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書法·書學》:《睢陽五老圖》與商丘

《中國書法·書學》:《睢陽五老圖》與商丘

《睢陽五老圖》神態逼真,體現出很高的寫實能力和藝術水平。而所有題跋,篆、隸、真、行、草、章草等書體一應俱全,任意一幀都可稱為書法珍品。五老圖的產生、流傳與商丘有著多方面的密切關聯,它見證了北宋一代商丘歷史之輝煌,也見證了宋代以來江南江北的社會變遷、人事浮沉,真可稱為我國畫史上寶貴的資料。

致仕祁國公杜衍八十歲畫像 耶魯大學美術館藏

北宋仁宗時,名臣杜衍、朱貫、畢世長、馮平、王渙致仕後歸老睢陽,宴集賦詩,時稱「睢陽五老會」。當時名家歐陽修等與之多有唱和。當地畫家為五人繪成圖像,世稱《睢陽五老圖》。據厲俊《〈睢陽五老圖〉的流傳真相》中記載,五老會舉辦時間約為皇祐二、三年(1050-1051)間;圖的繪製時間約為皇祐四年(1052)。至和三年丙申(1056),時任南京留守錢明逸為此圖作序。再後來,宋元明清諸多名家為之觀識題跋。

兵部郎中致仕朱貫八十八歲畫像 耶魯大學美術館藏

五老圖成之後,先是保存於南京「翹館」。錢明逸序後此圖歸於錢氏,後又歸於畢世長後人。宋元之際,朱貫玄孫朱子榮得此圖,此後,《睢陽五老圖》在朱氏家族世代遞藏。傳至元代畫家朱德潤之手,得到當時眾多社會名流題跋,使得此圖愈加珍貴。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刑部郎中朱景賢恤刑河南,過睢陽,曾將五老圖像刻石。其後直至清乾隆二十一年(1567),五老圖雖也曾數次流入外人之手,經朱氏族人努力,不久又都返回朱氏。康熙四十六年(1707),朱懋修贖回《睢陽五老圖》,重新裝裱,由手卷改為冊頁,並邀朱彝尊題籤。這是《睢陽五老圖》最後一次回到朱氏家族。

司農卿致仕畢世長九十四歲畫像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五老圖在流傳過程中曾被多次臨摹,產生副本,存世之副本以尤求摹本最為知名,所錄題跋亦是最多。先是明正統間,朱文覓得所謂的北宋名賢十八家和詩,請鄭文康抄錄以傳後世。鄭抄十八家詩傳至朱希曾手中,時朱希周保藏五老圖真本,不輕易示人。為防不測,朱希曾另請尤求摹成副本,請文徵明題寫「睢陽五老」引首;請周倫比照真本題寫了「五老詩」及圖中人物官職、姓名、享年,並於嘉靖二十年(1541)題跋。嘉靖三十一年(1552),朱希曾又請王世貞題跋。崇禎六年(1633),朱集璜得到失而復得的祖傳「尤摹本」,復請當時名家題跋,又請吳玄沖、葉奕荃等抄錄前人題跋於圖後。

駕部郎中致仕馮平八十七歲畫像 佛利爾美術館藏

乾隆三十四年己丑(1769),《睢陽五老圖》真本及尤求摹本先後離開朱氏家族。嘉慶年間,五老圖現身浙江平湖,為錢天樹所藏,錢將五老圖像及題跋刻石。咸豐、同治間戰亂,刻石不見蹤跡,五老圖離開平湖,歸於溧陽狄學耕。同治初年,王霞軒奪得此圖,光緒四年(1878)欲贈左宗棠,左氏拒之。幾經輾轉,民國四年(1915),圖歸蔣汝藻。民國六年(1917),蔣氏將五老圖像及部分題跋分售海外,致使王渙和馮平像流落於美國佛利爾美術館,杜衍和朱貫像流落於耶魯大學美術館,畢世長像、錢明逸序文、朱彝尊引首及部分題跋流落於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禮部侍郎致仕王渙九十歲畫像 佛利爾美術館藏

