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6天過去了,Facebook頭頂上的陰雲越來越厚

6天過去了,Facebook頭頂上的陰雲越來越厚

過去的6天中,美國資本市場一開始認為此次危機對Facebook股價不值得過分擔憂,但隨著各國監管信號的密集發布,他們開始變得悲觀

《財經》記者 劉以秦《財經》特派記者 金焱/文 謝麗容/編輯

科技巨頭公司Facebook的數據泄露事件已經呈現出「滾雪球」之勢。

3月17日,美國媒體爆出,一家名為Cambridge Analytica的數據分析公司,在未經用戶允許的情況下,竊取了高達5000萬名Facebook用戶的個人資料,用於幫助2016年特朗普團隊參選美國總統。由於該公司是通過與Facebook的合作而獲取上述信息的,Facebook因此被質疑對用戶信息管理不善。

3月20日,Facebook股東們向舊金山聯邦法院集體提出訴訟稱,信息泄露事件給投資者帶來了巨額損失。隨後,英國、歐盟以及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都已要求Facebook接受調查, 3月22日,以色列司法部也宣布,正在對Facebook進行調查,看它是否做出了侵犯以色列公民隱私的行為。在調查結果之後,Facebook很有可能面臨天價罰款。

Facebook CEO扎克伯格和公司COO雪莉·桑德伯格在事件爆發四天後發表回應,承認錯誤,並表示會儘力修補漏洞,提高公司的安全水平。

消息爆出後的5天里,Facebook股價下跌超過10%,市值蒸發500億美元。

不過,Facebook仍是全球最值錢的科技公司之一,連續多年保持財務數據的強勁增長。這家公司今年2月公布的2017財年年報顯示,2017年收入406.5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7.1%,全年凈利潤159.33億美元,較同期增長56%。

其中,第四季度,Facebook的月活躍用戶達到21.29億人,是微信同期月活躍用戶的2.1倍,是另一家社交平台Twitter月活躍用戶的6.5倍。

到了第五天,Facebook股價終於開始止跌回升。3月22日,美國股市收盤時,Facebook股價為169.39美元,較前一交易日收盤價上漲了1.24美元,漲幅為0.74%。天灝資本CEO候曉天告訴《財經》記者:「華爾街只看業績,只要業績好,大家很快會忘記這件事。」

不過,他的預判似乎過於樂觀。

此次事件給Facebook帶來的影響到底有多大,仍然還有很多不確定性:不確定監管是否會被加強,用戶是否會變少,或者該公司的業務是否會有變化。

其中,來自各國政府的監管制裁可能是最大的風險。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已經對Facebook展開調查,FTC的一位女發言人表示:「對於每一起違反規定的事件,我們都會嚴肅對待,就像2012年谷歌的那次隱私事件一樣。」2012年谷歌被指矇騙蘋果Safari瀏覽器用戶,追蹤用戶的上網習慣。谷歌因為這次事件被罰款2250萬美元。

下個月,歐委會將修訂消費者保護法。一些收集用戶數據的數字服務(如Facebook和Gmail等)將被納入監管範圍,對違規行為的罰款將提高至公司營業額的4%。

過去的6天中,資本市場始料未及的是,籠罩在Facebook頭上的陰雲並未快速被忘記,而是越來越密集。

事件爆發之初,包括摩根大通、德意志銀行和Macquarie Research等在內的大多數華爾街投行或券商之前均認為,儘管負面消息和監管風險加劇,但Facebook的業務不會受到影響。

但到3月21日,德國中央銀行、瑞士信貸、Cowen and Co.、Evercore ISI等多家機構紛紛開始下調Facebook股票的目標價。

Global Market Consultants,Ltd CEO 理查德·薩特邁耶(Richard Suttmeier)一開始認為,此次危機對Facebook的股價造成的風險不值得過分擔憂,原因在於公司的基本面表現良好。但3月22日,他告訴《財經》駐美國記者,「遮擋在Facebook上方的風暴可能會持續相當一段時間。」

北歐地區最大的銀行北歐聯合銀行3月21日宣布將Facebook列入黑名單,不再允許其可持續投資部門購買該公司股票。

美國海銀資本首席策略官陳凱豐向《財經》記者表示,資本市場的不看好,將對Facebook的股價形成長期不利影響,「目前互聯網公司數據的採集和授權使用非常混亂,也許這是倒逼各國儘快推出相關監管政策。」

Twitter近期也由於被以色列指控數據管理不力,股價大跌。本周,Twitter股價跌幅已經超過10%。

此次事件暴露了Facebook公司的安全問題,但候曉天認為,這並不完全是壞事。「這可能會是Facebook加強技術的起點。」

Facebook目前承諾,將在2018年底前將目前的1萬名安全和保安員工增加一倍。這一計劃將被賦予目前正在進行項目中的最高優先權,Facebook甚至計劃限制平台上的廣告數量。

數據時代已經來臨, Facebook數據泄露事件並不特別,數據泄露與濫用幾乎遍地都是,在去年的6月1日,中國《網路安全法》開始施行,截止今年3月,各地已經公開的執法案例達到30例,其中包括對新浪微博、騰訊微信、百度貼吧等平台的處罰。

(《財經》駐歐洲撰稿人何芊樾對此文亦有貢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經雜誌 的精彩文章:

「虛擬貨幣」 高壓監管背後的策略邏輯

TAG:財經雜誌 |