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瑪克辛的教育沙龍時間

瑪克辛的教育沙龍時間

寫在前面的話

根據個人閱讀經歷,我目前覺得最精彩的人物傳記就是《人類群星閃耀時》了,可我沒有茨威格那麼強大的敘事能力通過一個事件或者場面來描繪一個偉大的人物。我想,哲學家或者說教育哲學家的偉大之處不是他們過人的經歷(當然經歷也很重要),而是其構築的思想世界中的閃光之處。那麼,接下來借鑒《天才之為責任的思路》,讓我們一起了解教育哲學家瑪克辛·格林。

讓樹葉變換顏色

一名有著追求統一的熱情,和不完整意識,並渴望向世界發問的教師。

——瑪克辛·格林

1917年,瑪克辛出生在布魯克林,原姓Meyer,父親擁有一家製造人造珠寶的公司,母親婚前是父親的秘書。在瑪克辛自己的敘述中,這是一個不鼓勵知識探索的家庭,而布魯克林夏天的戲劇和音樂會是她的反抗和成長經歷中的秘密花園。從7歲開始,瑪克辛為了和父親溝通養成了寫作的習慣,這逐漸發展成了一種能力,從學院畢業的時候她正在嘗試寫小說;瑪克辛把自己所有的痛苦、羞愧、尷尬、迷失都寫了下來,可她後來發現寫作成了自己逃避混亂和迷惑的方式,而不是真正去解決它。這個時候開始,瑪克辛把自己的筆記鎖了起來,儘管也會繼續寫作,描述一些事件和情感、寫詩、寫一些隱喻,甚至哲學,但這和之前的寫作已經不同了。與第一任丈夫結婚之後,瑪克辛照看診所的同時堅持著寫作,雖然現在看來那些作品大多是不成功的小說和被退稿的文章,但其中幾篇被女性雜誌Mademoiselle(美國廣受知識分子青睞的女性雜誌,2001年已停刊)刊登了,這為她平淡和艱辛的生活帶來了一些成就感和樂趣。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瑪克辛的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她在自述中繼續說到:十幾歲的時候去歐洲的旅行可能是一切的根源——在那裡,我加入了與西班牙鬥爭的人群,在巴黎為保皇派工作,但後來不得不被迫回家並完成學業。這些經歷讓我活躍於西班牙共和黨的活動:演講、寫作,也讓我非常非常反對法西斯主義。當醫生丈夫參加二戰歸來,瑪克辛說,他對女人的態度變得輕蔑,並對妻子說出「你唯一擅長的事就是上學,所以回去上學吧」的話,這之後瑪克辛經歷了離婚、再婚,並決定回巴納德學院繼續完成文學和哲學的研究生學位。

在紐約大學就讀教育哲學研究生期間,被馬克思和弗洛伊德佔據的瑪克辛開始接觸杜威的學說,並震撼於加繆,將《西西弗神話》視作自己新的秘密花園。在完成畢業論文的同時,瑪克辛也在與當時的老師布拉梅爾德開研討會,一半研究存在主義(主要是克爾凱郭爾和薩特),一半研究實證主義,瑪克辛非常感激這段經歷。由於新來「上司」的不喜歡,她突然被調到英語系教世界文學,沒有一點點防備但也很刺激,也因為這樣,從《伊利亞特》到莎士比亞,瑪克辛對文學有了更深的了解。在完成了一系列編輯工作之後,瑪克辛仍留在英語系執教,她開始有意識地想多做些什麼,她選擇教文藝學。當時瑪克辛並沒有意識到這為她打開了複雜的美學的大門,她想這擴展了自己哲學和教育學的研究範圍。

到了70年代早期,瑪克辛出版了《教師作為陌生人》,在她看來,這是她最廣為人知的作品。緊接著她寫了很多關於社會話題、青少年問題和課程方面的文章,並在林肯中心發表了很多演講,其中很多被收錄在了1978年面世的《學習的風景》中。瑪克辛承認她深受杜威的《藝術即經驗》、存在主義和現象學作品的影響,在林肯中心接觸的藝術家和老師們,還有結合歷史和社會問題,這些讓瑪克辛認為我們應該接觸藝術作品,從繪畫、音樂聲、姿態、語言和雕塑中獲得直接體驗,使其成為我們經驗的一部分,並對它傾注精力,賦予新的生命。後來的10年里,瑪克辛每個夏天都不斷與藝術家們接觸,一起將小說、短篇故事、詩歌等藝術作品喚醒,這也給她的哲學工作、看待社會正義的眼光和「多重事實」的問題,帶來了新的生命和深遠的影響。

與夏天無關

秋色明媚,瑪克辛窗外的樹葉永遠不會停止變換:它們將在冬天黯然失色,又將在春天與花朵一起綻放;她看著和回應著樹葉在秋天金色華麗的短暫光景和美妙變換,也想像和見證著藝術在教育中的無限可能。

——瑪克辛·格林

閱讀瑪克辛的文字,撲面而來的是一個廣闊的、自由的世界。在我所接觸到的作品標題中很多次用到expanding這個詞,首先,我非常欽佩將自己投注於不確定的、開放的、多重事實和充滿無限意義和可能的世界的勇敢和決心。我可以想像人在那樣的狀態下,可以迸發出多麼充沛的生命力與旺盛的想像力。

瑪克辛的「迷弟」派納這樣描述到:「當我第一次遇到瑪克辛·格林,我發現她簡直就是美國版的女薩特,我深深地被她打動。她身穿黑色衣服,塗著鮮艷的口紅,那些日子裡她一直叼著一根香煙,討論著與薩特相同的辭彙,如陌生人、不真誠與自由。」直到後來退休,瑪克辛也難以抑制住自己對於美學的熱情,在研討會上她渴望著更多的藝術家、學者、大學生、熱心教育的人,發出更多不同的聲音、碰撞出更多的想像和問題。瑪克辛也在自己的家中舉辦教育沙龍,學者們相聚在一起、坐在地板上喝咖啡、度過愜意的時光,同時一些美妙的對話和想法也就出現了。

夏天是一個經常被提到、魔力的季節。從小時候布魯克林夏天的音樂會、夏天開始修習的教育哲學課程、後來夏天林肯中心與教師、藝術家的研討會到退休後的家中教育沙龍,夏天總是美妙和激情的,充滿思維碰撞、藝術和想像力的。或許這根本和夏天無關,重要的是富有激情的瑪克辛自己在追求著生動與鮮活、在本就自由和廣闊的世界裡主動做出選擇、努力承擔著責任,到現在依然與我們對話著。

參考文獻:

[1]趙修義,邵瑞欣著《教育與現代西方思潮》,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年版,第50頁.

[2] MaxineGreen (1993), The passions of pluralism: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expanding community, Education Researcher.

-我們還是朋友嗎-

一歌一文

讀書分享

女性人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還是朋友嗎 的精彩文章:

迪·德芳夫人:在擁有的瞬間找尋快樂

TAG:我們還是朋友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