蔣汝藻所藏《睢陽五老圖》分上、下兩冊:上冊真本,即宋蔣璨等《睢陽五老圖題跋》冊;下冊副本,即明朱集璜《錄睢陽五老圖題跋》冊。真本被割裂後,尚有部分宋元名家題跋留存國內,蔣氏遂將下冊副本中的尤求摹《睢陽五老圖》及文徵明引首、鄭文康錄十八家和詩、周倫、王世貞跋等移配入上冊,並將與原作差異較大之另一佚名摹本補入下冊副本。此後,重新移配組合的《睢陽五老圖題跋》冊轉歸張叔馴收藏,再歸張珩、孫煜峰。1965年,孫氏將題跋冊捐入上海博物館。

《睢陽五老圖》近千年來流傳有序,堪稱中國古代書畫鑒藏史上的典範之作。五老圖像,傳移模寫,神態逼真,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在中國人物肖像畫的發展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而所有題跋,篆、隸、真、行、草、章草等書體一應俱全,即便只是單獨存在,也都可稱為書法珍品。

這樣一件國寶級的傳世名作,考察起來,它的產生、流傳與商丘有著多方面的密切關聯。略述如下:

一、睢陽就是現今河南商丘。北宋時為陪都,稱應天府或南京,天子盛德,名臣垂範,經濟發達,文教興盛,前來求學、遷居、游寓者眾多。

睢陽初為古邑名,即西周、春秋時宋國都城商丘,至遲在戰國時更名睢陽,以地處睢水之陽得名,在今河南省商丘市南。秦置睢陽縣。漢為梁國都。隋為宋州治。唐改宋州為睢陽郡,改縣名宋城。五代梁置宣武軍節度使。後唐改歸德軍。宋代商丘更是地位特殊,先是太祖趙匡胤於後周顯德六年(959)為歸德軍節度使,治所在宋州,次年稱帝,因定國號曰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升宋州為應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建為南京。北宋亡,高宗趙構于靖康二年(1127)即位於南京應天府,定國號仍為宋,史稱南宋。

宋 季南壽跋五老圖 選自黃山書社《行書睢陽五老圖題記》

商丘自古為天下膏腴地,亦是兵家必爭之戰略要地。唐代,這裡是中原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張巡、許遠守此以蔽江淮。宋代商丘歷史地位獨特,更是發展成為北宋王朝重要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自唐末五代以來,外地人來此定居者一直絡繹不絕,其中不乏碩學名儒。如名臣王堯臣、趙概,其先世均於唐末遷至宋州虞城;詩人石延年,祖上於五代後晉時遷居應天府宋城縣。以應天書院為代表的商丘文教事業的蓬勃發展,也吸引外地學子紛紛到此求學,如范仲淹、張方平、孫復、石介等大多慕名而來。

得益於交通便利、經濟發達、文教興盛,北宋商丘才俊眾多,鄉賢名宦層出不窮。《宋史》中有傳的應天府士人有三十八人之多。其中三十餘人為進士出身,才學斐然、官居高位者不乏其人,更有「宋仁宗天聖五年榜,王堯臣狀元,趙概探花,皆虞城人……俱為名臣,亦一時盛事也」。其餘精英才子非科舉出身,亦是才華橫溢、成就卓著,如張方平、石延年等。一些外地名士致仕後,亦樂意在應天府頤養晚年,如杜衍、畢世長、馮平等。他們的到來,進一步促進了此地文教事業的發展繁榮。正所謂「英豪之域,冠蓋相望」,「蒞斯土者,使是地常取重於天下」

二、王渙為應天府虞城人,宋多名家,王實大族。王渙(972-約1062),慶曆二年(1042)前後,以太子賓客致仕。嘉祐二年(1057),改禮部侍郎。嘉祐七年(1062)91歲,退隱已二十年,時張方平為應天府知府,嘗上書為渙請俸。《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一八五嘉祐二年二月甲寅條:「太子賓客致仕王渙為禮部侍郎。渙退歸鄉里十五年余,因其從子參知政事堯臣言,特遷之。」《張方平集·樂全集》卷三十《請應天府致仕官王渙朱貫給俸劄子》:「臣近知應天府,竊見本府致仕官尚書禮部侍郎王渙年九十一歲……致仕僅二十年。」《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九七嘉祐七年八月:「甲申,徙知秦州張方平知應天府。」

