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哲學的問題和精神

中國哲學的問題和精神

中國哲學作為中華民族特有的宇宙自然觀、社會歷史觀、人生價值觀和認知思維方式,是經過長期傳承發展至今的中華文明的精神核心,其有著豐富的精神內涵。要試圖探索中國哲學的精神內涵,首先要解答中國哲學探討的問題。對於中國哲學的問題和精神,很難一言蔽之。以下,是筆者在閱讀思考之餘,從三個方面對中國哲學的問題和精神進行的淺顯歸納總結。

一、出世和入世方面

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說: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談到哲學的問題,尤其是中國哲學的問題,我們首先想到的也是出世和入世的問題。因為,縱觀中國文化與中國人的行為特點,無不體現著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的特徵和痕迹。既然把哲學也分出世和入世,兩者有何區別?出世哲學認為,哲學應該只講道德價值,而入世哲學則更多講超道德價值。從入世的哲學的觀點看,出世的哲學是太理想主義的,無實用的、消極的。從出世的哲學的觀點看,入世的哲學太現實主義了、太膚淺了。那麼,中國哲學是出世哲學還是入世哲學?

馮友蘭先生認為,中國哲學從表面看,不論哪一家思想,都或多或少地講政治、說道德,且中國哲學注重的是社會人倫,而非宇宙天堂,這就體現了中國哲學的出世,但以此定義中國哲學就是出世哲學顯然不盡合理。中國古代思想者大多具有聖人特徵,中國聖人的精神成就,相當於佛教的佛、西方宗教的聖者的精神成就。但是中國的聖人也不是不問世務的人,他們的人格是所謂「內聖外王」的人格。內聖,是講究個人的內心修養,外王,是講究個人對社會的功用。中國哲學講的「天人合一」無非也是要求人如何做人,達到超凡入聖,因此就有內聖外王之道。關於內聖外王之道,國內大部分哲學家持此觀點,也有湯一介等學者持反對意見。總之,「內聖外王」的哲學境界是出世又入世的。

中國哲學更加重視成就理想人格的重要性,將其稱為「成人之道」,習慣於「推天道以明人事」,將許多哲學問題的研究落腳於「人道」。這使得中國哲學具有了重視人格修養的特點,就像儒家講氣節,不以財富、權力、聲望為追求目標,而講修身、養德、濟世,這也是出世觀和入世觀的統一。所以,從中國哲學方法論的意義說,人生在世,確實要很好地處理出世和入出的關係,要用辨證的觀點看待這一問題,才能有正確的答案。一個人入世太深,久而久之,當局者迷,陷入繁瑣的生活末節之中,把實際利益看得過重,注重現實,囿於成見,難以超脫出來冷靜全面地看問題,也就難有什麼大的作為。這時就需要有點出世的精神,站得高一點,看得遠一點,看得淡一些。這樣才能排除私心雜念,這就是所謂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二、唯物和唯心方面

1949年以後,我們對哲學的定義,主要是以日丹諾夫的哲學史為標準。按照日丹諾夫的定義,哲學史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鬥爭的歷史,是唯物主義發生髮展的歷史,唯物主義是進步的,唯心主義是反動的。同時,列寧的《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講的哲學的黨性、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講的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為哲學的基本問題。所以,當時研究中國哲學史,就是要最後判定它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如果判定它是唯心主義,它就是反動的;如果是唯物主義,那它一定就是進步的。

在人們印象中,中國哲學包含了很多唯心主義的東西。比如老子認為「天法道,道法自然」,認為由「道」引領世界萬物,是客觀唯心主義;比如王陽明的思想核心是「致良知」,認為良知就是心、就是理,是主觀唯心主義。但中國哲學也有很多唯物主義的東西,「天人合一」和「心物一體論」就是唯物論的體現,而老子和莊子的思想中,也包含著豐富的辯證思想。與西方哲學是純思辨性不同,中國哲學則是思辨性和實踐性緊密聯繫的,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是通過實踐來直觀體現理論的。

所以,中國哲學不但是唯物的,而且還有非常豐富的辯證思維。比如以老子為代表的辯證法,把辯證法重點放在陰陽的陰,認為水是最柔弱的,但是水又是最有力量的,滴水穿石。還比如孫子的辯證法,他認為兩軍相遇勇者勝,體現陽;同時,他也以水做比喻,他崇尚水的靈活,遇圓則圓、遇方則方,所以兵行像水,懂得辯證法就是因勢利導,他把理論中心轉到陽的一面。所以,辯證思維在中國哲學中的流傳史,印證了馬克思所說的一句話,「辯證法是人類精神所固有的」。只不過中國古代哲學辯證法只是停留在樸素辯證法,沒有充分的理論化而已。

三、內在超越和外在超越方面

中國哲學不講究彼岸,但是中國哲學並不等於不講究超越,中國人也有超越意識。所謂超越是什麼?超越就是一種把現實提升到理想的層面,理想對於現實來說是超越。超越就是對現狀的否定,人是不滿足於現狀的,如果人滿足於現狀就是動物。所以超越就是對現狀的提升,對現狀設的一個追求的目標。無論哪一個民族的人,都有超越的追求。

中國哲學的超越跟別的民族有一個明顯的不同,那就是它的超越是內在超越,是人對自己的一種超越。用中國哲學的術語來說,就是超凡入聖,要把一個普通的人、凡夫俗子提升到聖人的層面(不過聖人還是人)。儒家認為,通過道德修養可達到超凡入聖。孔子講「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是由人發揚光大的,不是人靠了道,人就可以超凡入聖了,人的超凡入聖在於人對道的發揚光大。孔子又講,「為仁由己」,達到仁是靠自己,不是靠別人。朱熹認為,在沒有人的時候,天理就存在在那兒了,有了人以後,天理體現在人上面。道家的莊子講逍遙,他認為人要達到自由的精神境界,就不能執著於外在的東西。中國化的佛教,特別是禪宗講「一念迷即眾生」,一個念頭迷失就是眾生;「一念覺即佛」,一個念頭覺悟了即是佛,即完全靠自己內在的修養即可達到最高的境界。

但西方人、印度人的超越不是人自己對自己的超越,而是來自於另外的一個世界,對於現實等待超越的人,給他以拯救、提升,這是一種外在的超越,這樣的一種價值取向,他們好像自己對自己沒有辦法了,如果沒有一個上帝,好像就沒有依託了,沒有佛或者是上帝指點,好像只能在六道中輪迴、墮落,佛一提升,就進入了長樂我境、極樂世界。尤其西方的基督教認為,人要實現理想必須有上帝的幫助才可達到。它把超越的動力,寄託於人性之外,寄託於一種神的力量。而西方哲學,從古希臘開始,它的理念世界不是人可以達到的,人只可以解釋它,而中國哲學認為可以達到。單從這個角度看,中國哲學似乎更接地氣,更具有實用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寬舍 的精彩文章:

TAG:寬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