郎致敬,恐怕也不僅僅是因為《哥斯拉》,而是還要加上《科學怪人對地底怪獸(巴拉貢)》和《科學怪人的怪獸:山達對蓋拉》。這兩部怪獸特攝片,異常哥特和陰鬱的氛圍,讓陀螺銘記終身。因而他也在《環太平洋》里還原了那種質感。

《環1》中對《哥拉斯》的致敬

而處女作導演斯蒂文·迪奈特雖然也是一個哥斯拉愛好者,但他對「機器人打怪獸」這個題材的理解,或許只是到「打」為止。也可能是他不想被陀螺的陰影籠罩得太深——但是缺少亞文化沉澱的亮閃閃機械與全息投影,看起來似乎吹上一口氣就能飄起來。

「我儘力了。」

公平地說,《雷霆再起》也不是一無是處。迪奈特冒險地豐富了世界觀,加入了更多劇情,希望將《環太平洋》擴展成一個系列,或一個宇宙,以至於不惜留下一個糟糕的結尾。

「注意 嚴禁停留」

與此同時,迪奈特顯然也是個了解超級機器人和怪獸體系的導演。片中的巨大基地外形,明顯是在向日本漫畫家永井豪的《魔神Z》里的「光子力研究所」致敬;最後面對合體怪獸,人類克敵制勝的法寶也沿襲了《魔神Z》中主角在沒有飛行裝置的情況下第一次飛行的場景。

雖然他的宅味濃度並不像陀螺那麼高,但他還是表現了對超級機器人題材的尊重。

《環2》的塑料感可見一斑

因此,就此將兩部作品斷然放在對立面上的比較並不合適:時代變了,觀眾也在變。《雷霆再起》的受眾群,也有更多新的宅:誕生於一切屏幕都可以觸控的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時代,看超級機器人,也看《你的名字》;而老傢伙們帶著一身的沉重,從蒸汽和柴油的年代中走來。

只有你心中的那個少年仍未老去。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是槍稿 的精彩文章:

這電影告訴我們,用純潔心靈去逐夢,有時很傻缺
2018年第一部現實主義佳作,竟是個動畫片

TAG:我是槍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