南宋 范成大跋五老圖 選自黃山書社《行書睢陽五老圖題記》

王渙先世為山西太原人,五世祖某為唐輝州刺史,留家碭山,其後再徙宋州之虞城。渙父諱礪,太平興國五年(980)進士,仕至屯田郎中,善書。《歐陽文忠公集·居士集》卷三十二《文安王公(王堯臣)墓志銘》:「公姓王氏,其先太原祁人,其六世祖某為唐輝州刺史,遭世亂,因留家碭山。碭山近宋,其後又徙宋州之虞城,今為應天虞城人也。」同書卷三十一《翰林侍讀侍講學士王公(王洙)墓志銘》:「父諱礪,贈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公世可考,實太原人。後家於宋,遂以蕃延。」

王礪八子,渙居長,洙最幼。《王洙墓志銘》曰:「惟其皇考,是生八子。公實其季,其德克嗣。」按:此「皇考」是指亡父。梁章鉅《稱謂錄》卷一「亡父」之「皇考」條:「屈原《離騷》:『朕皇考曰伯庸』……唐宋碑誌,每稱其父曰皇考,歐陽公《瀧岡阡表》亦然。南宋以後始禁用之。」《宋史》卷四五七載王礪五子「渙、瀆、淵、沖、泳」,《校勘記》引《考異》卷八二認為「『泳』當是『洙』字之訛」。其他,乾隆《歸德府志》卷六稱王礪五子「渙、瀆、淵、沖、泳」,王樹林《中國文化世家·中州卷·虞城王洙、王堯臣世家》稱王礪五子「渙、瀆、淵、沖、洙」,皆是承襲《宋史》,未加考辨釋疑。

虞城王氏家族為北宋商丘望族之翹楚。礪、洙、洙子欽臣、渙子稷臣、夢臣、瀆子堯臣,祖孫三代六進士,學行並稱,孝悌傳家,俱有聲於時。王洙(997-1057),翰林學士,侍讀學士兼侍講學士,著名藏書家、目錄學家。博聞強記,學問淵深,少時即名著天下。早年受知於南京留守晏殊,薦為應天府學教授。范仲淹、富弼皆重之。晚喜隸書,尤有古法。王堯臣(1003-1058),仁宗天聖五年(1027)狀元,仕至參知政事,與韓琦、范仲淹、文彥博、富弼交好。持法守正,有才識,知人善任,名臣出其門者甚眾。王欽臣,仕至集賢殿待制、知成德軍。善文辭,見重於歐陽修,所交盡名士。學父王洙藏書數萬卷,手自讎正,世稱善本。

三、朱貫為應天府宋城(今商丘古城)人,北周、隋唐時顯赫大族永城朱氏之支裔。

元 柳貫跋五老圖 選自黃山書社《行書睢陽五老圖題記》

朱貫(976-1063),字貫道。先世為永城人,遠祖朱仁軌,唐高宗咸亨中隱居於永城,事親至孝,朝廷旌表,及卒,宰相魏知古等謚為孝友先生。遠從祖仁軌弟朱敬則,唐武周時仕至宰相,守正持重,知人善任,清正廉介,世稱賢相。貫父朱漢賓,事後梁太祖,歷滋、滑、宋、亳、曹五州刺史,贈太子少傅,謚貞惠,五代時期世道艱難,徙居睢陽。大中祥符八年(1015),朱貫成進士。約於慶曆七年(1047),以兵部郎中致仕。嘉祐七年(1062),張方平為應天府知府,嘗上書為貫請俸。《請應天府致仕官王渙朱貫給俸劄子》:「尚書兵部郎中朱貫年八十七歲……貫自兵部郎中不曾改官,致仕幾十五年。」

永城為朱氏八大郡望之一,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永城朱氏名人輩出,三代旌表,一門六闕相望,是天下聞名的孝義之家。光緒《永城縣誌》卷二十一《人物誌·孝友》首列朱建、朱昌寧、朱仁軌傳,三人均崇祀鄉賢祠;城北朱砦又有朱公祠,專祀朱仁軌;金代重修朱仁軌先生祠,在棫村集廟前立碑紀事;元代亦曾重建朱仁軌碑。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十月,朱貫後裔朱景賢恤刑河南,入永城,重建朱仁軌墓,立碑以紀事;此碑於2011年出土,已殘斷,部分字跡尚能辨識。

據《朱氏源流》,永城茴村鎮東南舊有朱仁軌、朱敬則墓,俗稱宰相林,「文革」時被夷為平地。二公後裔,在唐代末期以及北宋末期從河南等地紛紛南徙閩、浙、蘇南、皖南。現在南方各地朱氏絕大多數都承認是朱敬則、朱仁軌裔孫。

四、杜衍退居睢陽十餘年,以儉素著稱,卒葬於睢陽,諸子定居、為官於睢陽。

元 杜本跋五老圖 選自黃山書社《行書睢陽五老圖題記》

杜衍(978-1057),字世昌,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慶曆年間仕至宰相。喜推獎後進,當世知名士多出其門,如范仲淹、韓琦、歐陽修、蘇頌等。且勁正清約,凜然有大臣之概,世稱賢相。善為詩,工書畫,正、行、草書皆有法。慶曆七年(1047),以太子少師致仕。退居南京十餘年,以儉素著稱,資財悉分與宗族之貧者,不殖私產。初無屋以居,至長期寓居於南京驛舍,後營居室,亦稱卑陋,諸子皆從居於此,房才數十楹,居之裕如也。嘉靖《歸德志》卷八《雜述志·遺事·祁公儉素》稱衍「享客多用瓦器」,非乏白金之器,「雅不自好耳」。

皇祐中,遷太子太保。進太子太傅、太子太師。封祁國公。嘉祐二年(1057)二月五日卒,贈司徒兼侍中,謚正獻。次子?以是年十月十八日,葬衍於應天府宋城縣天巡鄉之仁孝原。杜衍四子,其三皆早卒,余杜?,曾任南京通判,至和元年(1054)任滿,杜衍為上書請求仍留南京,仁宗允之。《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七六至和元年(1054)秋七月壬午:「太子太師致仕杜衍言,臣男?秘書丞通判應天府,乞候成資日就差管勾南京留司御史台。詔候今任滿,差權替年滿闕。衍以引年退居,上恤其耆德,特從所請,非常例也。」

五、畢世長為名相畢士安長子,鄭州人,徙居睢陽。世長三子,皆隨父家於睢陽。孫仲衍、仲游、仲愈,均稱北宋一代廉吏、才子,仲游更被視為蘇門人士中的「重量級人物」。

元 段天跋五老圖 選自黃山書社《行書睢陽五老圖題記》

畢世長(959-1052),景德二年(1005),以父恩錄為太子中舍。仁宗天聖五年(1027)知台州,寶元二年(1039)知溫州。慶曆二年(1042),以少府監奉祠提舉太極觀。慶曆末,以衛尉司農卿致仕。畢世長為名相畢士安長子,先世代州雲中(今山西大同)人,祖父任觀城令,因家觀城(今山東莘縣觀城鎮);父士安自幼好學,早年便往睢陽、鄭州求友求學,因移家鄭州。世長三子:從善、從古、從益,皆隨父家於睢陽。畢從古(1002-1059),曾監南京糧料院,官終駕部郎中,贈正議大夫。從古子仲衍、仲游、仲愈,均稱北宋一代廉吏、才子,仲游更被目為蘇門人士中的「重量級人物」。

畢士安(938-1005),字仁叟。真宗景德初,進吏部侍郎、參知政事。薦寇準於上,與准同拜平章事,位居准上。寇準被誣,力為辯白。遼軍大舉南侵,與寇準力排眾議,堅請真宗親征,力定講和之議,促成澶淵之盟。景德二年,疾暴作於朝堂之上,卒,真宗車駕臨哭,廢朝五日。贈太傅、中書令,謚文簡。端方沉雅,所至以嚴正稱。生平嗜書,精意詞翰。藏書甚富,手自讎校,或親繕寫,與王洙、宋綬、王欽臣等俱稱北宋藏書大家。家風以簡樸著稱,四方無田園居第,沒未終喪,家用已屈,至須以借貸為生。真宗稱之為「善人」「飭躬慎行,有古人之風」。

六、「睢陽五老會」有專門的活動場所:五老堂,在睢陽舊城內應天書院之東。

元 趙孟跋五老圖 選自黃山書社《行書睢陽五老圖題記》

《元一統志》卷三《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歸德府·古迹》載有「五老堂」:「太子少師杜衍以祁國公居睢陽,與禮部侍郎王渙、司農卿畢世長、兵部郎中朱貫、駕部郎中馮平,時祁公八十、渙九十、世長九十四、貫八十、平八十七,皆致政在鄉里。祁公用白樂天居洛陽為九老會故事,作五老堂,嘗賦詩酬倡,怡然自得。宋城人形於繪像,以侈一堂之盛。」(按:此將五老圖像上所題卒歲誤以為是五老會時歲數,且所錄朱貫卒歲與圖題不一致。)嘉靖《歸德志》卷一《遺迹》載「五老堂」在舊城內應天書院之東。並附有錢明逸五老圖序、五老社詩、歐陽修《謝觀五老圖詩》等。

五老堂實際建造年代雖然不明,但據上引記載至少是建於聚會之時。當皇祐二、三年(1050-1051)之際,五老常聚,賦詩唱和,研習書法藝術。其時歐陽修留守南京,常率僚屬蘇頌等往杜衍處問候起居,也常做東為會,宴請諸老,詩文唱酬,言笑不倦。歐陽修集中存有與杜衍唱和詩十二題。可以想見,五老頻聚,文豪助興,「五老會」已然成為當時南京城的重要文化景觀。康熙《商丘縣誌》卷十四和卷十八錄有杜衍《微子廟頌》及詩《新居感詠》《幽居即事》。

關於五老圖原作者,存世錢明逸真跡《睢陽五老圖序》雲「宋人形於繪事以紀其盛」,此「宋」字曾經塗改,現在看來似「前」又似「諸」。《鐵網珊瑚》《式古堂書畫匯考》著錄此序此字皆作「宋」,王連起《宋人〈睢陽五老圖〉考》已辨析當為「宋」字無疑。且朱德潤《朱氏族譜傳序》亦云:「九世祖貫……偕杜祁公燕申睢陽,為五老會,宋人圖之。」「五老會,宋人形於繪事」。睢陽為故宋地,「宋人」即是「睢陽人」,如此,五老圖原繪者就是當時睢陽本地畫家。

七、《睢陽五老圖》成,即存於「翹館」應天書院,供往來四方學子瞻仰。應天書院的發展與范仲淹和「慶曆新政」密切相關。「五老」多是新政的有力支持者。錢明逸是新政的重要反對者,不悅此圖被人瞻仰歌詠,借作序之便,將圖據為己有。

明 吳寬跋五老圖 選自黃山書社《行書睢陽五老圖題記》

《睢陽五老圖》最初保存於「翹館」。錢明逸《睢陽五老圖序》曰:「今假守留鑰,日登翹館,因得圖像,占述序引,以代鄉校詠謠之萬一。至和丙申中秋日,錢明逸序。」「翹館」,典出《西京雜記》卷四,漢公孫弘為宰相,設翹材館,以羅致天下人才;後世以「翹館」謂招致才學穎異之士的館舍。錢序稱「翹館」,又稱「鄉校」,所指應是應天府學,也就是應天書院,至和三年丙申(1056),書院升為南京國子監已有十三年。

應天書院的發展與范仲淹和「慶曆新政」密切相關。范仲淹早年即來應天書院求學,大中祥符八年(1015)中進士去;仁宗天聖五年(1027),受南京留守晏殊延請再來執教,兩年教徒生涯,為以後慶曆年間的新政作了人才上、輿論上的準備,其改革思想也在此時初步形成。景祐二年(1035),應天書院改為府學。慶曆三年(1043),范仲淹、富弼、韓琦同時執政,提出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等十項改革主張。歐陽修等人也紛紛上疏言事。宋仁宗採納了大部分意見,施行新政。得益於新政,應天書院由府學升為南京國子監,位居四大書院之首,成為北宋最具影響力的書院。

「五老」之杜衍、王渙、朱貫等都是「慶曆新政」的有力支持者。杜衍慶曆三年(1043)為樞密使,四年九月為宰相。范仲淹曾因邊事與之齟齬,不以為恨。新政失敗,范仲淹、富弼遭攻訐,衍獨為之辯白。王拱辰等守舊勢力策划了「進奏院案」,將杜衍之婿蘇舜欽等改革派新銳一網打盡。慶曆五年(1045)正月,杜衍繼范仲淹與富弼後辭去宰相,七年(1047)以太子少師致仕退居睢陽。王渙弟王洙與蘇舜欽交好,因坐「進奏院案」遭貶黜。朱貫與范仲淹為同年進士,又是姻親,新政敗,朱貫亦於慶曆七年(1047)致仕。

皇祐年間,仁宗顧念杜衍之功屢加封贈,杜衍待遇有所恢復、提高。特遷太子太保,進太子太傅,賜其子同進士出身。又進太子太師。知制誥王洙謁告歸應天府,有詔撫問,封祁國公。於是,皇祐二、三年之際五老在睢陽常有聚會。為善政之人畫像,正是北宋習俗。《睢陽五老圖》成,即存於南京國子監,供往來四方學子瞻仰,正體現出當時南京士民對五位賢德長者的無上尊崇。

錢明逸(1015-1071),字子飛,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出身吳越國錢氏家族,為錢易之子。以父蔭為殿中丞,策制科,擢右正言。錢氏是「慶曆新政」重要的反對派,是他首劾范仲淹、富弼,疏奏,二人皆罷。至和三年(1055),錢明逸出任應天府知府,不悅此圖被人瞻仰歌詠,借作序之便,將圖據為己有。上博藏《睢陽五老圖題跋》冊中杜綰跋,載此作品紹興六年丙辰(1136)以前已藏於錢家,可為旁證。

八、宋元之際直至清乾隆間,《睢陽五老圖》主要由朱貫後人世代寶藏。貫玄孫子榮,宋元之際自睢陽南遷於吳中,發展為江南望族,其族自稱睢陽朱氏。南遷之朱氏仍能恪守先世家法,學宗聖賢,孝友傳家,方嚴整肅,師範卓然,鄉邑以為儀錶。

明 程敏政(右)、董其昌(左)跋五老圖 選自北京大學出版社《再讀睢陽五老:藝術史的維度》

朱貫生喬年,喬年生椿年,椿年生源,源生子榮。金泰和(1201-1208)中,淮蔡擾攘,子榮甫六歲,自睢陽南奔入吳中,初養於姑史氏家,後居常熟,寶慶初為江州文學,仕止朝奉郎直秘閣。生子大有,實錄院修撰,遷居吳城(今蘇州市)。大有生應得,秘書省檢閱文字、太學正。應得生瓊,無錫、長洲學諭。瓊生德潤(1294-1365),字澤民,號睢陽山人,善書札,尤工畫,又稱詩人,趙孟頫薦之於駙馬太尉瀋王,仕至鎮東儒學提舉。德潤第三子逢吉,值元季兵亂,自吳城徙家崑山避之。如此,睢陽朱氏南遷後,分衍出常熟、蘇州、崑山等分支,均發展成為當地望族。

上述朱氏南遷居常熟,遷蘇州、再遷崑山之歷程,朱德潤《朱氏族譜傳序》所載不詳,主要依據為,《國朝獻徵錄》卷二七《朱希周墓志銘》:「公家世本睢陽,避金人之亂南奔入吳中,籍常熟;再徙崑山,則戶科給事中諱吉始也,為公之高祖。」《存復齋集》附周伯琦《朱德潤墓志銘》:「子孫因官江南,遂著籍於吳焉,司農之五世宋太學錄大有。」明方鵬《崑山人物誌》卷十《雜誌》:「朱氏自子榮避亂渡江,來居常熟,後徙吳城,至德潤子吉始家崑山,家牒、墓誌,具可考證。」同書卷二《節行》:「朱(逢)吉……喪母,值元季兵亂,獨奉父周旋患難。張士誠偽定吳中……自吳城徙家崑山避之。」

據朱德潤《朱氏族譜傳序》《新元史》卷二三七朱德潤傳、《朱德潤墓志銘》及《崑山人物誌》所載朱氏後人數傳,可知睢陽朱氏南遷後,仍能恪守先世家法,學宗聖賢,孝友傳家,世代業儒,清修苦節,方嚴整肅,師範卓然,鄉邑以為儀錶。崑山一脈,尤稱巨族。朱逢吉及子定安、泰安、永安,朱夏,朱文,朱希周,朱集璜,朱用純等,在《睢陽五老圖》遞藏過程中都曾發揮過關鍵性作用,且文章節義,俱堪敬仰。明代崑山學者、藏書家葉盛稱「崑山衣冠舊族尚論文獻,必推(睢陽)朱氏」,同邑鄭文康至「冠婚喪祭,一遵朱氏家禮」

九、商丘舊城原有五老祠,明正德十六年(1521)初建,嘉靖十六年(1537)移建於護城堤內。嘉靖四十一年(1562),朱貫後裔朱景賢恤刑河南,過睢陽,擴建五老祠,並將五老圖像刻石。明清迭代之後,五老祠漸趨頹壞,雖有重修,終歸荒廢。石刻五老像清康熙間歸於宋犖之弟宋炌,民國十八年(1929)遭毀壞。

清 錢謙益跋五老圖 選自北京大學出版社《再讀睢陽五老:藝術史的維度》

據嘉靖《歸德志》卷二《建置志·祀典·五老祠》、康熙《商丘縣誌》卷四《祠祀·五老祠》,商丘舊城原有五老祠,祀「睢陽五老」。祠舊在城西二里許,明工部尚書俞琳早年過歸德有感於夢,升任尚書後,檄知州袁經、指揮陳宗堯、千戶周廉創建,初營於正德十六年(1521)辛巳九月十二日,落成於嘉靖元年(1522)壬午十月三日,有門,有廂房,有祠,侍郎呂柟撰文記之。嘉靖十六年丁酉(1537)祠毀於水患,知州王文林移建於護城堤內,在西門外一里許。

嘉靖四十一年(1562),朱貫後裔朱景賢恤刑河南,過睢陽,瞻拜五老祠,覺湫隘不堪,托時任知府王好學等擴建之,更增前堂房屋三列,請石工將五老圖像刻石;像後各附讚辭,並刻其五老社詩,同置堂中,各建龕護衛,欲使邦人見賢思齊。考之乾隆《歸德府志》卷三十《藝文略·金石文字》所錄查岐昌《豫游錄》:「睢陽五老圖,舊在商丘城西二里(原註:『今亡』),所存碑乃明嘉靖年重刊……今五老祠所存遺像碑,乃明嘉靖中朱貫裔孫景賢重摹,後歸宋中書炌西湄別業,非宋刻也。」言下之意,宋代已有五老圖像刻石,歲久佚失,明朱景賢為重摹。未知何據,聊備一說。

據康熙《商丘縣誌》卷十六田蘭芳《五老祠記》,清順治、康熙年間,五老祠漸趨頹壞,「棟宇摧崩,石像墁污」;康熙十九年(1680),鄉人又有重修,「廟貌嚴翼,牆垣崇深」。至康熙四十四年(1705)修纂《商丘縣誌》時,石像已歸於宋炌。炌為國史院大學士宋權季子、吏部尚書宋犖之弟,家藏書畫珍玩甚富,工詩、擅丹青,頗負時譽。至乾隆年間,五老祠業已荒廢,地僻人少,破敗不堪。乾隆《歸德府志》卷二十九《祀典略下?五老祠》附陳履中詩:「荒祠傳五老,圖像揖高風。敗璧盤蒼蘚,殘碑倚斷蓬。」陳洛詩:「千秋存片石,五老見鬚眉。地僻人蹤少,祠荒風雨危。」

民國十八年(1929),石刻五老像被毀。井俊起《雪苑戇叟憶往》記民國十八年(1929)在河南省建設廳秘書主任任上,二月間,「一日正在辦公,忽聞省府廢除寺廟,驅逐僧眾。」十月間,「至於毀寺廟事,商丘來人談,古物亦皆被毀……五老祠石刻畫像,為宋代原刻,高約二尺,長七八尺,相貌各異,神情舒暢,服飾紋理,無不精緻。像後各附讚辭,字體端凝彬雅,出自名人」。(按:此述五老祠石刻畫像,像後各附讚辭,當是明嘉靖間朱景賢所刻者,非為宋刻。且不論宋代是否有刻五老圖像,即便是有,清乾隆間查岐昌《豫游錄》已注為「亡」,似無可能流傳至民國間。)

其實,自宋代以降,睢陽鄉里對「睢陽五老」一直極為崇重,常將「五老」與「六忠」(唐代張巡、許遠、南霽雲、雷萬春等)相提並論。五老祠,地方官員春秋致祭,規格一如鄉賢祠祭。然自明清迭代,兵亂河患,人煙飄徙,社會動蕩導致人事更迭,後世人對前朝故事愈發淡漠;加之思想變遷,人心惑於福報,崇信佛、道,不思忠孝節義,五老祠與微子廟、六忠祠之類均無可避免地漸趨於衰敗了。康熙《商丘縣誌》卷十六劉榛《微子廟碑記》:「嘗慨人之惑於福報也,相率而奔走於浮屠老氏之廬,孟韓之辨有所不能辟,故蕭寺之莊嚴擬于禁闕,而忠臣義士、可以興人心而師百世者,或不得一椽之庇。有司過而不問焉,事神化民之職蓋兩虧矣。」

十、上海博物館藏清顧熾昌《摹睢陽五老圖》冊所收佚名摹本,與商丘五老祠、朱景賢石刻五老像極有關聯。

吳湖帆跋五老圖 選自北京大學出版社《再讀睢陽五老:藝術史的維度》

據李蘭《〈睢陽五老圖〉及其摹本》,清顧熾昌《摹睢陽五老圖》冊所收佚名摹本,縱41.2厘米,橫26.6厘米,絹本設色,每開對題均有顧熾昌書五老人原倡詩,並臨宋元明人題跋。同時錄有《重建睢陽五老祠記》《(睢陽)五老遺像碑記》《五老祠記》等,並劉德昌、高玢、高岑等諸家和五老詩。據顧熾昌乾隆十二年丁卯(1747)題跋,顧熾昌娶了朱貫第十八代孫朱德純的侄女為妻,因此得觀朱德純所藏《五老圖》真本及司皋公所鐫副本。顧熾昌的內弟朱攀龍覓得此佚名摹副本,於1747年囑顧熾昌為之抄錄諸家題跋並為之唱和。

上述三篇記文均見收於商丘方誌。劉德昌,康熙三十八年(1699)任商丘知縣,四十四年(1705)主持纂修《商丘縣誌》。高玢,字荊襄,商丘柘城人,康熙三十年(1691)進士,累遷至山東道監察御史;歸田教授生徒,為文正書院山長,下帷講學,有醇儒風。高岑,字峴亭,商丘人,左都督高第之孫,宋犖外孫,官豐城縣知縣;工書,善詩。顯然,此佚名摹本與商丘五老祠、朱景賢石刻五老像極有關聯。至於關聯之狀況,朱攀龍覓得此摹本之狀況,有待親見摹本再作考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書法雜誌 的精彩文章:

《中國書法》:金農——如詩的藝術人生
《中國書法》:褒斜道石門十三品摩崖(上)

TAG:中國書法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